专家指出,“饮用含有水垢的水容易引发肾结石”这一观点存在误解。水垢实际上是由水中的钙、镁离子与碳酸氢盐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通常情况下,水中矿物质含量越高,水的硬度也就越大,我们通常称之为“硬水”。
国际上普遍以碳酸钙的含量作为判定水硬度的标准,其计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若水的硬度超过200mg/L,在煮沸过程中便容易形成水垢。这些水垢进入人体后,人体能够分解一部分,而未能分解的部分则可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主治医师陈宇珂指出,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来说,饮用硬水并不会直接引发肾结石。然而,如果饮水量不足,尿液就会变得浓缩,这反而会提升泌尿系统结石的潜在风险。
频繁洗头会导致脱发?
这种说法是误解
视频加载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杨淑霞指出,过度洗头并不会引起脱发,这种顾虑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然而,为何会有这样的误解呢?原因在于,洗头时梳理头发时,由于摩擦力减弱,原本应该脱落的头发便随之掉落。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头发中大约有10%处于休止期,这部分头发按照自然规律,每天都会有脱落现象。然而,在洗发过程中,由于梳发和揉搓的动作相对集中,加之外力的作用,头发会更容易大量掉落。
据相关资料显示,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头发掉落主要是毛囊进入休止期后自然发生的现象,并非频繁洗发所致。在病理状况下,脱发可能与免疫、遗传、激素水平、精神压力、营养状况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因素有关。相较之下,洗头对脱发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适度的洗发能够有效去除头皮上的多余油脂、灰尘以及死亡的细胞,从而有助于维护头皮的健康。
伤口必须用酒精
才能彻底消毒吗?
视频加载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烧伤外科的副主任医师何睿指出,酒精作为我们常用的消毒手段,但在日常临床实践中,我们更倾向于将其应用于皮肤表面的消毒处理,例如手术前对手术区域的消毒,手术缝合过程中对伤口的消毒,亦或是进行手部快速消毒。然而,针对由外伤引起的带有伤口的消毒,我们更倾向于推荐使用碘伏。碘伏同样具备酒精的杀菌功能,并且它对皮肤的刺激极低,不会造成疼痛感,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专家指出,医用酒精确实是一种出色的消毒用品,其最佳消毒浓度为75%,若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会显著降低消毒效能。然而,医用酒精在消毒过程中具有“不分敌我”的特性,它不仅能够消灭伤口中的病原微生物,同时也会损害伤口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这可能会妨碍伤口的愈合,甚至引发疤痕的产生。
抗过敏药容易产生依赖?
是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