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NO.1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非银机构
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公布,将实施三项新的对外开放优化举措。这些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并助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成长。江会芬透露,今年一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亚洲金融论坛上公布了“南向通”的系列改进方案,包括便于境内投资者轻松购买多币种债券、延长结算周期、增设托管行等举措,这些措施已经实施。同时,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宽境内投资者的覆盖面,将券商、基金、保险公司、理财机构等四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纳入其中。
点评:非银机构的加入将极大地增强离岸债券市场的深度与广度。首先,它为境内投资者带来了更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其次,此举也有利于扩充离岸人民币资金规模,从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NO.2 今年已有约200家中小银行获准合并或解散
截至7月7日,今年大约有200家中小型银行获得了合并或解散的许可,这其中多数是村镇银行、信用社以及农商行。最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网站公布,批准了工商银行对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的收购,并决定设立工商银行重庆璧山中央大街支行,该支行将负责承接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在清产核资工作完成后所涉及的资产、负债、业务以及员工。
点评:中小银行在改革中化解风险的关键策略,一是积极推动主要发起行的兼并收购,二是吸纳新的投资者(通过股权打包转让),以此在减少银行数量的同时,增强资本规模,改善股权布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及抵御风险的能力。
NO.3 险资年内合计举牌20次,已达去年全年水平
港交所公布信息,近期,弘康人寿对郑州银行H股进行了增持。这一举动表明,截至目前,保险资金对上市公司的增持动作已累计达到20次,与去年全年的次数持平。此次增持行动覆盖了10家保险公司和16家上市公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人寿在今年已经7次对上市公司进行了增持,其中包括对农业银行H股和邮储银行H股各进行了两次增持。
点评:险资对上市公司的增持行为,显现出其加大市场投资力度的趋势。在最近两年,相关部门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旨在激励险资及类似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的政策措施。同时,这些政策还从多个角度改善了中长期资金投资的环境,从而有效提升了险资参与市场的热情。
NO.4 首批科创债ETF发行火爆“一日售罄”
7月7日,备受瞩目的首批10只科技创新债券型ETF(ETF)同日上市。这些ETF产品在发行当天便全部告罄,首募规模均达到了30亿元的上限。据业内人士分析,科创债ETF的主要投资者为机构投资者,其中许多产品在发行初期便已被资金锁定。实际上,有多只科创债ETF在半日之内便已售完。
在监管部门的积极政策引导下,那些关注并投身于科创债领域的机构和资金预计将不断增多,伴随着新增资金的不断涌入,科创债的换手率和市场流动性也将持续增强,科创债的流动性溢价有望得到有效压缩,这对于提升科创债的品种价值无疑将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NO.5 香港稳定币牌照竞争激烈,金融科技ETF受关注
7月8日,开盘阶段,上证、深证和创业板三大股指均呈现上涨态势,稳定币相关题材股票开盘价较高,而金融科技行业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具体数据表明,金融科技类ETF产品华夏(代码516100)在最近10个交易日里,资金流入量持续增加,总计吸引了超过3.4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入。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正式实施,对此,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于7日作出表态。他指出,金管局正积极就条例的实施指引向市场征求意见,预计相关指引将在本月内对外公布。这些指引将详细阐述反洗钱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据消息人士透露,香港稳定币的牌照供应相对紧张,需求却十分旺盛,预计可发放的牌照数量仅为个位数,竞争异常激烈。
点评:牌照申请的踊跃程度体现了香港致力于推动虚拟资产市场的坚定意志。合规稳定币的发行有望提高支付效率,同时减少跨境交易的费用,然而,相关机构必须加强反洗钱和储备金审计的力度。金融科技ETF的受欢迎程度表明市场对政策带来的收益持乐观态度,那些在持牌进度上领先的支付企业以及区块链技术提供商可能会率先从中获益。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