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4日特朗普见北约秘书长,威胁若50天内俄乌无和平协议将对俄征100%关税?

admin

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待了来访的北约秘书长吕特。在会晤过程中,特朗普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达了强烈的反感,同时发出警告,声称如果在接下来的50天内未能实现俄乌之间的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严格的关税措施——具体税率将高达100%。

英国《独立报》当天报道提到,尽管特朗普常常利用“关税大棒”这一策略来对付对手和盟友,然而,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拜登政府已经实施了惩罚性的制裁措施,导致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几乎降至零。

特朗普在此次威胁中提及了“二级制裁”这一概念,旨在对俄罗斯的石油购买者进行惩罚,对相关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高达100%的关税。据报道,这一举措可能导致来自中国、印度和德国等地的进口成本翻倍,因为这些国家不仅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而且还在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产品。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美国驻北约大使惠特克以及一位白宫官员均表示,他们的言论证实了特朗普此次威胁的真正目标及其意图。他们明确指出,特朗普的目标是对那些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而非对俄罗斯商品加征关税。鉴于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交流极为有限,所以“二级制裁”很可能是最为严厉的惩罚手段;同时,对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那些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施加关税,这将给俄罗斯的经济带来极其严重的冲击。

7月14日,美国当地时间,特朗普总统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北约秘书长吕特进行了会面,并在会晤结束后发表了讲话。这一事件,由视觉中国进行了报道。

当地时间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举行会晤并发表讲话。 视觉中国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特朗普当天宣布了针对俄罗斯的两大举措,其目的是为了迫使俄乌冲突战争结束。这些措施包括向乌克兰输送新型武器,并对俄罗斯发出警告,若在50天之内未能实现和平协议,将对其施加经济制裁。

我对普京总统的期望落空,原本预期两个月前我们便能签订协议,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鉴于此,我们决定采取‘二级关税’措施。若在接下来的50天内我们仍旧未能达成协议,那么情况将变得简单明了,他们将面临高达100%的关税,事情就是这样。我真心希望我们无需走到这一步。”特朗普在白宫当天如此表述。

在被问及美国国会参议院提出针对俄罗斯实施高达500%的“二级制裁”方案时,特朗普透露,共和党人正对此方案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并对其进行了调整,旨在增加他本人取消或推迟制裁的权限。然而,他也隐晦地表示,这些制裁或许并非必要。

《独立报》报道指出,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紧接着向媒体作出澄清,他强调特朗普所提到的制裁措施是针对那些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的是所谓的“二级制裁”,而非对俄罗斯商品加征关税。

因此,这便是经济制裁的用意……你同样可以实施经济上的处罚,若我察觉到你采取了这样的行为(违反规定),你将不得不承担相应的后果。”他进一步说明,特朗普在与俄罗斯交涉时,确实同时运用了制裁和关税这两种“策略手段”。

CNN报道,一名白宫官员对特朗普所提及的“二级关税”进行了说明,指出这指的是对俄罗斯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并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其他国家实施“二级制裁”。该官员进一步表示,鉴于美俄之间的贸易往来较为稀少,这种“二级制裁”可能成为最为严厉的制裁手段。

这被称为“二级制裁”,针对的是那些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因此,这并非直接针对俄罗斯的制裁。美国驻北约大使惠特克在白宫向CNN透露:“此举是对印度、中国等国家购买俄罗斯石油行为征收关税,无疑将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重大冲击。”

实际上,在今年的3月底,鉴于俄乌停火协议迟迟未能达成,特朗普便对普京表示了不满,同时威胁称美国可能会对俄罗斯的石油购买者实施所谓的“二级关税”。

路透社引用了能源专栏作家克莱德·罗素的观点,在其评论文章中提到,特朗普对俄罗斯石油购买者提出征收“二级关税”的警告,这种做法堪称极端的“疯狂与鲁莽”。然而,面对这位性格多变的美国总统,俄罗斯、中国和印度三国的具体反应无疑值得关注。尤其是目前俄罗斯石油的主要进口国中的中国与印度,它们的回应以及俄罗斯的反馈,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文章作者指出,中国不太可能向美国的压力低头,然而必须警惕特朗普已经对中国实施了高额关税;同时,印度面临着棘手的局面,尽管莫迪政府努力取悦特朗普,但在俄乌冲突之后,印度通过大量采购折扣俄油,使得俄罗斯成为了其最大的石油供应商,而要替换俄油,寻找新的供应渠道则显得异常困难。

罗素提到,若特朗普对俄罗斯的石油购买者实施所谓的“二级关税”措施成为现实,这将对“欧佩克+”组织产生重大影响。该组织是由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包括10个非OPEC产油国在内的国家所构成的。

非俄罗斯国家的加入者可能会发现,俄罗斯原油全球供应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油价上涨,从而使得他们有机会增加产量并获取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这已经转化为了一种“个人主义”与“团队精神”之间的较量。考虑到许多OPEC+成员国的财政状况正日益恶化,面对更高出口收益的吸引,他们可能难以抵挡这种诱惑。

目前观察,各方或许会持谨慎态度作出反应,至少在公共视野中是这样的。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努力探究特朗普的意图是否真诚,抑或他的新增关税警告仅仅是“念头泡沫”,而这种“念头泡沫”是否会在情绪波动中随之烟消云散。

俄罗斯阿尔梅季耶夫斯克地区的一处乌拉尔原油钻井平台 资料图

俄罗斯阿尔梅季耶夫斯克地区的一处乌拉尔原油钻井平台 资料图

CNN分析指出,总体而言,这些行动显示出特朗普在处理这场俄乌冲突时采取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策略。自今年一月份开始担任总统以来,特朗普始终试图与这场冲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便是在当天他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消息时,他仍旧坚持称,这场持续时间较长的俄乌冲突并非是他所引发的。

据相关报道,特朗普在同一天明确表示,美国计划借助北约成员国的力量,向乌克兰增援更多新型武器。这些武器将由上述盟国购置,并运送至基辅。而协调这一行动的重任,则落在了美国驻北约大使惠特克身上。

当天访问白宫的北约最高负责人吕特表示,这一成就“具有深远影响”,并对特朗普的决策表示高度赞扬。他认为,特朗普同意为欧洲的北约伙伴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的决定“完全合理”,并强调这一举措是基于北约盟友之前达成的一致意见——即要求北约32个成员国各自的国防开支必须达到各自国内生产总值的5%。

在3月31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常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媒体记者提出了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美国有可能对俄罗斯的石油购买者实施额外的关税措施,其中中国作为最大的购买国。针对这一表态,我国外交部是如何回应的呢?

针对此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当时明确指出,我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贯且清晰的,我们坚信,通过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最佳途径。同时,中俄之间的合作并非针对任何第三方,亦不受第三方势力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