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7度烟台葡萄酒百年传奇:三次跃升的历史支点

admin

烟台坐落于渤海之畔,位于北纬37度的黄金海岸线上,那里的山海风光与葡萄藤蔓交织了整整百年。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葡萄酒版图中,烟台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1892年,张弼士首次栽种赤霞珠葡萄,他可能未曾预料到,这座山海交融的城市将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三次飞跃的关键节点。

1892年,中国葡萄酒工业化之路在烟台起步

张裕酿酒公司发展历程_烟台酒庄_烟台葡萄酒历史文化

1891年,当爱国华侨张弼士莅临烟台进行考察时,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烟台与法国波尔多在纬度上的相似性以及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过欧洲专家的确认,张弼士在1892年毅然决然地投入了300万两白银的巨资,于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该公司系统地引入了欧洲优质的葡萄品种、先进的酿造技术、高效的生产设备以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这一决定性的抉择,标志着中国葡萄酒产业迈向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与本土经验相结合的显著例证。烟台葡萄酒文化由此生根发芽,中国近代葡萄酒工业的基石亦在此奠定。

一百年有余,历史展现出惊人的巧合。在2009年,那个曾对中国葡萄酒工业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法国拉菲罗斯柴尔德男爵酒业,在考察了我国众多产区之后,其视线最终聚焦于烟台之地。位于北纬35°至40°的葡萄黄金纬度带内,该区域是我国唯一不需采取埋土措施以抵御寒冷的优质葡萄种植区,具备培养老藤的优越条件,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对培育60年以上老藤的土壤要求及百年企业的发展蓝图完美相融。2019年烟台酒庄,拉菲在亚洲设立的首家酒庄在烟台蓬莱扎根,酒庄命名为“瓏岱”。“瓏”象征着将顽石打磨成美玉的过程,“岱”则是古人对泰山这一名山的尊称,这两个字蕴含着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齐鲁文化辉煌成就的崇敬之情。拉菲集团的前任董事长,罗斯柴尔德男爵,曾阐述其核心理念:“我们并非意图在中国仅仅复制一款法国葡萄酒,而是立志酿造一款真正属于中国的地道佳酿。”

烟台酒庄_张裕酿酒公司发展历程_烟台葡萄酒历史文化

在百年时光的坚持探寻与集体愿景的推动下,酿造“中国葡萄酒”的梦想在烟台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上,激荡起了厚重的历史回声。在“新质生产力”理念的引领下,烟台市依托葡萄酒产业链“链长制”,成功将我国葡萄酒的品质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全市已设立32个葡萄酒科研平台;烟台市农科院独立研发出8个葡萄新品种;中粮长城培育出4个新品种;张裕公司主导制定的最新白兰地国家标准更是被誉为国际一流水平......进入2024年,这片国内历史最悠久、效益最显著、产业链最完善的葡萄酒产区,其全产业链的综合产值已超过500亿元,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葡萄酒产业配套中心”,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肥沃的产业基础。

1987年,“中国葡萄酒”从烟台走向世界

张裕酿酒公司发展历程_烟台葡萄酒历史文化_烟台酒庄

葡萄酒产业本质上属于全球性质,其成长与竞争必然以全球视角为基点。早在1915年,张裕品牌就在巴拿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四枚金牌,标志着“中国葡萄酒”首次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张裕公司成功研发了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酿酒葡萄品种——蛇龙珠;推出了中国首个葡萄酒品牌“解百纳”,该品牌名蕴含“汇聚四海,容纳百川”的寓意;并且成功促成国际葡萄酒与白兰地感官品评会在烟台举办,这些举措为中国葡萄酒迈向世界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诞生,标志着中国葡萄酒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广泛的深度认可——在那个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会议上,来自15个成员国的代表们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将烟台市确立为我国第一个观察员城市,并且赋予其“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的荣誉称号。依据OIV成员国的相关协议,只有那些在葡萄酒种植领域作出卓越贡献、且其葡萄酒品质得到国际广泛认可的产区,才有资格获得这一荣誉。截至目前,这仍是中国独有的、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凭借这一独特优势,张裕公司率先实施全球化战略,已在海外建立了14家酒庄,其主推产品解百纳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销,总销量已超过6.8亿瓶。2025年,解百纳推出的新品“N188”凭借其卓越的品质,荣获了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的最高荣誉——最佳表现奖(Best in Show)。这是自2016年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有中国品牌获得这一殊荣。这一重大突破,不仅彰显了中国葡萄酒品质的飞跃,更表明我国葡萄酒已经具备了与世界顶级葡萄酒比肩的实力和自信。

烟台市在推动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与龙头企业实现了紧密的协作,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张裕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不断拓展国际市场,而烟台市政府则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打造产区品牌以及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为产业的提升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该模式促使烟台在葡萄酒产业的全球分工和资源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使其成为我国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利用方面的实践典型,为葡萄酒的全球发展提供了“烟台模式”。

烟台酒庄_烟台葡萄酒历史文化_张裕酿酒公司发展历程

2025年,烟台向世界呈现产业转型的中国方案

2002年,我国首座采用欧式风格的酒庄,即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正式建成,由此引发国内产业界对西方模式的狂热追捧。仅仅7年过去,法国建筑师高岩松(Pierre-Yves Graffe)精心设计的“瓏岱”酒庄便以一袭古典与现代交融的中式风貌惊艳世人——采用榫卯工艺的木柱承托着屋梁,屋顶造型犹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檐歇山顶”,每一砖每一瓦,每一处飞檐翘角,无不彰显着中式美学的深邃与智慧。中国人着手创建欧式风格的酒庄,随后法国人也开始建立具有中式特色的酒庄,这一角色上的转变,恰恰是中国葡萄酒文化感染力和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有力证明。

迈入新纪元,烟台采用“链式战略”进行整体规划,放弃了单一产业发展的模式,促使葡萄酒产业全链条与城市整体发展深度融合。在2023年,烟台成功晋级为“万亿GDP城市”,为葡萄酒产业的飞跃提供了强大的城市动力,共同谱写了一曲产业与城市共同繁荣的乐章。2024年,烟台市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创立了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联盟烟台酒庄,实现了从单一产业链到产业链与文化旅游业相结合的转变,再次将“葡萄酒与文化旅游”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张裕酿酒公司发展历程_烟台葡萄酒历史文化_烟台酒庄

63座风格迥异的酒庄散布于山海之间,彼此交织,共同打造了“仙境海岸·品重烟台”这一世界级的文旅新地标。烟台城市与乡村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葡萄酒文化的烙印,而酒旅融合的蓬勃发展,使得每年接待的葡萄酒主题游客数量突破了300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中与汇聚。独特的产业生态系统以及深厚的工业基础,已然成为增强城市风貌、打造品牌吸引力、推动相关产业进步的关键动力。

在全球葡萄酒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度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第二届全球葡萄酒旅游峰会(即2025年葡萄酒旅游大会)选择在中国举办,并落户烟台,这一决定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标志着烟台成为历史舞台上第三次被选中的重要节点。这不仅是国际社会对烟台百年葡萄酒产业的坚实基础与“国际葡萄·葡萄酒城”新进展的再次肯定,更是对这座城市历经三次时代抉择所形成的产城融合模式的深切期望。烟台,正凭借其中国葡萄酒百年发展的宝贵经验,为全球葡萄酒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探索,贡献基于东方智慧的、超越传统产业边界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