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籽籽同心!走进额敏县榆柳巷探寻民族团结密码

admin

石榴云/新疆日报报道,记者甘兴华实地探访。7月24日,采访团踏入塔城地区额敏县榆柳巷,这里巷道纵深达640米,居住着32户人家,9个民族和谐共处。此次活动以“石榴花开,籽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民族团结的奥秘。俄罗斯的网络红人梅丽莎,这位是第二次踏入新疆的土地,她满怀激情,用相机和脚步记录下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之中的温馨瞬间。

踏入榆柳巷,那棵历经百年的榆柳共生树便首先映现在眼前。其粗壮的树干上,榆树与旱柳的枝干相互交织,紧紧缠绕,而在树冠所投下的浓郁树荫下,来自不同民族的居民们正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凉爽,闲聊着家常。

这无疑是自然界的赞歌。梅丽莎急忙按下了快门,将这一瞬间永久保留。榆柳巷记忆馆的馆长徐丽解释道:“这棵树不仅是一个自然奇观,更是我们巷子里民族团结的标志。它那交织的枝干中蕴含着百年的深厚情谊,巷子的名字也因此而得名。”

石榴籽开花还能吃吗_石榴籽开花歌词找歌名_

7月24日,梅丽莎站在榆柳巷中,她专注地聆听居民们的弹唱。这一幕,被朱涛用镜头捕捉了下来。

巷子里到处都能看到民族团结的佳话。林忠东和维吾尔族邻居库尔鲁西·乌斯曼的友情已跨越了半个世纪,他们两家共有一把钥匙,一方遇到困难,另一方总能迅速伸出援手。“远亲不如近邻,我们早已是彼此的亲人。”库尔鲁西的话语中充满了温情。

梅丽莎聆听着他们之间的故事,心中不禁轻声感叹,这便是生活中那些不言而喻的默契。

伊力亚尔·伊利的家位于不远处,那里既是普通的民宅,同时也是候鸟的庇护所。自2008年起,他开始拿起相机,记录下天鹅在额敏河畔栖息的点点滴滴。十七年间,他不仅成为了天鹅的守护者,更是一位热心的志愿者。由于庭院与栖息地相邻,他在家中设立了守护站。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其中,他们每日共同负责喂养和守护这些美丽的生灵。

榆柳树静静地矗立,天鹅湖波光粼粼,共同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以及新疆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动人故事。梅丽莎漫步至湖畔,恰逢伊力亚尔与志愿者们正将食物撒向天鹅,洁白的天鹅在水中游弋,争相啄食。“自一人至众,这种守护已持续了17载。”梅丽莎聆听着志愿者的讲述,不禁感慨万分:“人与自然的相依相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珍惜,都蕴含在这些细微之处。”

沿着640米的巷道漫步,一幅各民族交往交流融合的生活长卷逐渐展开。空气中弥漫着奶茶的浓郁香气和抓饭的诱人香味;孩子们奔跑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巷子里;在特色手工艺馆内,哈萨克族的绣娘正耐心地指导汉族姑娘学习刺绣技艺。

打开十道门扉,即可品味九种迥异民族特色的美味佳肴!居民自豪地述说,这番话揭示了“各展其长,共享美好”的生活理念。

石榴籽开花还能吃吗__石榴籽开花歌词找歌名

7月24日,梅丽莎(位于左侧)于额敏县榆柳巷,与当地居民一同练习舞蹈。此次拍摄由石榴云/新疆日报的记者甘兴华完成。

踏入“全国最美家庭”马新华的住所,映入眼帘的是那扇敞开的院门,它透露出主人的诚挚热情。这里住着回族女主人马新华,她的维吾尔族丈夫、哈萨克族儿媳,以及共同抚养了19年的汉族“爸爸”杨吉春,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大家庭。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全家福,每个人的笑容都洋溢着幸福。马新华说:“在榆柳巷,每家都是民族团结的宣传阵地。”她的话语中蕴含着“邻里如家人”的相处哲学。听着马新华一家的故事,梅丽莎说,民族团结早已融入柴米油盐。

落日西沉,百年老榆与柳树披上了金色光芒,志愿者的身影映照在湖面上,狭窄的小巷中弥漫着饭菜的混合香气。

梅丽莎历经探寻,终将那隐藏在烟花背后的秘密揭晓。这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历经百年沧桑的榆树与柳树相互依存的画面,是半个世纪以来邻里间不分彼此的默契,更是普通家庭中烟火气息交织的温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