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略显冷清,到人气回升,需要多久?
在烟台楼市,或许只需要一个月。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了本年度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变化数据,结果显示,烟台市的新建住房和二手房价格继续呈现下降趋势。新建住房的价格较去年12月份下降了0.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1%;而二手房的价格较去年12月份下降了0.5%,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到了9.0%。在成交领域,市区内的六个行政区总共售出了9.81万平方米的住宅,总计成交额达到了10.13亿元,每平方米的房价平均为10329元,这样的交易情况只能说是平淡无奇。
但进入2月,度过“假期综合症”的楼市,正逐步醒来。
贝壳找房烟台站公布的数据表明,在2月的前三周里,该平台的新房交易量较1月份增长了13%,且与去年同期行情较好的2月相比,涨幅更是高达33%;与此同时,二手房的销量更为活跃,交易量较1月激增55%,相当于去年2月成交量的两倍还多。不仅如此,新房和二手房的看房人数也分别较1月份增长了21%和27%。
楼市逐渐回暖,成为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烟台房产网58同城,新房价格已连续两个月呈现上涨趋势;而在二线城市,新房房价也在1月份摆脱了长达三年多的低迷状态。去年底,一系列购房利好政策的持续推动,以及今年内多项新政的陆续实施,使得那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再次浮现——
烟台房价,跟,还是不跟?
成交多了,消费券也领完了
烟台的新房与二手房价格,经过连续数年的下跌,但自去年年底起,它们似乎已逐渐接近所谓的“底部”区域。
在去年年底的统计中,烟台市的新建住宅价格相较于2024年11月份呈现了0.3%的环比降幅,而二手住宅的价格则比2024年11月份下降了0.6%。
尽管价格有所下降,但降幅相对较小。迈入2025年,持续下跌的房地产市场,让众多购房者与售房者均察觉到了“底部”的存在。
尤其是那些之前一直无人问津的二手房,1月份的跌幅与去年12月相比减少了0.2个百分点;尽管成交价格并不理想,但即便是在痛苦中割舍,那种痛苦似乎也减轻了不少。
那些打算出售旧居以购置新房的居民,尽管他们仍能广泛搜寻、精心挑选,但稍有不慎,心仪的住宅或许就会失之交臂。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或许无声却精确地如同一个默默无闻的“气象计”。
一月份,烟台市90至144平方米的新房价格与2024年12月相比有所回落,降幅达到了0.2%,这一跌幅是自去年至今的最低点。凑巧的是,烟台楼市中主打改善型居住的主力户型恰好都集中在这一面积段。
去年5月17日,能建·东宸府在市场低迷之际成功开盘,瞬间吸引了众多购房者,销售一空,累计收入超过2亿元,高品质住宅因而成为烟台2024年楼市的热门抢手货。
12月31日,正大青特·尚誉府迎来了首次开盘,众多户型迅速被抢购一空,当日销售额便猛增至1.5亿元。
在青特·尚誉府开盘前夕的第四天,位于其相邻街道的烟台首个正在建设中的省级高标准住宅项目——蓝天·博识雅苑,举行了盛大的产品发布会。现场人潮涌动,超过200位嘉宾齐聚一堂,有意向的登记者络绎不绝……
随着该区域改善型住宅的大量投放市场,网签数量和购房意向者人数均呈现逐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明显促进了成交价格的回暖。因此,2月份烟台楼市的成交量与人气的回升,就显得不再那么突然。
不信吗?在楼市中,烟台的人们虽然口头上可能还在说“再等等”,但他们的实际行动却暴露了真实想法。
2月11日,烟台市发放了一项总额高达6000万元的购房优惠活动,该活动包括5000万元的群团购购房优惠券,每张优惠券的面值为2万元;以及1000万元的住房以旧换新优惠券,每张优惠券的面值为1万元。
经过十天的时间,记者从烟台市房地产业协会得到消息,到了2月20日,那些购房优惠券已经差不多都被消费者领取了。
终究,在山东省最新一轮的购房补贴发放活动中,烟台市的发放总额位居全省首位,甚至超过了省会济南,高出1000万元;而单张优惠券的面额,分别是2023年和2024年购房补贴的4倍和2倍。根据前两年购房消费券的核销周期来推测,2025年针对特定购房的优惠券后续的使用和核销,有望一直持续到年底。
对于持续观望的市民,这个决心够不够?
青岛止跌了,轮到烟台了?
在过去的三年里,春节往往是开发商推出新年商品房销售的首个黄金时期,然而,2025年的春节长达八天的假期,却与往昔大相径庭。
一月份的消费领域,市民们纷纷涌入商场、观赏灯会、品味非物质文化遗产,热闹非凡,而大年初一,电影院更是创下了上千万的票房佳绩。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交情况平淡无奇,甚至略显惨淡的烟台楼市,似乎并未享受到“春节档”的利好。
为啥?
一方面,开发商年度业绩冲刺阶段已告一段落,新房项目在供给端的推新和促销等因素对销售的促进作用有所降低。另一方面,自去年四季度起,国家和地方层面接连推出了一系列购房优惠政策,需求端在去年四季度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新年伊始,部分持币待购的潜在购房者依然在期待着新一轮的“政策红包”能够尽快落地。
换言之,尽管楼市的热闹景象并未在春节期间上演,但它的到来是必然的,只是迟早的问题。
二月来临,市场逐渐显现出回暖的迹象。房地产市场的春天虽然迟到,但终究还是来临了。贝壳找房在2月份观察到的楼市回暖现象,或许仅仅是一个“前哨战”,因为按照往年的传统,春季的楼市热度往往能够延续至三月。
烟台楼市的价格轨迹,其实和全省其他主要城市“神同步”。
在1月份,对于山东省内那些被国家统计局纳入监测的城市而言,在新建住宅价格方面,济南市的价格环比下降了0.2%,而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到了6.3%;青岛市的价格环比略有上升,涨幅为0.1%,但同比则是下降了5.2%;济宁市的价格同样环比下降,降幅为0.2%,同比降幅则为5.3%。在二手房市场,济南在1月份的环比价格有所下跌,降幅为0.1%,而同比则下跌了9.9%;青岛的环比价格保持稳定,但同比下跌了7.8%;济宁的环比价格下跌了0.5%,同比下跌幅度为5.8%。
与青岛新房价格攀升、二手房价格停止下跌的情况相比,烟台虽然面临艰巨的任务,但并非是难以触及的远大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已连续两个月呈现上涨态势;与此同时,二线城市的新房价格在2024年12月保持稳定后,环比上涨了0.1%,这是自2023年6月以来的首次增长。这一变化对于全国楼市的逐步稳定起到了关键的指示作用。
一线城市的房价变动向实力较强的二线城市扩散,进而逐步影响到三四线城市,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势普遍遵循这一模式。烟台作为紧邻感受到这股暖风的地区,同样没有偏离这一规律。
公积金,跟!保障房,跟!
烟台楼市的走势与一二线城市整体回暖的态势形成对比,分化现象依然显著,不过无论是从市场基本面还是政策层面,都涌现出不少令人感到欣慰的积极信息。
业界人士指出,烟台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在2月份有所上升,这主要归因于之前积压的购房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偿性释放。每年春节过后,随着开工和复工的进行,春季房地产市场通常会迎来季节性的反弹,这一现象已成为常态。返乡购房、节后返城工作、结婚潮等因素,均有可能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新动力,进而对房价的稳定起到支持作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产业对于购房需求的间接推动作用正变得越来越显著。
今年春节期间,杭州凭借DeepSeek等“六小龙”的火爆,成功吸引了广泛关注。然而,春节过后,这座城市在房地产市场上也迅速引起了轰动。据58安居客研究院提供的数据表明,在2025年春节过后,杭州的新房市场搜索热度较1月份增长了65%,二手房市场的搜索热度上升了66%,而租赁市场的搜索热度更是激增了132%。一月份,杭州的二手房交易数量达到了6064套,这一数字刷新了自2017年起“春节月”的成交记录;而在春节期间,新建商品房的签约量也达到了50套,这一数字同样打破了近8年的最高纪录。
产业的繁荣兴盛,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将极大地促进住房租赁与购买市场的增长。作为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烟台所推出的购房优惠政策,亦充满了诚意。
近期于济南举办的2025山东省高品质住宅展会上,烟台市民在购置高品质住宅时,可申请的最高贷款额度提升了30%;此外,对于拥有多个子女的家庭,购房时的最高贷款额度更是可达到130万元,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对吸引新市民的积极作用,令人充满期待。
在宏观层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持续发力,促使房地产市场停止下跌并实现稳定。各地将致力于维护市场稳定回升的良好态势,努力打造房地产发展的新格局,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与持续健康发展。自今年起,北京、上海、成都、大连等城市纷纷发布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整通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降低首付款比例、提升贷款上限、放宽提取条件以及实施代际互助计划,旨在强化住房公积金在购房支持方面的功能。
烟台的回应,就一个字——“跟!”
记者获悉,当前,《烟台市灵活就业人员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办法(草案)》正面向公众征询意见。依据《草案》规定,在烟台市行政区域内,凡年满法定工作年龄、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信誉良好的灵活就业人员,包括非全日制工作者、个体经营者以及新兴业态从业者,均有权自行提出申请,加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若已缴存住房公积金满六个月或达到其他相关要求,便有资格提出公积金贷款的申请。
烟台市今年将致力于根据需求进行购买和建设烟台房产网58同城,以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助力新市民、青年群体以及农民工等群体实现居住稳定。为此,烟台市计划将现有的300套共有产权住房转变为配售型保障房;同时,还将收购200套已存在的商品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此外,烟台市还将进一步完善住房申请、轮候、配售配租以及退出等管理流程。向超过9000户家庭提供住房租赁补贴;引导黄渤海新区、龙口、海阳、福山等关键产业集中区域尝试“先租后买”、“定向开发”、“免收押金”等多种方式,以促进人才公寓、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定制住房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居住保障项目的实施。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尽管窗外的寒风刺骨,然而,真正的春天似乎并不遥远。(记者杨健,通讯员宫鑫、张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