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电子行业招聘进入高峰期时,8月18日上午8点,郑州富士康(富士康郑州综保园区)的招聘大厅外已经聚集了大量应聘者,他们带着各种行李,按秩序进入厂区,准备开始新一轮的就业。
在河南安家落户十多年以来,郑州富士康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设备制造中心,不仅协助当地造就了数百万名技艺精湛的制造业人员,更带动了以郑州为龙头,涵盖济源、鹤壁、兰考、周口等区域的电子行业走向兴盛繁荣。
产业工人“候鸟”归来
秋季九月十月,全球各类电子设备会迎来密集上市阶段,原材料加工制造行业的高峰期已经提前到来。
每年七八月份,登封女工李华(化名)和她的小姐妹们就迁徙到郑州富士康,加入繁忙的生产队伍。
“今年二月间曾短暂工作过,如今农闲期已结束,能够放心前来赚取旺季的报酬了。”李华笑着说,比起从前在县城每日按时上班的生活,现在的工作更为划算。“旺季三个月内辛勤工作,可以获得两万多元的报酬,今年再兼做一些零工,所得也相当可观。”
开封的赵明(化名)和妻子与李华不同,他们之前都在江浙两地打工,今年是他们第一次在郑州富士康工作
近些年家乡普通劳动者的报酬持续上涨,忙季的工资与南方都市的差别已经很小,周围不少外出谋生的同乡都选择返乡了。赵明向证券时报报业人员透露,郑州富士康建立了周全的人员训练体系,他和老婆已经计划在此扎下根来。从厂区到住处只需一个钟头车程,进入工厂后每个周末都能回去探望长辈和小孩。
最近一段时间,众多外来务工者前往郑州富士康就业。根据证券时报记者的观察,新入职的工人在厂区附近的十几个住处分散居住,其中能住一万六千人的基础工宿舍现已住满;尽管实行错峰用餐制度,上午十点半就开始供餐,但中午时分,容纳一万人就餐的大食堂里依然可以看到排成长队的用餐人群。
从七月份后半段开始直到九月,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为数不少的求职者。估计在往后的一段时间里,园区将继续增强招聘的规模,以此来满足生产的需要。郑州富士康人资协理方四明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和往年相似,郑州富士康从七月起逐渐步入招募的高峰时段,当前对劳动力的需求显著增加。今年园区招聘人数比去年有所提升,应聘者里,百分之七十是已经来过两三次的熟手。
郑州富士康公布的信息显示,当地籍贯的工作人员占了绝大多数,比例高达95%以上。公司内部,家庭成员同时在这里工作的情况很普遍,同时也有许多员工的孩子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加入富士康。
技能型人才吃香
想到富士康的普通员工,人们常会联想到装配线上专注操作机器的景象。但如今,工厂正在经历自动化变革,掌握新技能的专业人士正逐渐担当起关键角色。
2021年,郑州富士康成为河南省首个获得全球“WEF灯塔工厂”称号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工业4.0”和“数字化制造”的标杆企业。多年来招工,这个园区重点建设了M区智能仓储基地等设施,依靠数字化升级激发新的发展活力。灯塔工厂通过全产业链的自动化管理,能够使生产效能提升102%,设备整体运行效率提高27%。
郑州富士康厂区的劳动力需求目前主要针对产品组装、质量检测等基础性工作,同时也在不断寻找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方四明这样说明,普通生产车间的物料搬运、设备参数设置等环节仍然依靠人工操作,不过灯塔工厂在物料存放、发料直至产品包装发送等环节已经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所以需要专业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随着园区推进智慧化建设,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不断进步,对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自动化技术以及设备维护保养这些方面,人才缺口将更为显著。
今年是招聘高峰期,为了适应各类人群的就业需要,该区域设立了多种多样的工作选择,包含长期和短期两种形式,并且招聘方案会根据现实状况不断变化。现阶段,普通职位的工作人员每月能拿到五千到七千元,而那些掌握精湛技艺的专业人才,月收入通常能超过一万元。
在郑州富士康厂区内,智能化不仅体现在生产环节。
证券时报记者于招募中心实地观察,郑州富士康运用数字化技术,使整个入职流程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在员工集中用餐时段,食堂内全自动化的面条制作设备显著减少了面条从生产到烹制的时间,有效提升了员工用餐的速度。
年轻人善于吸收新知,也能迅速适应环境,各类本领都能很快学会,今年招聘旺季里,18岁到35岁的人选大概占了八成到九成,依旧是骨干力量。公司从多个方面给予丰厚待遇,包括工作补贴、专业补助、学习深造、学历进修等,并且借助周全的生活设施,来吸引优秀人才。方四明这样说道。
根据相关说明,从2022年开始,在政府部门与住户单位协助下,富士康公司总共投入资金超过6.39亿元,对员工住所的房间和楼内公共部分进行了改善,使居住条件从每间8人调整为每间6人招工,员工平均居住面积提升了33个百分点,2025年,领导干部住所的房间及楼内公共部分也在逐步进行优化,预计到2025年12月前,双人房间和单人房间的改造工程将全部结束。
辐射周边形成产业链
河南省是国内规模领先的人力资源供应地之一,能够满足郑州富士康的用工需求。方四明在讲话中向证券时报相关人士表示,在河南经营多年,企业看重当地政府在工厂建设、人员招募及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的积极扶持政策,同时郑州发达的物流网络,有助于园区产品迅速完成生产并实现48小时内交付至世界各地的目标。
自2010年建成以来,郑州富士康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制造业人员,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促使相关智能设备制造企业在此形成聚集效应。该园区自创办以来,其进出口总额大约占河南省总量的六成,占郑州市的八成。这是方四明所透露的信息。
郑州航空港区的电子信息行业,现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2024年,该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产值达到5180.8亿元。今年上半年,港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幅度为18.8%,这一数据超过了全省8.1个百分点。这种增长态势正在不断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郑州航空港区一位负责人透露,目前该区域聚集了200多家智能终端公司,这些企业涵盖了专用材料供应、机构件加工、模组制造、自动化设备与服务、整机组装、后期维修以及市场销售等不同业务领域。
郑州航空港区除了富士康、联创电子、众驰富联等智能终端公司,还吸引了超聚变、浪潮集团、中国移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先进计算产业公司入驻;同时,龙芯中科、统信软件等信创产业公司,以及合晶硅、东微电子、光力瑞弘等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公司也相继落户;这些企业共同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带动济源、鹤壁、兰考、周口等区域的电子信息产业网络。
2024年12月,郑州航空港百亿产业母基金宣告成立。该基金致力于强化郑州航空港“4+3+3”产业架构,包含电子信息等核心板块,促进产业环节紧密协作,不断为区域经济优质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