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二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关于推行大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简称为“两新”政策)执行情况的汇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活力,促进体育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另外,会议还批准了《“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安排了开展针对海洋渔船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
每日经济新闻
会议强调,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举措,在稳定投资、增加消费、推动转型、改善民生等多个方面收获了显著成果。需要在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深入总结和评估之后,强化统筹协调,健全运行机制,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其对促进内需增长的积极作用。
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
此次国家行政会议表明,广泛装备升级及物品以旧换新举措,在稳定投资、增加消费、推动变革、改善民众生活等层面显现出显著成果。会议着重提出,需严厉惩处虚报冒领补贴情形,保证补助款项真正落实、产生实际作用。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负责人洪涛,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微信沟通时谈道,现阶段“两新”措施已开始显现作用。以产业提升与经济流转为例,相关政策促使设备进行以旧换新活动,带动了新技术的应用改造,并加速了新型生产力的形成进程。
统计资料表明,从2024年4月到2025年7月期间,国内公司购买机械器材的资金总额较去年同期提升了7.3个百分点,其中从事信息传递和软件制作、科技支持服务的行业,其设备购置开销分别实现了27.8%和28.3%的显著增长,私营企业的设备购置费用也增长了9.3个百分点。此外,多项扶持措施的合力作用直接促进了全国零售市场的需求扩张,工业制造领域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5.8%,国民经济内部循环体系运行更为高效。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期间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活跃度,使得日用家电的销售额提升了44.5%,视听设备的销售额增长了22.8%,新能源车的销量同比增加了81.7%。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的覆盖范围从原先的8类扩展到了12类,消费者可以获得的单件补贴最高达到销售价格的20%。此外,空调产品的补贴数量也从每户1件增加到了3件。
政策改进和财政援助方面,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达到2000亿元,首批1730亿元已经分配给16个行业大约7500个计划。汽车以旧换新的补助覆盖面扩展到了符合国四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全国汽车更换更新的最高补助额度实现了标准化管理。
国家发改委等机构强化价格管控,针对未遵守价格约定、虚假降价等违规行为,取消相关参与资格,并追回国家给予的补助款项。
根据商务部资料统计,今年已有六千六百多万消费者更换了十二类旧家电,购置新家电的数量超过一亿台件,六千九百多万消费者选购了手机等数码产品,数量超过七千四百万件,全国八万两千家销售网点参与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累计更换的新车数量达到了九百零五万六千辆。商务部相关人士透露,会策划更多促进消费的以旧换新项目,力求让商品更新换代产生更佳效果。
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
本次国务院会议强调,需要加大财政和货币政策力度,开发新的消费和投资模式,改善相关氛围,多管齐下,从而充分挖掘国内需求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到,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加大,覆盖领域从传统家电、汽车等扩展到手机、平板、洗碗机等新领域,特别国债资金额度从去年的1500亿元提升到3000亿元。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政策仿真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肖宏伟谈到,通过加大力度推广“两新”政策,可以预见消费领域将更加活跃,同时产业布局会得到改善,区域经济将实现更均衡的发展,环保理念也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些都将有力保障2025年经济实现稳步增长。
洪涛谈到,我国以旧换新政策已经历了若干个发展时期,从长远角度分析,这项政策极有可能转为常规性做法,一方面,要借助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工具发挥其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着重发挥市场机制在以旧换新中的主导作用,这样做既能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又有利于推动以旧换新实现可持续进步。
最近,财政部和好几个部门一起发布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利息补助计划》和《个人花钱贷款财政利息补助计划》。财政部的廖岷副主管在公开讲话时提到,跟以前直接给钱不同,这两个利息补助计划主要是跟金融政策配合使用,目的是让公共资金起到带动作用,吸引更多银行的钱流向实际的消费方面,以此促进消费,让市场更有生气。
廖岷指出,这两项利息补助措施,有人称作消费信贷方面的“国家补贴”,这个比喻相当贴切。这些措施能够同当前推行的废旧物品换购新品补助等政策相得益彰,使民众在购物时能享受到更多来自国家的优惠。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