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李先生未曾料到,一次普通的拔牙过程,术后出现了强烈的身体反应,血肿压迫了呼吸道,他被紧急送往急救病房,接受了气管造口手术,因此现在活动时会感到不便。
李先生觉得,这起事件是牙科诊所工作不严谨造成的,他不仅要求对方把花费退回来,还要求对方支付治疗开销并致歉,另外还索要了十万元作为补偿。
对于此事,诊所主管明确表示不同意,指出病患在手术前没有告知其有血液不凝固的情况,因而造成止血困难。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建议当事人采取法律手段处理。
拔牙后持续出血
气管堵塞后接受气切手术
六月十四日,李先生有伴侣陪着,前往成都锦江川跃口腔诊所实施拔牙手术。他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本来他只想拔除一颗智齿,但医生询问是否同时处理另一颗,听从医生意见后,他一次性拔除了左右两颗智齿。
涉事口腔诊所
当天中午离开诊所后没多时,李先生就感到疼痛和肿胀,“嘴里不停往外流血。”他向诊所提出情况后,高医生安排他服用一些消炎镇痛的药物。但之后打点滴效果也不明显,“出血越来越严重,直接向外溅出红血。”他马上赶往当地医院急诊,急诊科医生检查后指出“出血既多又急,无法控制住”,便劝说他去更高级别的医院治疗。
李先生表示,当天他们抵达华西口腔医院,医生要求他平躺接受检查,然而口腔里的血肿过于庞大,阻塞了呼吸道,使他一躺下就感到呼吸不畅。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立刻被送往急救室。手术过程中,尽管气管插管未能缓解呼吸困难,最终不得不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经由割开颈部气管前板,构建人工气道来保证呼吸)。
李先生在华西口腔医院的会诊记录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会诊资料证明,病人12小时前在锦江川跃口腔医院拔除双颗下颌智齿,感觉脸部浮肿,自己服用“布洛芬、甲硝唑”效果不佳……因此到该院治疗。专科检查发现,病人面部轮廓不对称,左侧浮肿明显,左侧软腭部位出现一血包,直径达到5厘米,牙槽部位有出血现象。影像学检查发现软腭部位存在血肿,已经完全阻塞了鼻咽通道,口咽部位也受到超过一半的阻碍,因此决定在6月15日深夜实施气管切开手术。
患者称造成永久性损伤
要求额外赔10万
李先生在医院留院十多日之后才离开。事情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然而因为气管部位出现了增生,李先生无法顺畅地转动头部。李先生表示,他完全没料到,一次普通的拔牙手术,竟然会引发这么严重的后遗症。
他发觉那家牙科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拍牙片的时间离拔牙手术已过去三个月,手术当天既未验血,也未曾探询他是否患有炎症,便贸然提议拔除两颗牙齿,最终引发了严重的血肿及窒息风险,情况十分危急。当患者前往诊所交涉时,对方提议补偿拔牙手术费三千元,并愿意承担后续治疗费用一万六千元。此外,出于人道主义,可以再给予两万元补偿。
气切术后李先生的颈部
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李先生表示,他从事自媒体工作,暑期是行业高峰期,因拔牙问题耽误了多项工作安排,导致收入减少,同时气切手术还引发了永久性伤害。他不仅要求对方退还已付费用,赔偿医疗开销并致歉,还索要额外赔偿十万元,涵盖误工成本和精神慰藉费用。
诊所:对方未告知病史,要求高额赔偿
通过查阅李先生妻子同诊所负责人高医生的交流内容发现,拔牙当天,双方就李先生术后的状况持续进行交涉,高医生为其指导用药并安排输液治疗,李先生前往华西口腔医院检查期间,高医生还转账一万元用于预交费用,聊天记录里李先生妻子透露:"手术医生指出今日拔牙时损伤了血管,因此出血难以控制。"高医生表示,拔牙期间情况良好,手术结束后,确认李先生没有出血,经过半小时的按压处理,才允许他离开。
李先生妻子与高医生的对话
九月份十六号,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了高医生,这位医生没有答应接受采访,而是建议记者去找律师沟通。
诊所的赖律师表示,李先生存在血液凝固方面的异常,但在拔牙前没有将这一状况告知负责治疗的医师,医师在手术过程中也曾询问过他,他均否认自身存在健康问题。双方还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文件中明确列出了可能出现的风险,李先生也签字确认。医生依照操作规范实施手术,术后李先生出现流血现象,诊所方面优先考虑治疗,全程陪同患者就医,并先行支付了相关医疗开支。
后来患者认定是诊所全部过错,要求赔偿三十五万元,诊所方面表示这次事情他们没责任,因此建议李先生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法院判决多少就承担多少,公司不会推卸任何责任。
李先生谈到,刚离开医院时,诊所只支付了两万元作为临时安抚,并且他当时觉得诊所没有责任,家属确实因此生气地要求过三十五万元,等他能够自己表达意见后,才向诊所索要十万元。
拔牙前李先生签订的手术同意书
就签署《手术同意书》的细节,双方持有不同说法。诊所方称,手术开始前已明确告知风险,患者才同意手术,而李先生则指出,自己被推进手术室后,对方才递来各种文件要求签字,并未特别强调注意事项,而且整个过程没有录像可以核实。李先生表示,他此前并不清楚自己有血液凝固方面的难题,医生身为行家,倘若在手术前抽血检测,也许可以防止严重失血,而不是事后指责病人没说明情况。
业内人士建议司法鉴定
患者称已准备好起诉
黄医生在成都工作已超过十年,他谈到,只要病人身体状况许可,一次取出两颗牙齿并非错误做法,他本人诊疗时也有过类似情形,"甚至在牙齿矫正过程中,一次可能需要拔除四颗"。关于李先生拔牙后窒息并需气管切开的事故,他表示自己从医十余年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术后后果。
李先生在涉事诊所的病历档案
黄医生查看了李先生的病历资料,指出通常情况下,人们依靠鼻孔和嘴巴来呼吸,只有在呼吸道严重受阻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气管切开手术。黄医生强调,李先生拔除的38号和48号牙齿位置靠近咽喉,该区域分布有扁桃体和淋巴结,一旦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形成的血块可能会压迫气管,从而引发呼吸道不畅。他提到,当时李先生必须借助气管切开进行紧急处理,这表明拔牙后的反应非常剧烈,导致鼻子和嘴巴都无法顺畅呼吸。
黄医生同时指出,并非所有拔牙者都会遭遇剧烈的炎症状况,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拔牙之后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些人甚至不会产生任何不适。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依据患者红肿发热的程度来做出判断。黄医生指出,如果李先生觉得拔牙导致他承受了严重后果,能够申请权威评估来明确责任归属。
四川一位司法鉴定所的负责人王女士提出,等李先生状况好转,可以申请医疗过失的评定,同时申请民事赔偿。申请评定有三种方式,包括由法院委托、由医调委委托以及双方共同委托。至于诊所有没有责任,必须等评定结束后才能确定。李先生的妻子透露,他们已经封存了病历,并且已经准备好提起诉讼。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摄影报道
编辑张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