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0月12日讯(YMG记者 盖鹏)国庆期间高速公路免费及部分景区降价,两方面的刺激下居民出行热情空前高涨,包括烟台在内的许多旅游城市都出现了自驾游火热现象,成为旅游消费主力阵容。
与传统旅行社的组团游产品相比,自驾游以其自由、舒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的青睐,在自驾游浪潮冲击下,旅行社客源骤减,旅客、旅行社与景区三方矛盾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传统的旅游业经营模式受到挑战,新的经营模式正在孕育,传统旅行社纷纷期待着能在自驾游市场分得一杯羹。
不少自驾游客对旅行社“不感冒”
家住芝罘区的蒋女士每逢节假日都会自己开车带家人到烟台周边景区和外地游玩。“我挺喜欢这种形式,自驾游会有更多自由的空间。”蒋女士介绍说,从孩子3岁起,全家就开始了自驾旅程。已走过国内多座城市,最远曾到过贵州、包头。“自己能搞定的事情,额外跟旅行社联系,嫌麻烦。”蒋女士说,一些游客之所以选择跳过旅行社,自己规划线路,安排旅程,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信息越来越透明,游客自己就可以搞定;另一方面则是出于追求自由、个性化的目的,跟着旅行社太拘束了。
“我们今年接待的自驾游客占到了接待人数的90%左右,几年前可到不了这个数。”昆嵛山保护区旅游局工作人员唐晓娟说,“我们接待的自驾游客以散客的形式居多,很少有旅行社组织的自驾游团队,因为无法估计散客人数,这在无形中给景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以散客为主的自驾游的增多,改变了过去传统组团游中景区与旅行社“一对一”的运作模式,“大批自驾游客抛开旅行社,以散客的形式到来,为保证服务质量,景区必须要聘用更多的工作人员,运营成本明显增加;同时,人多分散,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原先有旅行社可以帮助景区分担一部分职责,但现在统统需要景区直接与游客进行沟通,景区接待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旅行社往年五六辆大巴今年只有3辆
说起今年的旅游行情,记者采访的多家旅行社中,不少表示“惨不忍睹”。烟台一旅行社经理王东表示,如今的旅行社价格战,已经完全没有了竞争力,“现在旅行社的竞争,已经过了靠价格拿市场的年代了,同样是景区的门票,你能卖100元我就卖95元,但是再低也是有个底线的,价格战背后带来的就是服务缩水,谁都不是赢家。”
位于桃花街的一家旅行社经理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不是赚钱不赚钱的问题,而是直接没有客源的问题,往年十一期间也能发五六辆大巴车,今年只有3辆,而且还不满员。”
在十一期间,刘经理所在旅行社最多的游客大都是南方来的散客,“并且这些散客不是冲着我们来的,而是在网上预订的酒店、景区门票什么的,酒店失约,景区不认了,这才找到我们这些旅行社,十一期间接了6批这样的散客。”刘经理表示,“现在市场不断缩水,选择自驾游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旅行社内部再搞价格战,大家只能一块守着越来越小的蛋糕饿死,今年旅行社的惨淡有可能明年还会重现,甚至更惨。”
旅行社“示好”自驾游客
据市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自驾游客明显增多,目前自驾游客已经占到了接待人数的一半。自驾游散客化比较普遍,旅行社组织的自驾团队游数量较少,针对自驾游市场,旅行社的参与必不可少。
“自驾出游是大势所趋,从去年开始,特别是今年,自驾游客增长呈井喷之势,”王东说烟台旅行社旅游线路报价,旅行社一直都在积极参与自驾游市场,向自驾游客提供服务,但是整体规模比较小。“考虑到游客个人收入和交通安全等因素,旅行社在自驾游市场开拓这一块,浅尝辄止。但是随着自驾游市场的扩大,也引起了旅行社的深思,如果再不转变,很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为了占领市场,有些旅行社开始主动尝试新模式,“示好”自驾游客。
“目前,旅行社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探索出一条适合旅行社操作的自驾游模式,找到自己在自驾游市场的价值,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旅行社组织的自驾游之中。”一位旅行社经理彭静如此认为。“自由行”“自驾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对于传统的旅行社组团模式带来不小的冲击。不过,各大旅行社也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诉求,推出了与这些自助游相关的服务项目,“量身定做”的服务方式成为假期不少游客的选择。
“很多公司和个人组织的自驾游,一部分车辆需要我们去联系租赁。我们也经常接到一些公司和团体的来电,为他们量身定做出行计划。”彭静说,“经过沟通后,根据他们的需要订好住宿和车辆烟台旅行社旅游线路报价,具体游玩时间由游客自行支配。这样游客玩得开心,我们也能从中获益。”尽管这对旅行社的短线旅游团有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自驾游和自由行的“量身定做”式服务很受欢迎。
刺激旅行社开发深度旅游新线路
除了在自驾游市场上投入精力外,旅行社还在传统旅行线路产品上加以改进,抢占旅游行业市场。
新鲜度是旅游的“产品属性”,新线路的开发和深度挖掘是各大旅行社的首选。从事旅游工作20多年的王东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在他看来,尽管面临自驾游的冲击,但这正是需要旅行社集体“亮剑”、展现专业价值的时候,也是新线路“出击”的时候。
同时,创新还体现在“深度游”,即从传统的“一线多点”转变成“一点深作”,将游客最感兴趣的景点作为主题。彭静表示,“按照传统的思路,长线游的其中一站可能只有半天的游玩时间,走马观花,如今可以尝试多做深度游,做单体景区,将景区周边作为延伸景观,把游客最想去的地方‘玩透’了。”
除此之外,各旅行社也打出“亲情”和“互动”牌,在特色游上做文章,比如采摘游、亲子游,为老年人专门组织的“夕阳红之旅”等,也成为各旅行社推出的亮点。“我们前几天在潍坊还专门考察了有没有适合温泉、采摘、观景都能兼顾的景区”北马路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王女士告诉记者。王东也表示,“在常规线路中加入概念性的东西,比如在游览一个城市时突出博物馆、游乐园等游客感兴趣的景点,也是非常好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