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不仅仅是天气热。 前不久端午假期期间,山东各地消费市场异常火爆。 出行繁忙,商场热闹,烧烤盛行,景区里的人们也跟着人群……
这是烟台2023年山东夏季消费季启动后的第一个小长假,拉开了一整个夏天的消费狂欢。 未来,山东将继续深化“畅享山东消费年”,开展秋冬主题活动,激发更大消费潜力。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努力发展经济、促进消费。 一向“默默做大事”的山东,在此事上一反常态地高调。 频频在人民日报、央视等国家级平台宣传“好客”。 “山东好产品山东”利用全国两会、2023年“港澳山东周”等契机,宣传山东好产品、美景、美食。 它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力拉动消费,最大限度激发消费新活力。
当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迈进时,往往会在形式、路径、力度等方面出现差异。那么端午烟台海鲜,山东和烟台此次促进消费表现如何? 淄博烧烤、迷笛音乐节等消费“热点”频频出现意味着什么? 一年路程已过半,下半年如何跑好接力赛? 值得深思。
一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当前,中国正在全力以赴,为经济而战。 扩大消费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扩大内需被提到新的战略高度。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着力扩大内需,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 商务部还将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
烟台市朝阳街。 YMG全媒体记者 邱敏 摄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因疫情“封城”三年后,积压的消费需求急需释放。
可以说,促进消费不仅是一个宏伟的国家命题,也是对当前现实需要的回应。
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消费大省。 在当前的“消费大战”中,它的手笔也毫不逊色。
年初,山东围绕“不敢消费、不愿意消费、不方便消费”问题,提出继续深化“享受山东消费年”。 全年将按照“1+4+N”的总体结构,以春夏秋为总体结构。 全年开展冬季四季主题活动,开展十大促消费专项行动,省市联合举办200余场主题促销活动。
主动出击,激发了更大的消费潜力,激活了更大的市场空间:1-5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6%,比1-4月加快0.9个百分点。
在刚刚发布的《京东618山东消费趋势》中,山东购买力位列全国第五,充分印证了山东人的消费能力。
2023山东省夏季消费季日前在烟台启动。 各区、市均设有分会场,区、市两级联动。 端午假期期间,朝阳街客流量达12万人次,同比增长197%; 全市旅客流量8.22万人次,同比增长165%; 烟台滨海广场“总店科技文化创意”和“千饺·海鲜烧烤”自6月15日以来,消费展区日均客流量达3万人次。
餐饮消费蓬勃发展。 端午节期间,不夜城烟台海鲜美食城日均客流量达4万人次,日均成交额超过350万人次。 各种民用餐饮销售红火,一房难求; 重点餐饮企业结合端午节、夏季养生、团圆饭等主题,提前推出节日消费套餐,样本企业实现销售额425.6万元,同比增长29%。
愿意消费、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在一系列政策和活动的支撑下,山东消费异常火爆、令人耳目一新。
二
要增强表面效果,请单击“出圈”。 今年以来,山东消费可谓频频出现“爆发点”。
最受欢迎的是淄博烧烤。 直到现在,仍有源源不断的学生和游客来淄博烧烤。 淄博烧烤已成为独特的城市美食新IP,并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复苏。 据统计,仅一季度,淄博就接待游客11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39.2%。
俯瞰淄博烧烤大院。新华社记者 朱政 摄
烟台黄渤迷笛音乐节无疑是山东又一拉动消费的现象级盛会。 短短三天时间,10万名“笛迷”齐聚烟台郁金香广场,自由放歌、放飞自我,点燃了全城的“狂欢”。 在迷笛音乐节的带动下,4月29日至5月1日端午烟台海鲜,仅烟台黄渤海新区就接待游客约34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约15亿元。
济南超然大厦也成为了新的“网红”,90后、00后成为打卡主力军。每天晚上华灯初上时,人们举起手机记录“心动” -重击”的时刻。 受益于此,“江北”一楼“超然大厦”IP文创产品也上市。 冰淇淋、折扇、书签、帆布袋、冰箱贴等一应俱全。 只有超然楼文创冰淇淋有两种口味和三种口味。
还有泰安东平的宋代夜市,威海的欧乐坊、寒乐坊等夜市。 在这些烟火般的场景中,人们观看表演、参观展览、品尝美食,用最踏实、最舒缓的方式体验一座城市。 温暖的基调。
从日益精彩的夜经济到遍地开花的音乐节,从美食到美景,山东在拉动消费方面不断补短板、强化优势。 真诚的准备、周到的服务、充实的内容,山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新的消费点。
当然,从来没有“一夜成名”的事。 每一个“出圈”的背后,都有很多人在努力。 只有接地气,才能走红,才有今天的积累。
三
如今已过半,正式进入夏季消费旺季。 上半年山东消费表现良好,勘探、销售火爆。 这给我们下半年继续跑好带来什么启示?
端午节,烟台大悦城。 YMG全媒体记者 曲彩云 摄
首先,要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精细化水平。 以淄博烧烤为例,如果没有政府创新推出的一系列人性化公共服务和相关配套设施,单纯依靠烧烤经营者很难形成现在的局面。 消费市场越大、场景越多,人流量就会越大。 只有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完善服务,特别是及时提供“人情味”的服务和管理措施,游客才能玩得开心、吃得开心。 玩得开心。
其次,要善于利用短视频、社交媒体等传播方式精准吸引客户。 无论是淄博烧烤、迷笛音乐节,还是济南超级燃屋,它们的快速“出圈”在于,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传播渠道,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并从而吸引了大家现场打卡。 这启示我们,在消费促进活动中,要善于抓住亮点,巧妙运用现代传播和操作手段,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形成传播热点,实现现象级传播,最终成为“热点“”。
把“初客”变成“回头客”,最终还是靠内容的吸引力和城市的核心。 无论是音乐节还是夜经济,其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吃喝玩乐”。 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带来更高品质、更有文化内涵的新生活方式。 因此,要摆脱短期“爆款”带来的“流量”,尽力挖掘城市的文化底蕴,找到城市的情感价值,让人们对城市产生共情。 只有这样,才能“来过就不想走”。 。
消费链接生产、流通、分配等关键环节。 当消费旺盛时,经济周期才能顺畅。 促进消费,山东这次下大力气。 我们相信,随着更多政策的落地和活动的开展,山东的消费将会变得更加有趣,未来的山东将会变得更好、更有魅力。
YMG全媒体记者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