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24日,烟台海域发生特大海难。 一艘名为“大顺”号的滚装船沉入海底。 海面上倾盆大雨,惊涛骇浪。 救援队多次尝试营救该船。 救援还遥遥无期。
最终,312名乘客中仅剩22人生还。 其中,唯一的女性幸存者,事发后坐在病床上,眼神空洞。 不久前发生的一幕幕在她脑海中永远无法忘记。
经历生死的绝望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她很庆幸自己能活下来,但船上那些明知死亡即将到来却又无助的面孔却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里。 不能忘记。
女孩名叫董英,事故发生时年仅26岁。 发生海难时船上发生了什么,因为不会游泳的她是如何逃生的? 让我们走进东瑛的回忆吧……
临时更改船票
1999年11月24日,26岁的董英和好朋友谢芳一起来烟台游玩。 两人都在青岛工作,好不容易放假了,就想到一起去旅行。 于是,董英和谢芳买了两张12点30分从烟台开往大连的船票。 烟台当天天气多云。 吃完午饭,两人在船开航前一小时去银行取钱。 祝你在大连过得愉快。
取完钱后,两人坐上出租车前往港口,可刚上车,天就下起了大雨。 这时,出租车司机说道:“雨下得很大,你们两个得坐船了。” 啊,这样的天气,船根本就不能航行啊。”
听司机大哥这么说,谢芳也很担心,但董英却很好玩; “票我已经买好了,如果暂停服务的话,换一张票就可以了,没关系,师傅,我们先走吧。” 两人抵达港口。
果然,当两人到达港口,拿着船票走到问讯处时,却被告知,由于下大雨,基本上所有的船都停航了。 如果必须坐船的话,只有一艘名为“大顺”的滚装船可以改订。
滚装船与普通客船不同。 滚装船是使用货车运载货物的特种船舶。 船体比较大而且很重。 与普通船舶相比,它在海上行驶时不会移动。 容易受到风浪的影响。
听说还有船可坐,董英二人立即改签了“大顺”号。
虽然天上下着大雨,但是海面上却没有任何波涛,所以在东瑛看来,这场雨应该不会影响他们的行程。 大船是下午一点出发的,董英和谢芳是十二时三十分出发的。 跟随乘客到码头登船,董莹上船后到达三等舱B-15-12,而谢芳则在离她不远的三等舱B-15-15。
找到自己的铺位后,两个人奔波了一天,倒在各自的床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东瑛从剧烈的摇晃中醒了过来。 还没等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听到开门声。 外面警报响起,船上的乘务员赶紧跑过去告诉大家:“船下面着火了,大家赶紧到甲板上去。”
听到空姐的话,冬樱赶紧找到了解放烟台11·24特大海难,两人一起跑到了甲板上。 当他们来到甲板上时,董英发现船下用来稳定汽车的链条松动,导致汽车相撞。 火。
工作人员给大家分发了救生衣后,又返回灭火。 甲板上的人们惊慌失措、哭泣不止,不少人甚至打电话给家人留下最后的信息。
11月的天气非常寒冷。 大家都挤在甲板上取暖。 然而,由于船体不断颠簸,很多人根本就站不住了。 他们的头因头晕而淤青、流血,不少人因头晕而呕吐在甲板上。 。
惊慌之中,冬樱的身体很快就支撑不住了。 她脸色苍白,头晕恶心,但吐不出来。 这时,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人给了东瑛两粒晕船药。 董瑛的记忆尤为深刻。 看着身边哭泣的孩子和交出遗嘱的人们,董英心里很难过。 她非常关心她的父母和两个弟弟。 董英无法想象,如果她被杀,这个家庭将会有多么悲伤。
火势越来越猛烈,仿佛无论如何都无法扑灭,海上的风势也不断加大。 到晚上十点的时候,因为外面太冷了,甲板上的人大部分都回到了船舱内的通道里。
大家都聚集在走廊或者拐角处。 船严重倾斜。 很多人都在问怎么办,但船员们表示已经向公司汇报了,很快就会有船过来拖走。
没过多久,几艘船就抵达了海上,这让大家看到了生还的希望。 几艘船试图靠近“大顺”号,可惜海上风太大,船只根本进不去。 来到船体上,几圈后就离开了。
看着救援船缓缓驶走,船上的乘客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死亡。 他们脸上的表情复杂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砰、砰”的声音响起,可能是车子油箱爆炸了。 声音慢慢地让小船向右倾斜,剧烈地倾斜,以至于没有人能够站立。
灾难
海水慢慢地注入船里。 当危险来临的时候,董英大声喊谢芳的名字,但仍然没有任何反应。 机舱内的几名男子用力砸碎了机舱玻璃,打破玻璃后试图逃跑。 这时,一个年轻人跑到了船尾。 一名抱着孩子的妇女抓住了小伙子的衣服,跪下哀求小伙子带孩子出去。 但此时,年轻人已经无法自救了。 他没有带走孩子,女人将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看着年轻人绝望地离开。
“流行音乐!” 机舱里的灯突然灭了。 有的人没有坚持住,就被海水吞没了。 海浪不断地冲击着船舱。 轰的一声,船舱玻璃被海浪震碎,东瑛瞬间被冲了出去。 船。
董莹被冲入大海后,在海中漂流。 她不会游泳,但看过海上自救的报道,明白越是挣扎,失去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她尽量放松身体,把头摆正。 。 头露出水面。
没过多久,董英突然看到了一个救生筏。 这时,救生筏上的男子向东鹰伸出了手。 董英拼命地想爬上去烟台11·24特大海难,但几次都失败了。 就在这时,海上的东影和救生筏再次被冲走了,幸运的是,这一次东影被冲到了另一艘救生筏的旁边。
董英绝望地向救生筏上的男子喊道:“兄弟,救救我,救救我。” 这一次,冬莺在男人的搀扶下,拼尽全力爬了上去。 冬樱爬上去后,又漂浮在海面上。 一个人过来了,他们齐心协力将那个人救了出来。 很快,橡胶救生筏上就坐了五个人。
沉船事故发生后,海军舰艇和民间救援队赶赴救援落水人员。 由于海浪太大,船只无法靠近救生筏。 救援人员只能用绳子将泳圈绑起来扔进海里。 很快,救生艇上的三名年轻人都成功登船并被救起,救生筏上只剩下董英和一个叫金的哥哥。
可就在董英准备抓住救生圈的时候,一股巨浪突然袭来。 这一波直接将东鹰和救生筏冲出了数十米远,金哥也因为波浪被冲入海中。 再也没有动静了。 为了不被冲入大海,董英用绳子将自己和救生筏紧紧绑住。
现在这五个人的救生筏上就只剩下董英了。 看着海面上渐渐漂浮的尸体,董英默默流下了眼泪。 她知道,这些人大多是从船上逃出来的,但因为没有及时救援,而被冻死在海里。
这一刻,东瑛也愣住了。 在波涛汹涌的深海严寒冬日里,董英感受不到生活的希望。 她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 这个时候,董瑛甚至想到了。 放弃生命。
不知在海上漂浮了多久的冬樱,突然绝望地回过神来。 她发现自己的救生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逐渐靠近岸边。 就在这时,她看到远处的海滩上站着一个男人。 独自一人的董英瞬间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她用尽全身的力气,向岸边大喊。
终于,岸上的人听到了董英的哭声。 他立即跳入海中,向东瑛游去。 然而,董英却被紧紧地绑在救生艇上,动弹不得。 这时,男子意识到了冬樱的难处,立即向她游了过去。 返回岸边并寻求帮助。
董英被救上岸的那一刻就晕倒了,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医院的,也不知道经过救治是怎么醒过来的。
冬樱醒来后,感觉头晕目眩,仿佛做了一场漫长的噩梦,但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注意自己身上的“大顺”。 当她看到船上共有312名乘客的消息,再加上自己仅有22人活着、5人失踪的消息时,她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经历了生死危机后,东瑛心有余悸。
如果不是她有幸被拉上救生筏,再有幸漂到浅水区被渔民救起,她最终会被埋在冰冷的海底。
事故原因及处理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这起重大沉船事故进行了分析。 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大顺”轮在恶劣天气下没有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未对车辆和货物绑扎设备进行检查。 而且没有加固绳索,所以当船左右摇摆时,车辆相撞,车内汽油泄漏,引发火灾。
此外,“大顺”轮船长操作失误,燕达公司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救援手段落后,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当“大顺”轮船长调整航向时,该船正乘风破浪,船体出现大角度横摇。
由于船载车辆紧固不良,发生碰撞,引发火灾、船舶、飞机故障。 当灾难即将袭来时,船长没有宣布弃船,也没有把船舱里的人叫到甲板上。 船翻了,大部分人被困在船舱里。 获救的22人在翻船时全部在甲板上被抛入海中,被救援船和岸上的人救起。
经查,烟台公司此前曾发生多起混车、绑扎不良事件,引发一系列安全隐患。 烟台灾难前40天,同公司同型船舶“盛鹭”号在大连附近海域倾覆,但事故发生后,烟达公司从未关注安全问题。在他们面前,利益大于安全,于是海难又发生了,而且更加严重了。”
因此,烟台公司等相关部门在“烟台11.24特海难”事故中负有重要责任。 因此,相关责任人将受到严肃处理。 燕达汽车轮渡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副总经理于传龙等4名责任人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时任山东省省长李春亭、交通运输部部长黄振东等13名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受到相应纪律处分。
由于多次安全疏忽,290人被埋在海底。 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 但我们应该牢记这些血淋淋的教训,未雨绸缪。
直到今天,那些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幸存者,每年的这一天,仍然会带着一束百合轻轻地放在海岸上,然后默默地凝视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海,满怀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