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勉励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敢担当。时代的使命。 同时,他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利影响,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热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
对于兰州大学7000多名毕业生来说,2020年的求职季同样艰难。 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学校鼓励他们抓住机遇,乘风破浪。 同时,还通过“一院一策”、“终身一策”、就业工作流动巡查、离校不脱岗等方式,全力促进毕业生就业。 帮扶工作,推动形成分工协作、协同推进、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全力保障毕业生就业。
庚子年的开始与以往有些不同。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打乱了包括毕业生在内的很多人的生活节奏。 从考研复试推迟、招聘会线上举办,到入学时间推迟、企业招聘需求一再下降,无数学子原本的计划不得不搁置。 今年,874万大学毕业生结束学业,要么找工作,要么继续深造。 这个庞大的群体包括数千名兰州大学2020届毕业生。
六月,既是告别,又是重生。 在这段注定终生难忘的毕业和求职时期,他们找到了自己梦想的工作吗? 你经历过什么样的风风雨雨? 陪伴他们四年的老师和母校是如何陪伴他们走完最后的路程的?
兰州大学人求职笔记,听听兰州大学学子的职业之路。
01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方位关怀让毕业生有安全感
2月20日17时,中山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通道正式开通。 这时,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本科生丁翔屏住了呼吸,输入了准考证号码。 几秒后,分数在她眼前闪过。 丁翔的初试成绩是351分,而去年中山大学复试成绩是350分。 她只比去年的成绩高了一分。 “当时我对自己的初试成绩没有信心,但因为对中山大学的向往,不想接受调整后,就已经有了打二战的想法。”这时,学院辅导员常玉慧联系上了她。常玉慧清楚地记得,每一个考研的毕业生,在成绩出来的那天,她都会立即联系定翔,得知成绩后期间,常昱辉耐心地与她聊天,帮她分析进入复试的可能性,在沟通的过程中,常昱辉理解了她做好两手准备的想法,在随后的工作中,常昱辉经常推荐向她提供各种招聘信息,结合工作地区、薪资、职业发展趋势等具体情况,帮助定香联系已经在意向单位工作的高年级同学,帮助她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事实上,不仅是辅导员常宇辉,班主任、专业老师、学术团队的其他老师都为丁翔提供了帮助。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以来学生人数较少,学生们常戏称它为“小院”。 今年学院共有毕业生89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6人,硕士毕业生42人,博士毕业生11人。 小小的基地缓解了学院工作的一些压力,但也让常宇辉等人对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学院本科毕业生相对较少,工作量也比其他学院小。但如果你不能以少数人的力量做好工作,那你就不应该做。” 36名本科毕业生,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说,一对一匹配专业老师就足够了,所以学院为每个本科生配备了一名导师,加上学院、学术团队、班主任、学生(家长)五合一的工作配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360°全方位的照顾。 正因为如此,在第一次测试的结果出来之后,丁翔一整天都没有惊慌失措。 相反,她在几位老师的帮助下很快调整了心态,做了两件事准备。
谈起学院给予的帮助,她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些老师,感谢这所“小学院”。 “其实从我大三开始,辅导员们就已经开始了解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意向。在我做出考研决定之前,在我做出考研决定之后,我的班主任蒋海蛟老师,一直关心我的考研进程,给了我很多精神鼓励,成绩出炉后不久宋涛老师也联系了我,她分析了我前几年的就业情况,“二战”,优缺点向我介绍了科研助理、第二学位、双学位等政策信息,并建议我通过第二学位继续学习。”
定翔按照老师的建议,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复试。 “我在常老师推荐的一个公众号上看到了北投集团的招聘广告,北投在我家乡发展得很好,职位要求和我以前的一样。” “学生工作和实习经历比较吻合,所以我提交了简历,顺利进入面试。”由于当时疫情还比较严重,公司进行了视频面试。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常宇辉帮助丁翔修改简历并指导她掌握一些面试技巧,丁香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公司当即表示希望与她签约,在签约前,丁香特意表示希望到北投继续深造小组:“如果我能考上中山大学,我就去上学。 “如果我不进去,我就直接找工作。”这种情况也得到了北投集团的理解和理解,我同意了,并在两天后成功收到了offer。
最终,在学院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丁香顺利进入复试,凭借优异的表现成功“逆袭”,考入中山大学。 “虽然最终没有就业,但这次求职经历让我感受到……学院给了我一种安全感,非常感谢学院就业指导老师的帮助。”经历也让我更加清楚,研究生期间一定不能懈怠,一定要精力充沛、努力拼搏,提高对自己综合能力的认识。
0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帮助学生就业不仅仅是为了就业率
“我们学院长期与计算机、信息领域的280多家企业有过接触,基本上我们学院的老师都和这个行业比较好的企业进行过交流。去年秋招的时候,安硕的高层领导来了“亲自来我们学院洽谈深度合作。就在前几天,他们的董事长也来到了榆中,和我们的老师谈了很多就业合作的事情。” 谈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院就业助理孙宇浩显得尤为自豪。
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就业工作者。 由学生组成的就业助理队伍已成为他们就业工作的一大特色。 作为学院就业助理团队的一员,孙宇浩为很多同学提供就业信息。 即将毕业的他,通过这份就业信息和自己的努力,先后获得了华为(消费者管理培训生)、美的(电商运营)、小米游戏(用户运营)、苏宁易购(零售1200管理)的职位。培训),海康威视收到石狮(客户经理)、徐工集团(电商运营)、美的物业(运营管理)等共7个单位的offer后,最终选择加入华为。
“学院就业助理团队由8名学生组成,主要负责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除助理团队外,每个毕业班还有一名就业联络员,负责转发就业信息和相关通知。临近期间毕业季,我们协助学院举办了兰州大学首届信息人才双向招聘会、组织创业者校园讲座、学生成长系列讲座等。 孙宇豪觉得,有了这样的团队,同学们更了解学院为大家协调的就业资源和渠道,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短短半年时间,就业助理团队已在学院各就业群发布招聘信息1000余条。 在孙宇豪看来,学院为他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些简单明了的就业信息,还可以让大家通过阅读这些信息掌握大量的信息,掌握市场的现状,“我们发布了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招聘信息包括学校就业网站、求职APP、企业官网和公众号等。对于招聘信息,我们会提前进行核查和筛选,确保信息真实性,避免网上签证诈骗。”
作为一所专业特色较强的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注重为学生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和平台。 近年来,学院就业团队经常外出调研,深入华为西部研究院、海尔集团等企业开拓和维护市场,与企业深入交流,探讨就业、学生培养等问题。其他事宜; 利用烟台威斯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甘肃分公司、阿里巴巴、华为等校友企业平台,拓展就业渠道,邀请企业到校园招聘,并通过就业助理向学生传达企业就业信息,积极帮助就业困难学生。
学院辅导员王琳对这些扩大就业资源的努力深有感触,“大家都知道今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企业都在减少招聘,但我们之前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包括那些已经毕业并工作了。 学生们也积极帮忙联系我们,所以我们成功地吸引了一些公司来学校招聘。 近六个月来,学院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30余场,基本实现了毕业生就业信息全覆盖。”
对于王林来说,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不在于就业率。 “我们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有一个好的去处烟台招聘电气工程师,这就是我们努力就业的目的。”
在大学里,很多学生选择考研,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的成绩往往并不理想。 他们一方面痴迷于考研,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有一些就业机会。 对于这个群体,王琳和她的就业团队会根据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 “很多老师会及时在学院群里发布就业和考研信息,为考研未通过、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同时,我们也会与这些学生私下聊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职业规划提供建议和指导。”
2015年毕业的王欣,多次在考研和就业中挣扎。 2019年,即将大四的他选择了考研,然后就专心复习。 但2019年的成绩并不理想。 考虑到各种因素,他选择了二战。 “王琳老师耐心地为我分析了二战和就业的利弊。得知我决定参战后,她还问了我想要的学校和专业,以及离开学校后做什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上是否需要什么帮助等等,帮我联系同校顺利考研的同学和我分享他们的经历,其实我知道有学院里还有很多学生在备战二战,想到王老师耐心地帮助大家,同学们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我真的很感动。”
时间一晃一年过去了,今年王欣还是没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他已经毕业一年了。 “考研成绩出来后,王老师及时联系我安慰我,帮助我调整心态,同时提醒我自己的第一选择。一份工作很重要,鼓励我要努力奋斗。”找工作。在问了我期望的工作地点和发展方向后,老师和我一起挑选合适的公司。由于当时疫情严重,找工作很困难,王老师一边安慰我,一边讲述我不要心急,一边收集整理就业信息。”
经过与老师多次讨论,王欣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雇主。这期间,王林时不时地给王欣打电话,询问王欣的简历投递情况和面试时间安排,并告诉他一些面试注意事项。 学院的就业助理还为王欣提供了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修改简历。
如今,王欣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虽然两次考研都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但这些日子他依然心存感激。
03 公共卫生学院:我想成为推动他们的人
“我们学院就像一个大家庭,比起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我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我很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情况,我不能也不会影响任何人。”我只是和他们面对面分析情况,帮助他们坚定自己的想法,成为推动他们的人。” 第一次见面,王粉雨显得有些尴尬。 尽管她已经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学生,但面对采访时,她还是一副害羞的学生的样子,“哦,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感觉我什么都没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接受采访。 ”
但一说起学生,王粉雨立刻就开口了,脸上的喜悦和自豪就像母亲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这个找工作烟台招聘电气工程师,那个实习了,还有几个已经毕业了。”已考入研究生院。” ,我刚刚和一个学生通电话讨论工作的事情……”
正如王芬宇所说,每个学生的经历都是不同的。 有的人正在努力学习,准备继续深造,有的人则不断地投递简历参加秋、春招聘。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多数2020届毕业生都会沿着既定的轨道和原计划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
然而,疫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也影响了公共卫生学院2020届毕业生李平的计划。 考研落榜、错过秋招、推迟春招……一系列的变化让李平有些着急。 “说实话,我有一段时间感觉有点迷茫,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2019年,大三的李平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考研。 他的目标是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可惜他错过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考试前,李平就下定决心,不再“打二战”。 现在考研没考好,又一心专注考研复习,错过了秋招。 李平一时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在迷茫的日子里,王芬宇时不时的“骚扰”帮助李平找到了方向。 “那段时间,王书记总是约我去她办公室聊天,问我要不要选择‘二战’。得知我没有这个意愿后,他们推荐了上海、兰州、酒泉的疾控中心。” 、嘉峪关等地给我选了,最后我选择了中核404。” 李平的老家在云南,气候湿润,风景优美,而中核404就在甘肃嘉峪关,王奋宇恐怕舍不得离开。 家太远了,让他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经过与父母商量,李平毅然提交了简历,最终通过面试,成功加入中核404有限公司,“我在西北感受到了爱和成长,所以我真诚地希望留在西北”这片土地。”
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公共卫生学院不仅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还从学生的需求、兴趣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努力把学生推出去。 学院教师经常在微信群中发布招聘启事,学院也会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就业单位,为毕业生获取更多的空缺职位。 作为学院就业工作的负责人,王芬玉不仅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还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于准备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王奋宇会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他们理性分析、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当结果公布时,他强调需要根据结果做出适当的选择。 学生是应该“奋斗”,还是选择调整,也会给出可行的建议。 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王芬玉会了解每个学生在职位、单位环境、待遇等方面的需求,并根据这些条件为每个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位。 此外,学院还鼓励毕业生多参加招聘会,“货比三家”,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目前,学院已组织四场专场招聘会,并积极联系相关单位,与中核404有限公司、北京朝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帮助学生获得实习甚至就业机会。
04 口腔医学院:帮助毕业生找到最佳选择
“我们只是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每年谈及口腔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时,黄艳辅导员总是强调这句话。
今年2月份,当很多人还在家隔离的时候,口腔医学院已经开始为毕业生安排就业。 学院领导、老师通过电话、微信通话、QQ通话等方式与学生联系,一一了解每个学生的考研情况和就业意向。 “三月之前,我们在家工作。 学院担心今年的疫情影响春招期间,我们提前和孩子们进行了沟通。”作为本科毕业生辅导员,黄艳一直关注着学生们的学业和就业进展。
五年级的寒假对于来自黑龙江的宋雪来说尤为特别。 春运期间,兰州开往东北地区的列车繁忙。 宋雪因为没有买火车票,放假期间只能留在学校。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被困在宿舍里。 复习专业课、准备复试,“独居”的几个月匆匆而过。 年初,考研成绩公布,宋雪却没有上线。 黄艳详细询问、了解宋雪的情况,并为她提供建议和指导。 在老师的帮助下,宋雪结合家人的意见,决定边打工边“打二战”。
在各种招聘中,西安外交学院的助教工作成为宋雪最喜欢的职业。 工作地点理想,工作时间轻松,专业相应,单位支持考研。 这些条件让宋雪非常渴望得到这份工作。 然而,由于疫情的原因,西安外交学院推迟了面试时间,这让宋雪感到有些着急。 得知此事后,黄艳和学院就业联络员王梦瑶立即联系了西安外交学院。 经过沟通,宋雪如期参加了外交学院的线上面试,最终如期通过并签订了合同。 “我本来担心找不到工作,但从面试到签订就业协议的过程中,学院的丁少春书记、王梦瑶老师、黄艳老师都积极努力地帮我沟通。西安外交学院的学长们也解答了我所有的疑问,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老师们的关怀帮助宋雪逐渐摆脱了考研失败的焦虑,回到了生活的正轨。 参加完毕业典礼后,她将前往西安开始新的生活。
除了成功就业的学生外,口腔学院还尽力为那些致力于“二战”、专心考研的学生提供帮助。 兰州大学口腔医院是口腔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与学校实行“院院合一”管理体制。 学院依托得天独厚的教学和就业资源,尽力为学生提供“自下而上”的场所。
郭浩也是口腔医学院2020级本科毕业生。 考研失利后,她坚定地选择了《二战》。 新学期返校后,黄燕多次与郭浩沟通,为她未来的计划提出建议。 了解郭浩的需求后,黄艳多方协调,帮助郭浩与兰州大学口腔医院签订了“临时聘用协议”。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医院采取了灵活的工作安排,安排郭浩于7月开始工作。 “从7月到12月考研结束,我们每周工作两天,具体是哪两天?” 我们可以和调度老师协商再做决定。”
在决定发动二战之初,郭浩也曾为如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而苦恼。 “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学领域,必须取得医师资格证书,这是决定医生是否具备行医资格最重要的标准。但申请的前提条件是,考生必须有长达1年的试用期。”在符合申请类别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一年,或者累计试用期(含多个机构)须为一年。 为了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学院也采取了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不仅考虑为她提供医院的工作,还为她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面对如此周到的安排,郭浩不禁为学院点赞:“这些人性化的政策,还有与固定医院保持联系帮助我们找工作等措施,都是因为学院和老师站在我们这边。”并在各个方面考虑我们的结果。”
“我们口腔医学院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在很多单位都很受欢迎,他们并不缺工作,只是在寻找最好的选择。” 作为学院的就业联络员,王梦瑶并不太担心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更愿意为学生提供最好的选择,帮助他们走向最适合自己的平台。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 “学院帮助学生成才,学生是学院充满潜力的校友资源,未来将回馈学院。学院将继续促进大三学生就业。”
3月27日,口腔医学院举办专场线上招聘会,邀请长期合作单位、校友单位进行宣讲。 会后,黄艳建立了单位招聘微信联络群,为同学们提供与各单位更深入的沟通。 目前,已有8名学生通过本次招聘会与就业单位达成意向并签订就业协议。
掌握学生的详细信息和未来规划,根据学生的籍贯、就业意向和首选职位推荐相应单位,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就业问题……就业是一件极其复杂复杂的事情,但在黄艳看来,这是一份例行公事,“我们只是做每年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