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烟台片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溢出效应正在显现

admin

大众网记者王亮通讯员刘建斌崔玉杰烟台报道

12月14日,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自贸区国际人才港)成立三周年。

它被称为“花园”,主体是建筑,但却成为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制高点。 它的名字叫“港”,已成为人力资源的蓄水池、人才流动的停靠港。 三年前,这栋大楼还是空的; 三年后,已有40多家企业入驻,年税收超亿元,并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工业园区称号。

它一定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带着疑问,“观音台”进行了现场调研。

获得正确的投资

人是第一资源。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门类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贸区烟台片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位于黄渤海新区,是全国首个以自由贸易命名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2017年开工建设,2020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总面积6万平方米。 短短三年时间,工业园区楼宇里已挤满了企业,溢出效应正在显现。

烟台 人力资源培训机构_烟台人力资源指定培训机构_烟台培训人力机构资源管理办法

产业园在招商过程中,注重结合新区和烟台产业需求,着力发挥自贸区开放优势,注重差异化、国际化、开放理念。

烟台培训人力机构资源管理办法_烟台 人力资源培训机构_烟台人力资源指定培训机构

对接行业龙头企业,邀请在新区有业务的企业开设分公司; 对暂时无法满足条件的,探索“灵活引进”,免费提供办公工作站,介绍其高端服务和先进理念。 同时,引导和支持本土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 他们不仅扎根烟台,还将积极走出去,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开设分支机构。 目前,园区已吸引央企中植人力资源、行业龙头企业红海人力资源、和君咨询、山东省首家韩资人力资源企业博山等40余家知名机构入驻。公司,以及许多本地成长的公司。 腾讯、达能、大华、美国运通等

这些“入园”、“进港”的企业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其业务既交叉互补又差异化,涵盖人才招聘、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咨询、猎头、教育培训、互联网技术等人力资源全领域。 产业链。 同时,还吸纳法律、金融、教育、协会商会等上下游机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链条。 截至2022年底,产业园累计实现收入50亿元,上缴税金1.7亿元,帮助超过40万人实现就业流动,服务用人单位3700多家,形成了双创的生动局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

烟台人力资源指定培训机构_烟台培训人力机构资源管理办法_烟台 人力资源培训机构

好服务

谈到园区服务,中腾人力资源CEO王腾深受感动:“园区为我们入驻企业提供了真正的服务员式服务。”

给王腾印象最深的是,在兑现扶持资金时,黄渤海新区和工业园区人社局力求快速、简单,从不拖沓,展现了良好的政务服务形象和企业形象。环境。

新区围绕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出台14项优质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三年来,累计发放财政扶持资金1500万元,不少企业得到了政府真正的资金和真诚的支持。

烟台 人力资源培训机构_烟台人力资源指定培训机构_烟台培训人力机构资源管理办法

烟台 人力资源培训机构_烟台人力资源指定培训机构_烟台培训人力机构资源管理办法

对于入驻企业,产业园实行“1+N”全周期跟踪服务体系,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需求。

大华人力资源总经理吴晓祥对园区提供的服务给予高度评价。 他总结了园区为企业服务提供的四大“礼物”:一是政策,二是服务,三是业务,四是技能。 吴晓翔单独解释说,赠品政策体现在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实现和落实上。 服务交付注重细节,服务保障让入驻企业感到舒心、暖心。 业务交接是指通过一系列供需对接会,在用人企业与入驻企业之间搭建业务桥梁; 组织和参加展览、论坛等活动,促进企业与国外同行的交流; 组织园区企业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烟台 人力资源培训机构,这些措施给入园企业带来了很大帮助。 赠送技能,是指园区通过组织郊游、内部公益班等方式,促进员工知识和服务技能的提升,非常有效。

优化生态

仅仅依靠优惠政策和热情服务显然是不够的。 所有来烟台、进园区的企业都想赚钱。 关键在于有没有好的机会和好的配套产业。

生态是关键。

黄渤海新区以经济为基础,是烟台的经济龙头,拥有众多发展机遇。 工业企业3000多家,产业基础雄厚烟台 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创造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市场。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与新区本地企业的互认才不到20年的时间。 从最早帮助富士康、LG等企业招工,到后来的劳务派遣、产线外包; 从高端人才招聘到HR战略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对行业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并与其他行业相互嵌入。 越来越近了。

达能人力资源总经理徐家军回忆,2005年之前,很多企业并不知道什么是人力资源服务。 他们有自己的人力资源部门,为什么还要和外面的公司合作呢? 后来,一些用工量大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服务的重要性。

烟台 人力资源培训机构_烟台培训人力机构资源管理办法_烟台人力资源指定培训机构

当今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业务覆盖面非常广泛。 生产线外包、岗位外包、中高端人才招聘、企业管理咨询等人力资源服务业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和使用。 在这些专业人力资源机构的帮助下,企业主体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主业,成本更加可控,风险降低。

新区发达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与人力资源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共赢关系。

达能人力资源有一个业务部门叫焊接技术外包,专门承接一些公司的焊接工艺。 达能的人才团队更专业,用得更快; 而甲方则不用再担心员工培训、淡季人员安置等问题,而是可以专注于更关键的核心业务、科研、营销等。 双方细化分工,协同发展。

这正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所在。 这也是共享时代特有的经济现象,符合中央“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的要求。

企业:乘风破浪

三年来,一个人力资源公司家族在这里蓬勃发展——博山咨询:山东省第一家韩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

中腾人力资源(晶才集团):黄渤海新区本土企业,目前是园区最大的企业。 在上海设立全球运营中心,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在烟台设立共享服务中心,形成“三个总部”运营模式。 在全国各大城市及日本东京设立了40多家分公司。 2022年,收入超过13亿元,纳税超过4000万元。 2023年,公司将启动从“中腾”到“晶彩”的品牌迭代,开始向产业互联网平台迈进。

达能人力资源:烟台本土企业,成立于2008年。工业园的建成,吸引了达能入驻开发区。 达能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致力于将“理念”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发展之中。 2022年营收将达到5.45亿元。 现为烟台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单位。

烟台 人力资源培训机构_烟台人力资源指定培训机构_烟台培训人力机构资源管理办法

大华人力资源:黄渤海新区本土企业,成立于2008年。客户服务涵盖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电子、公用事业(水电)、金融服务、幼教、政府服务等领域。

何志忠诚:来自北京,专注于人力资源共享模式变革,致力于通过塑造人力资源价值推动企业成长。 2011年为烟台信和集团建设、托管并运营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工业园成立后,和致众诚入驻并成立烟台分公司。

烟台人力资源指定培训机构_烟台培训人力机构资源管理办法_烟台 人力资源培训机构

园区内还有老大、德恒、河源中智(和君)、云通、鸿海鸿运、欢英、君博、明锐、维纳斯、三艺、文泰教育、致远、兰亭等众多优秀企业。 这是一个大平台,很多资源整合共享。 王腾表示,产业园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和外省市官员。 中腾借此机会结交了很多朋友,并趁机走出去开设分公司,将业务拓展到全国乃至全球。 这是一个强磁场。 一园聚集40余家企业; 整个黄渤海新区人力资源企业多达300家。

公园:乘势而上

人力资源服务本来是配套其他产业的服务业,但烟台这个自贸园区,把这个配套产业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形成了链条,形成了集群。 年纳税额超1亿元。 元。 如此产值的服务业园区在烟台并不多见。 明年起,椰达经济发展集团旗下椰达国际人才集团将签约成为产业园区运营服务商。

烟台人力资源指定培训机构_烟台培训人力机构资源管理办法_烟台 人力资源培训机构

椰达国际人才集团副总经理池少力表示,“作为区属国有企业,我们将充分展现国企责任,充分发挥国企运营优势、升级入园企业服务,打造园区2.0新版本。”

他们初步规划,明年园区运营服务将实施“一、二、三百”制度工程:“一”是形成“园区与产业协同”的创新,对外推广,深入实施。实践,为自贸烟台人才引进和人力资源开发探索道路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打造园区新2.0版本,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实现产业园区收入重构、税收重构、服务跳跃、品牌跳跃; “三”是注重服务体系化、品牌化,推出并落地“园区洽谈”、“企业帮扶”、“幸福盲盒”三大服务品牌; “百”是指以打造百亿级人力资源服务业为目标,不断推动产业快速突破发展,为新区贡献新的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