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齐鲁网12月12日报道(记者于雅琪)12日,记者从烟台海事局航行管理办公室获悉,近日,烟台港首个试点检疫锚地调整工作已顺利完成,计划于2015年1月1日投入使用。
烟台港第一个引航检疫锚地启用已20周年。 1994年起正式实施的《烟台港水上交通安全和船舶水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明确界定了锚地范围,限制了500总吨以下船舶的锚地。进出烟台港的500总吨以下船舶比例逐年下降,目前仅占20%。 随着大型船舶的发展,这一比例将不断减少,锚地功能已不能完全满足船舶锚泊的需要。
今年5月,烟台港北航道内段进行整治。 改造后的位置恰巧穿越了烟台港原第一引航检疫锚地,影响了锚地的使用。 以此为契机烟台引航站,我局对第一引航检疫锚地位置和船舶抛锚条件进行了调整。 对锚地与北航道、南航道的安全距离、锚地功能、锚地规模、通航影响等开展专项评估,提出科学的调整方案和有效的安全措施,限制船舶吃水,保护锚地船舶,特别是在强风等恶劣天气下提出了管理要求。
调整后的首个试点检疫锚地北线与北航道改造内段底线的距离调整为500m,东侧线调整为与西侧线平行烟台引航站,其他位置边线不变,锚地面积由3.81平方公里变为3.49平方公里,水深测量已完成,水深自西向东逐渐为-6.6米至-9.8米。 该锚地用于吃水6米及以下船舶检验、检疫和候船,可设9个锚地。 我局通过发布航行通告的方式公布了锚地相关信息,调整后的锚地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想爆料吗? 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535-692298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qilu.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