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15名! 获奖总数再创新高!
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烟台职业学院198名师生在48个类别的激烈角逐中载誉而归,用自己的硬核实力交出了耀眼的成绩。 比赛结果。
迄今为止,学校师生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81项、二等奖136项、三等奖76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9项、三等奖29项。 在全国、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二等奖35项、三等奖16项,共获得金牌110枚,打造了全省首创、全国领先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艳智品牌”。 ”。
作为规格水平最高、项目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汇聚了全省技能专家。
在激烈的竞争中,烟台职业学院为何能脱颖而出? 这份优秀的成绩单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密码”? 8日,记者走进烟台职业学院一探究竟。
30天内获得10枚金牌
会计实务、机电一体化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与考核、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物联网应用开发……
在这长达一个多月的技能“金路”中,烟台职业学院凭借硬核教学能力,一举斩获10项省级一等奖!
时间的指针定格在去年的12月2日。 2023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实战”赛事在淄博举行。 烟台职业学院代表队在50所院校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本次比赛学校“第一金”。 ”,这也是该校第10次在此项赛事省赛中登顶。
在本次技能大赛中,烟台职业学院还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首次获得一等奖。
代表研智参加“机电一体化技术”竞赛的是智能制造系的学生岳贤典和王云杰。 在8个小时的比赛中,他们完成了机械部件和电气控制、设备控制系统和人机界面编程的设计、安装、调试,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维护、维修、系统集成和设计模拟。 。
“比赛开始前一个月,赛事突然宣布更新装备,后续新旧装备差异大、数字孪生系统不熟悉、时限紧等问题让压力倍增。在等待高铁的过程中,两位同学争分夺秒地练习电脑操作。”智能制造系省赛指导员赵前接受采访时说。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信息工程系曲广平老师、王玉静老师带领学生张祥顺、薛振泰、单鹏宇与全省44支高职院校代表队132名选手同台竞技,荣获“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竞赛一等奖。
“好的成绩是学校和全系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将努力发展竞赛平台,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 得知代表队获得一等奖后,王玉晶激动地说。
“为了在省赛中取得好成绩,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比赛筹备资源配置、政策资金激励、比赛器材采购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烟台职业学院党委委员、智能制造系党总支书记邢勤表示:“在备战过程中,参赛师生团队充分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潜心钻研竞赛题目和规则,攻克技术难题,在省赛舞台上展现了兖州学子的工匠精神和活力。 ”
“硬实力”冷静应对
技能大赛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创新的赛制、全新的比赛体验深入人心。
本次比赛,高职组共设置了62个比赛项目,其中新教师比赛12个,师生比赛16个。 烟台职业学院参加教师竞赛8项,师生竞赛6项,承办“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竞赛。
去年12月9日,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师生赛)在烟台职业学院举行。 经过37支队伍两天的激烈角逐,烟台职业学院最终以97.5分的优异成绩夺得第一名。
本次比赛采用“师生同场竞技”的创新竞赛设计思路。 教师不再以“指导者”的身份竞争,而是转变为“参与者”,师生组队同台竞技。 “虽然我们是主会场,但第一次和学生们比赛,所以我还是很紧张。” 智能控制系参会老师王颖说道。
选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直是技能大赛考核的重点。 今年比赛增设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教师竞赛。 烟台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教师王敏思与来自全省的24名“教师选手”同台竞技,凭借超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赢得了比赛。 教师竞赛一等奖。
在大赛新增的“行业财税一体化大数据应用”竞赛中,颜志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 去年12月7日,学校师生代表队以优异的实力在“学生竞赛”和“教师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采访中,李凤英老师表示:“我们全体老师将继续与同学们并肩努力,力争在明年的全国和全省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烟台职业学院雄厚师资力量的体现。 近年来,学校通过积极外部引进和校内培养,不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有专任教师987人,其中教授82人,副教授253人,博士、硕士学位742人。
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教育部名师(名匠)1人,国家级技术专家2人,国家级青年专业专家1人。 山东省教学名师12人,山东省青年技术名师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90%。
学校还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博士、高级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充实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
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
优秀的技能大赛成绩单是学校硬核办学实力和先进培养模式的生动展现。 烟台职业学院的精彩表现远远超出了赛场。
岁末年初,学校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近日,《2023年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烟台职业学院入选全国产教融合优秀高职院校50所名单。
去年12月27日,山东省高校产教融合大会在烟台隆重召开。 开幕式上,烟台职业学院牵头建设的两个国家级产教融合社区和8个项目成功落地,受到广泛关注。
……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烟台职业学院论坛,过去的2023年,烟台职业学院专注苦干,力争第一。 综合办学实力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早在2023年4月,烟台职业学院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坚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此后,学校围绕“六进”发展目标,以“五大工程”为抓手,为创建一流高职学校、建设强校而努力:
从教育教学看,“双高”建设扎实推进,取得标志性成果276项,并以“优秀”成绩通过中期绩效评估。
承担教育部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教材建设任务6项,重点领域专业课程改革试点1项,编制职业教育“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7部,国家级教改项目27项。
中巴国际学院、中马国际学院、百世物流海外培训中心等14个海外项目竣工,职业教育“走出去”步伐加快。
从产教融合看,建成智能协作机器人等3个国家级产教融合社区,黄渤海新区、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2个省级市级产教联合体,7个产教融合体。烟台产教联合体,包括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 教学一体化社区拥有万华工业学院、海洋工程工业学院等12个工业学院烟台职业学院论坛,覆盖全国212所中高职院校、92所本科院校、134家科研机构、1500余家企业。
再看职业教育品牌,成功入选全国“科研能力50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优秀高职院校50强”、“服务典型贡献高职院校60强” ”和“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 “学校”和“教师发展指数百强优秀院校”,并荣获“中巴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学校”。 。
成就属于过去,也预示着未来。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解放思想探索新道路,锐意改革开辟新天地,攻坚克难谱写新篇章,全面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技术技能型人才,全力将烟台职业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立足本地、行业认可、可与国际交流的一流学校,助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烟台2035年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贡献更大的‘吸烟力量’。”烟台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新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YMG全媒体记者丨王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