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陈汉康押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决心。
6月8日晚间,康盛股份(002418.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股权加现金方式置换烟台舒驰和中植益科。长江商报记者查阅发现,两个月前公司曾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两家标的,而烟台舒驰的升值速度在三个月内跌去一半。不仅如此,2015年至2017年,康盛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了24个百分点。若本次交易完成,康盛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上升至82.99%,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康盛股份提供的数据显示,中植逸科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07%,而其子公司中植春安年产能为1000辆,计划2018年实现5000辆的年生产规模。
不过康盛股份相关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自2014年引入中植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以来,康盛股份通过参股、控股等一系列资本运作,完成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布局。从长远看,氢燃料电池的技术优势将决定未来10年的行业地位。
烟台舒驰
3个月内升值率下降了一半
“中植的重点是技术,整辆车只是一个小梦想。”
康盛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中植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汉康,与妻子周振以26亿元的身家位列2017年浙江省富豪榜第230位,公开表达了自己的“小目标”。
拥有强大新能源客车技术资源的中植汽车,无意涉足新能源乘用车制造。陈汉康曾公开表示,乘用车市场规模远大于商用车市场,产业布局更为齐全。中植汽车在乘用车制造领域的优势并不明显,难以发挥其价值。
陈汉康的表态或许是策略,或许是挑衅弱者,但康盛股份的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康盛股份6月8日晚间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以其持有的富嘉租赁75%股权作为处置资产,与中植汽车持有的烟台舒驰51%股权及中植逸科100%股权进行置换,交易差额由公司以现金补足。同时,康盛股份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烟台舒驰44.42%股权。
其中烟台舒驰100%股权作价10.4亿元,中植逸科100%股权作价6亿元,富嘉租赁100%股权作价14.8亿元。
以此计算,康盛股份在本次交易中将向富嘉租赁支付75%股权(11.1亿元)及4.82亿元现金。资料显示,烟台舒驰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及销售烟台舒驰客车,中植逸科主营业务为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研发、生产及销售。由此,康盛股份将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圆陈汉康的小小梦想。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烟台舒驰全部股东权益评估值为10.52亿元,较目标公司母公司账面净资产增加7.72亿元,增值率达275.5%。
中植益科全部股东权益评估值为6.09亿元,较目标公司母公司账面净资产增加1.71亿元,增值率为39.06%。
事实上,这已是康盛股份第二次针对两家目标公司发布重组预案。
两个多月前,3月29日,康盛股份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烟台舒驰客车有限公司95.42%股权、中植逸科成都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时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有意思的是,在本次交易中,截至2017年9月30日,烟台舒驰和中植逸科的评估升值率分别为509.61%、30.58%。
资产管理分析师刘光文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近年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频频受到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三高”困扰,康盛股份或有望顺利通过重组方案。
康盛股份负债率两年增24个百分点
康盛股份3月底重组失败,主要原因是其负债率过高。
4月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印发《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四项配套制度的通知,也预示着高负债率企业融资将受到进一步限制。
未雨绸缪,适时而来,不如早来,此时康盛公司决定撤回重整申请,终止重整。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5年至2017年,康盛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分别达到50.77%、69.85%、74.75%,两年间上升了24个百分点,负债增加21亿元。2018年一季度,负债率上升至76.64%,两年半间负债增加30亿元。
此外,两家标的公司的负债率均不低,2016年、2017年烟台舒驰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5.43%、92%,中植逸科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6.7%、83.78%。
因此,本次交易完成后,康盛的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上升至82.99%,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次处置的富嘉租赁,其实是一笔优质资产。
2015年11月,康盛出资6.75亿元收购富嘉租赁,带来巨额利润,2017年康盛合并净利润2.6亿元,其中2.01亿元来自富嘉租赁,占比77.31%。
本次重组中,烟台舒驰承诺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亿元、2亿元、2.4亿元,同时本次交易采用资产基础评估结果作为中植益科100%股权的评估结论,因此交易对方未对中植益科作出任何业绩承诺。
康盛控股及其标的公司毛利率也都在下降。
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康盛营业收入分别为28.1亿元、3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0.88%、18.77%。
同期,烟台舒驰营业收入分别为18.06亿元、15.9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9.91%、24.89%,均呈下降趋势。
有券商认为烟台舒驰客车,康盛股份原主营业务所在的制冷家电管件行业已逐步进入增长瓶颈,为此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若标的资产成功注入,公司有望通过加强产业整合实现盈利能力的恢复。
虽然康盛股份以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身份出现,但是作为制冷管道行业的龙头企业,康盛股份相关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冷凝器等家电零部件及附件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未来公司将保证传统产品市场份额的稳定。
康盛股份人士也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公司从上游的电机、电控、电动空调、动力总成,到下游的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完整布局,将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竞争激烈、发展空间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抢占先机。
燃料电池汽车的广泛应用可能需要10年时间才能实现
除了高额的负债率,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中植逸科的合并应收账款余额也高达21.06亿元。
对此,康盛股份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中植逸科应收账款净值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其借助市场拓展的契机,实现销售规模快速扩大,且新能源汽车厂商在销售新能源汽车产品时,都是按照扣除补贴后的价格与消费者结算。
康盛股份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中植逸科分别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2475辆、2300辆,同比下降7.07%。
不过,中植益科仍在扩大产能。
据康盛股份介绍,中植春安为中植逸科的全资子公司,目前拥有年产能1000辆的新能源客车生产线,公司自2017年起投入2亿元进行技改扩建,计划2018年实现年产能5000辆。
目前,全国氢燃料客车生产牌照不超过10张,中植楚安恰好持有其中一张。
我国2017年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达到200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量比重达到20%以上。
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模将达到5000辆至10000辆,其中商用车占多数,加氢站100座以上。到2030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00万辆,建设加氢站1000座以上。
不过,长期从事汽车研究的业内人士肖越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受成本、普及度等制约,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应用需要10年的培育期。
远水能解近渴吗?康盛股份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从长远来看,充电电池的技术优势将决定10年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行业地位,而氢燃料电池的技术优势将决定10年后的行业地位。
自2014年通过定增引入中植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以来,康盛股份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以及目前参股、控股的方式,完成了对“电池、电机、电控、电动空调”四大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布局。
康盛股份表示,本次重组完成后,一方面公司将实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向下游的延伸,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实现公司全产业链布局。另一方面,公司未来有望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纳入整车制造配套体系,对整车的带动效应将进一步扩大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规模,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终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