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彝族火把节将至,布摩传承人黄承龙为其做足准备

admin

贵州毕节7月6日电(罗大富)位于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毕节市,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在百里杜鹃管理区,彝族群众黄成龙连日来忙于协调、排练,为火把节做好充分准备。

毕节彝族敬酒歌_贵州彝族毕摩视频_

7月5日,黄成龙与两名副神父在准备祭祀仪式的场地。 罗大富 摄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源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崇拜。布莫,为彝语音译,平时熟读彝语经文,熟悉本族历史、典故、医药、历法、神话等,主要作用是保存彝语、传播彝族文化。

今年60岁的黄成龙是百里杜鹃管理区百纳乡人,也是当地彝族布莫第十六代传承人。作为家中长子,黄成龙6岁便开始跟随布莫父亲学习彝族礼仪和文化知识。29岁获得布莫称号后,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一名真正的彝族布莫。

_贵州彝族毕摩视频_毕节彝族敬酒歌

7月5日,黄成龙在办公室复印彝文资料。 罗大富 摄

从此,黄成龙开始独立处理部落事务、组织活动、撰写经文等。30多年来,黄成龙组织过3000余次庆典、祭祀活动,牵头编写地方汉彝语教材,独立翻译了大量彝族文献。

在他看来,彝族文化必须让所有人都能了解、看到,才能与其他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地传承,黄成龙改变了传统的布莫世袭制,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九个徒弟,只要愿意学习彝族文化的人,他从不拒绝。

贵州彝族毕摩视频_毕节彝族敬酒歌_

资料图:白里杜鹃管理区蒲地乡英峰村黄成龙(前排左)带领村民学习彝族文化。罗大富 摄

近年来,黄成龙接到大学老师的委托,让研究生、博士生有机会到布墨学习、体验他的工作,他对此很高兴,认真给学生们讲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布莫也承担起新的使命,那就是服务当地民族团结、景区旅游文化、社会经济发展。黄成龙说:“看到不同民族的人们手拉手,一起唱阿西里西、跳乌蒙歌,我就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