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9日电(记者 张奥林)一些法国民众欢呼雀跃、燃放烟花——这是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公布后,在巴黎共和国广场出现的一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在他们眼中,法国从危机边缘被拉了回来。”
法媒还称,随着左翼联盟与中间派政党分别获得议席数量第一和第二位,也意味着两派联盟的最后阶段实现了对迅速崛起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成功阻击”。
资料图:法国总理阿塔尔。
法国总理阿塔尔8日按计划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但马克龙选择让他暂时留任,以维护国家政局稳定。不过在组建新政府、更换总理等关键问题上,各大政党均未作出明确表态,态度颇为谨慎。
法国真的被“从危机边缘拉回来”了吗?上任仅半年的法国总理阿塔尔为何宣布辞职,其辞职请求又为何遭马克龙拒绝?针对法国政局走向,中新社特别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进行深入解读。
法国总理辞职请求为何被拒绝?
在第二轮选举中,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以182个议席位居第一,此前人气颇高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仅排名第三,这与一周前举行的首轮选举结果形成鲜明对比。
结果出炉后,上任刚半年的法国总理阿塔尔向马克龙提交了辞呈,但很快遭到拒绝。
对于阿塔尔为何未能辞职,崔洪建指出,法国政坛的主要议题已经转向如何在击败极右翼势力后,由暂时团结起来的政党组建新政府。从马克龙的角度来看,他面临的挑战是找到一种既能体现团结,又能实现本党利益最大化的政府组建策略。
法国媒体透露,尽管各主要政党已就总理候选人等关键问题开始初步沟通,但由于左、中、右派之间分歧巨大,这一过程注定艰难。
崔洪建认为,左翼联盟虽然席位最多,但包含多个政党,如果马克龙与左翼联盟大范围合作,会让他感到不舒服,因此希望通过留任阿塔尔来争取更多时间,以便在组阁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对于阿塔尔能在总理府呆多久,崔洪建称“没有确切的时间表”,因为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如果新政府符合马克龙的预期,马克龙接受阿塔尔的辞呈并宣布组建新政府也是理所当然;
其次,如果马克龙未能实现目标,他可能会迫于舆论压力而提前结束自己积极争取的时间;
此外,若中间派与左翼联盟组成联合政府,阿塔尔继续担任总理也是选择之一。
资料图:法国总统马克龙。中新社记者廖攀 摄
“三重结构”会撕裂法国吗?
7月7日举行的议会选举投票率创下2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尽管法国民众通过投票表达了不希望极右翼执政的情绪,但由于左、中、右三派均未获得绝对多数,有分析称,预计国民议会将比以往更加分裂,甚至可能面临“暂停议会”的困境。
对于所谓的“暂停议会”,崔洪建解释称,按照法国选举制度,虽然左翼联盟此次名义上赢得了组阁权,但是由于内部存在分歧,短期内难以组建政府,从而形成“暂停议会”,影响正常政治运作。
具体来说,此次获得最多席位的“新人民阵线”并非单一政党,而是由多个政党组成的临时联盟。其中,“不屈服法国”被视为联盟核心,党魁梅朗雄也被视为新总理的潜在人选。
对此,崔洪建指出,这一联盟背后有着深刻的分歧,“左翼联盟与马克龙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一旦权宜之计的合作结束,双方矛盾就会再度浮出水面。”
崔洪建认为,如果左翼联盟组成少数派政府,梅朗雄很有可能成为总理,但组阁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并可能引发现有政党联盟内部新一轮的分化与合并,这无疑将对法国政策的执行和落实造成影响。
他提到,现行国会“三党制”意味着内政外交的博弈将更加激烈,达成共识的难度也将相应增大。
法国“右转”不可避免吗?
虽然马克龙与左翼联盟暂时阻断了极右翼进入政府的通道,但近年来极右翼的影响力迅速上升却是不争的事实,从2017年的8票,上升到2022年的89票、2024年的143票。党魁玛丽娜·勒庞也表示,非常期待三年后在大选中取得成功。
“如果左派和中间派没有在最后关头合作,还是很危险的。”谈及法国极右翼的崛起,崔洪建认为,国民联盟近年来稳步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主流政党无法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
崔洪建表示,“这次选举也给法国主流政党敲响了警钟,未来不能再仅仅用权宜之计艰难阻击国民大会,而必须从体制和政策问题上根本改变这种状况。”
崔洪建进一步指出,近年来,欧洲政治整体保守化成为一种趋势,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整个欧洲都是如此。这对法国和欧洲的政治体系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现在我们需要真正审视欧洲的政治体系和让极右翼滋生的土壤,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否则,在法国这样的大国,很难避免极右翼“从边缘走向中心”,甚至上台执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