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勒图凯投票后与民众互动。新华社记者弗兰克·博阿姆摄
新华社巴黎7月8日电法国内政部8日公布前一天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最终统计结果。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在议席数量上遥遥领先,执政党联盟“团结党”位居第二。在首轮投票中领先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因左翼和中间派的联合阻挠,被挤到第三位。
由于没有一个政党获得绝对多数席位,法国国民议会将分裂为左翼、中间派和极右翼三派,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遴选新总理和在议会推行其议程方面将面临更多挑战。
国民议会分为三个部分
法国多家媒体援引内政部公布的最终结果称,在国民议会577个议席中,排名前三位的政党是:新人民阵线获得182席,位居第一,但未达到占据国民议会绝对多数所需的289席;“团结党”获得163席,位居第二;国民联盟和与其结盟的部分右翼共和党获得143席,位居第三。
国民联盟7日在第二轮投票中遭遇挫折,未能如近期民调预测的那样“获胜”。在第一轮投票中,国民联盟获得29.26%的选票,位居第一。
7月7日,支持者在巴黎参加法国极左翼政党“不屈服法国”举行的选举后集会。新华社发(何塞·博萨斯摄)
法国国民议会选举采用两轮投票制,第一轮投票中,获得半数以上选票的候选人直接当选;若无人获得过半数选票,则获得该选区不少于12.5%登记选民支持的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得票最高的候选人当选。
6月30日首轮投票结束后,只有76名候选人确认赢得议席,几乎全部来自极右翼和左翼政党。中间派执政联盟和左翼联盟随后呼吁组建广泛的“反极右阵线”。第二轮投票前,超过210名中间派和左翼政党候选人宣布退出选举,以集中选票,增强击败全国联盟的可能性。
新首相是否可能“难产”?
法国总理阿塔尔8日向马克龙提交辞呈,但未获马克龙批准。马克龙要求阿塔尔“暂时”留任,以“确保国家稳定”。按照法国政治传统,国民议会选举后,无论选举结果如何,总理都会向总统提交辞呈。
1月30日,阿塔尔在巴黎法国国民议会发表演讲。新华社发(陈杰克 摄)
法媒分析认为,三大阵营距离获得议会绝对多数所需的289个议席还相去甚远,谁出任下一任法国总理还要看各派之间的磋商和讨价还价。法国总统府7日表示,马克龙将等到新国民议会的情况更加明朗后再做出“必要的决定”。新国民议会定于7月18日举行首次全体会议。
相关分析认为,马克龙可能组建联合政府,即联合左翼联盟等力量,建立反对极右翼的广泛政府。由于左翼联盟在国民议会席位上领先,可能组建左翼总理与马克龙“共治”。但作为新一届国民议会第一大阵营,左翼联盟尚未就新总理人选达成一致。法媒分析称,左翼党派恢复“超级富豪税”、废除养老金制度改革等诉求与马克龙执政理念相悖,难以组建联合政府。
如果马克龙无法与议会其他党派就总理人选达成一致,他可能会组建一个由各领域专家而非议员组成的政府,政府权力范围将严格限制在维持国家运转所需的最低限度。但技术型政府随时可能面临议会反对派的弹劾。马克龙还可能利用法律赋予总统的权力,在一年后再次解散国民议会,举行新的选举。届时,各方将再次开始博弈。
法国《挑战》杂志指出,国民议会选举虽然已经结束,但法国可能陷入总理“难产”、国家治理面临瘫痪的尴尬境地。
几十年来最大的“不确定性”
此次国民议会选举的起因是,执政党在6月初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支持率远低于极右翼政党。马克龙随后宣布解散议会并提前举行选举。执政党早已失去国民议会的绝对多数席位,而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显示,执政党的支持率正在进一步下滑。马克龙试图通过新的议会选举重新洗牌,让执政党有机会在议会中获得绝对多数席位。
7月7日,选民在法国巴黎一投票站投票。新华社记者朱利安·马蒂亚斯摄
法国研究公司Odoxa总裁加埃尔·斯利曼称,马克龙本想利用选举“净化”国民议会,却反而让法国陷入“极浓的迷雾”之中。法新社称,法国当前正面临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政治不确定性。
法国社会学家乌戈·帕莱塔称,自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以来,“法国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极右翼和极左翼政党的强势崛起,加剧了法国社会的政治对抗和分裂,暴力事件也随之增多。法国内政部长达尔马南5日宣布,本次选举中有51名候选人或活动人士遭到袭击,警方已逮捕30余名参与暴力袭击的人员,其中包括“极左翼或极右翼”的政治支持者。
路透社分析称,由于法国左翼、中、极右翼的政纲差异很大,且没有合作传统,国民议会的“高度分裂”将使国内各项议程难以推进,这必然削弱法国在欧盟乃至全球的影响力。(记者:唐霁、幸建桥、乔本孝、张百慧;编辑:陈丹、乔颖、王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