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沟遗址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海林镇平河村西约2.5公里处,位于红甸子河右岸,一座西高东低的山前斜坡上,当地俗称“酒厂沟”。遗址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20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
2023年4月,当地村民在遗址区平整土地时发现砖墓,并向海林市文物保护中心报告。在黑龙江省文物局的指导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会同牡丹江市文物保护中心、海林市文物保护中心前往现场调查。经初步调查勘探,确认该区域为汉魏明清时期的遗址(墓葬)。
酒厂沟遗址发掘区航拍照片(上为西,下为东)
2023年7月至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林市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考古队,在海林市酒厂沟遗址裸露遗迹内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分为一、二两个发掘区。一发掘区地势较高,在损毁遗址西侧,南北长12米,东西宽6.5米;二发掘区地势较低,在损毁遗址南侧,东西长9米,南北宽8米。共清理汉魏房址4处、灰坑1处、明清墓葬5座,出土遗物100余件。
明清时期墓葬5座(M1—M5),分砖棺墓和土坑竖坑墓两种类型。砖棺墓分双室墓和单室墓两种类型;土坑墓按随葬工具分为木棺墓和瓮棺墓两种类型。
在发掘的同时,今年重点在发掘区北部开展局部考古勘探工作,勘探面积约2万平方米,发现并确认各类墓葬180余座,初步掌握了墓葬分布及范围。
在牡丹江中游地区,黑龙江省仅在20世纪60年代对宁安市东康遗址进行过考古发掘,并提出了“东康类型(文化)”的概念。此次遗址发现的早期遗存,从陶器、石器、房屋遗存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来看,应属于“东康类型”的范畴。酒厂沟遗址是一处汉魏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地表遗存丰富,埋葬条件良好。该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可进一步完善牡丹江中游地区考古文化序列,为探索汉魏时期黑龙江东部各民族的生计模式提供新材料。
黑龙江省东部牡丹江中游地区,明代为努尔干都司辖地,清代为宁古塔将军辖地,过去该地区发掘的明清墓葬很少。酒厂沟遗址发现和发掘的明清墓葬,为研究该地区明清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提供了新的资料,丰富了明清考古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