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防部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在美国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发表声明,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是遭乌克兰暗杀的。北约在峰会上继续表态支持乌克兰,并表示将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基里洛·布达诺夫。来源:GJ
2023年5月3日,克里姆林宫遭无人机袭击。当时俄罗斯指责乌克兰企图以无人机袭击刺杀普京,但基辅否认与此事有任何牵连。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苟立武认为,布达诺夫作为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公开承认乌克兰情报机构曾对普京实施过暗杀企图。“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乌克兰对与俄罗斯长期作战缺乏信心,对北约峰会感到失望,对美国大选前景感到悲观。”
俄乌冲突已进入第三年,苟利武认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乌克兰因军备和军费短缺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尽管欧盟随后承诺提供资金援助,美国、日本等北约国家也与乌克兰签署了一些军事合作协议,但“远水不能解近渴”。
“尽管乌克兰受邀参加北约峰会,俄乌冲突也是峰会重点讨论的议题,但北约在乌克兰‘加入北约’等问题上只是老调重弹,不断为乌克兰描绘美好前景,这不足以缓解乌克兰的焦虑。”苟立武分析道,“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克兰不得不继续按照去年制定的计划,对俄罗斯重要基础设施实施空袭。”
俄罗斯和乌克兰加强安全措施
针对布达诺夫的言论,佩斯科夫表示,来自基辅政权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国家元首的安全将得到应有的保障”。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阿列克谢·朱拉夫廖夫也表示,布达诺夫的言论“给自己打上了恐怖分子的标签”,“这使俄罗斯向承认乌克兰为恐怖主义国家又迈进了一步”。
俄罗斯总统普京。图片来源:GJ
“此前,俄方曾主动披露,2000年至2012年,平均每年发生一起针对普京的刺杀事件”,苟立武说,“而乌克兰媒体则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至少躲过了十几次由俄当局策划的刺杀行动。这就需要俄乌双方特别关注和保障各自领导人的安全。”苟立武认为,随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13日在竞选集会上遇袭,俄乌双方对此都会越来越重视。
撰稿:姜浩峰
编辑深海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