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8月6日电 (艾青龙虎燕子)近日,随着持续高温,寻找一处避暑胜地成为不少市民和游客的迫切需求。皋兰山凭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兰州人前来避暑探险。
皋兰山,又名兰山,是位于兰州市区南部的一座高山,又名南山。其实,从古至今,皋兰山不仅是一处美丽的自然风景区,还承载着无数文人骚客的情怀与梦想。
如明代诗人许浑的《岚山雪》诗“玉柱托天日照耀,银河影落地风摇曳”,就描写了皋兰山雪景的壮丽与秀丽。再如明代诗人丁瑾的《春登皋兰山》诗“独立山巅远眺,风吹金龟上。江水曲折虹桥宽,高低错落有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登上皋兰山顶后,放眼四望的壮丽景象,将皋兰山与黄河的美景融为一体。
皋兰山之所以成为诗人登高眺望、歌咏抒怀的理想之地,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密不可分。位于皋兰山北麓的五泉山古建筑群,至今保存着元代至清末建筑群共计24组。历经百年沉淀,五泉山的文化历史价值日益凸显,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皋兰山顶,俯瞰兰州市夜景。(资料图)冯志军 摄
每天清晨或傍晚,在皋兰山的台阶上总能看到人们在锻炼。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地位高低,他们或奔跑或散步,享受着运动带来的活力。在皋兰山,随处可见小茶摊,三三两两一桌,喝茶或下棋。在皋兰山的观景台上,人们或登高远眺,或轻声歌唱,或静坐冥想,享受着没有世俗负担的纯粹时光。
事实上,“两山一水”的地形让兰州面临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横跨黄河的桥梁让兰州实现了城与河的有机结合,成为一座既能看山又能看水的“山水城”。而“两山”之一的皋兰山也是兰州的“绿肺”,对生态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兰州笼罩在黄土高原的苍茫之中,民间有句谚语“皋兰山一棵树,白塔山七棵树”,充分描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如今,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生态视野彻底改变了这片土地。从肩挑手挑的艰苦造林,到智慧引水灌溉的科学造林,兰州人用汗水浇灌出一片希望的绿洲。据2023年官方数据显示,兰州南北两山绿化面积扩大到62万亩,不仅吸引了1000多万游客前来休闲度假,还孕育出独特的生态人文景观。
高栏山渐渐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成为人们和游客休闲、锻炼的场所,甚至有人在山上打造出一片“梦幻森林”,吸引顾客前来品尝美食、欣赏夜景。
兰州市城关区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秦洪斌在采访中介绍说,利用自然树木,搭配红蓝宝石造型的光影帐篷,夜晚点亮后,如梦似幻,为游客营造出浪漫而神秘的休憩空间。采用北斗七星布局的星空帐篷也设计别具匠心,让食客们在品尝地道兰州美食的同时,还能仰望星空,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城市的繁华交相辉映之美。
站在皋兰山顶俯瞰兰州的夜色,万家灯火与璀璨星空交相辉映,展现着这座城市独特的夜色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