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家子思】
共获得42枚金牌(包括中国香港)!《义勇军进行曲》在巴黎奥运会上演奏了42次!
继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中国奥运金牌总数再创历史新高!恭喜中国体育代表团!
总体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奥运金牌强国,其唯一的直接竞争对手是美国——传统奥运金牌强国,多年来一直稳坐奖牌榜首位。
从平面来看,这个结果似乎说明不了什么。中美是当今世界两个实力远超其他国家的强国,这是全球共识。两国在很多领域势均力敌,人们已经不觉得奇怪了。甚至可以说,中国人口规模是美国的几倍,如果要比较人口,中国应该更有优势。
但是,如果我们换到纵向的历史视角,从长远的历史角度看,今天的结果显示出一些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些意义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整个世界,都是不可忽视的。
7月26日,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前)在开幕式前挥舞国旗。新华社
现代竞技游戏的本质
中国参加奥运会的队伍叫体育代表团,参赛人员叫运动员,这个通俗、约定俗成的称呼并不能真正体现整个赛事的本质。
国家主导体育是广义上的国民教育的一个方面。受过教育的人可以体育成绩优异,身体各方面都很健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有能力在奥运会项目上夺得金牌。作为体育教育者,也有更广泛的教育考量,主要目的并不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奥运金牌获得者。所以,确切地说,虽然国民体育和奥运金牌息息相关,但两者还是两码事。
“运动员”这个词也不准确,主要问题是“体育”这个词在中文里太模糊了,大到社会潮流,小到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用这个词来表达,但不能明确表达某个项目上具有特殊能力的人通过公开比赛战胜对手的意思。
这样一来,只有“竞”字比较贴近:“竞”字代表的是竞赛、争夺、游戏的意思,非你莫属;“技”字代表的是技术、技巧、能力的意思,各有所长。
所以,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是一个竞技代表团,参加各项目的都是专业运动员。中国人能够参加奥运会的大多数项目,说明在当今世界大多数考验人类能力极限的项目中,中国人已经能够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中国人能够成为奥运金牌大国,说明中国人是一个在人类能力的很多方面都进入前列的民族。换言之,中华民族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竞争力的民族。
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成为奥运金牌主要国家,才彰显出其重要的世界意义。
7月31日,中国游泳运动员潘占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后庆祝胜利。新华社
竞争性国家的历史起源
回顾历史,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被认为是一个运动能力出众的民族,当欧美人开始对中国人有了深入的接触和了解之后,他们就形成了相反的印象。“东亚病夫”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其实负面的描述还有很多,在通俗的语言中,英文中的“Chinaman”和“Chinese”等词甚至带有贬义。
当时人与人之间对比中西方的巨大反差,表面上看似乎是由种族差异决定的,但今天看来却是文化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一方面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因素。
而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众所周知,在历代圣贤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到关于竞争与技能重要性的论述,相反,反复强调仁义礼智信,正是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追求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也抑制了身体技能的发展。
古中国人人生来并非毫无追求。儒家对涉世不倦,所谓“三纲八目”,从修身治家开始,到治国平天下,成就一流人物的一流之事。即便是道家追求清静无为,也并非真的想逃避世事,而是想通过无为找到一条捷径,成就一切。佛家的事业其实更大,所谓“六度四事”,慈悲舟济众生,主宰生死。
但正是因为他们追求的事业太伟大,抱负太大,所以无论是平定天下,还是成就一切,抑或拯救众生,只有大圣贤才能做到。结果,凡是有人生追求的人,只看重道德文章,能影响无数人,没有人看重体术,只能影响少数人。即便是武术家、战场勇士,最终也是靠德行义举来树立威望,追求不战而胜的目标,不太重视单纯的武术。这就是古代中国人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深层原因。
我们再看西方的近现代文化,从中国人开始接触西方人,到今天西方人在各个领域竞争,如果从西方的历史来看,他们其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新型人种,不仅和各个古代民族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和西方历史上的古代人种本身也有很大的区别。确切地说,这是从大约500年前开始经过了某种文化转型的人种,中国人大约在300年前才开始充分接触到这个群体。
文化转型源自一场被后世含糊地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思想运动。这场运动之所以发生在马基雅维利的故乡——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地区,是因为15、16世纪之交,这一地区正处于文明崩溃、秩序混乱的时期,大大小小的城邦之间互相仇视、互相争斗,频频遭到外来强大势力的入侵和蹂躏,于是,一种只求自保、抛弃一切高尚理想的新哲学诞生了。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一书中,对他心目中的新君主给出了忠告:只管专注于个人的政治权力,不要考虑道德、正义、天意等高于政治的事情;既然到处都有恶人,凡事都想向善的人,最终会自我毁灭;不能为了做该做的事,而无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只要你做的事情在你个人能力范围之内,并且取得成功,你就会受到人们的赞扬,而不会受到批评。
后世哲学家把“马基雅维利主义”视为延续至今的“现代性浪潮”的起源,因为这种把政治置于道德之上、把“现实”置于“应该”之上、把个人置于他人之上、把技能置于品格之上的新哲学,在整个古代世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没有出现过。正是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西方人从此或多或少地变成了“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不再追求道德高尚,而是开发身心的潜能,冷漠客观地看待身边的一切,为个人的成功不择手段。
就这样,从马基雅维利时代的“能力人”,到科学革命后康德时代的“理性人”,西方人在过去几百年里实现了整体的“维度升级”,最强势的群体甚至自认为是尼采所说的“超人”。
回顾世界近代史,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人,最终受到冲击的,是率先实现“升级”的新人类,因为西方人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新知识、新思想、新精神、新科学、新发明、新技艺等等,都是在人的维度上,从能力人发展到理性人。
西方国家率先成为竞争性国家,这是他们的荣耀。但人们也不要忘了故事的另一面。这些民族在智力和体力上的优越性,伴随而来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堕落、道德约束的逃避和良心的折磨,马基雅维利直奔浮士德。当竞争性能力的优势充分体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时,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法西斯主义,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东西就诞生了。
美国田径运动员奈顿今年3月26日兴奋剂检测呈阳性,但仍被允许参加巴黎奥运会。新华社
中国人终于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
别无选择,当竞争国家变成霸权国家,竞争能力变成压迫能力时,那些在竞争上未能实现“升级”的国家,只有奋起直追,成为同样强大甚至更强大的竞争国家,才能彻底摆脱霸权和压迫。
第一个进入奥运会赛场的中国人是刘长春,他独自参加了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当时上海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幅漫画《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为他加油。今天人们不难想象,当他踏上赛场,面对祖国与其他国家在竞技水平上的巨大差距时,他内心的悲伤。他用这样一句话,纪念中国第一次打开奥运会大门的历史性时刻:“我这次来参加世运会,是应全国同胞的请求,深知责任重大,我将尽全力,为奥运会努力奋斗!”
建国后,国家开始提倡体育,首次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口号。历史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才兼备”二元标准的首次突破。“才”被拓展为心智上的“智”和身体上的“体质”,与“道德”一起构成三位一体的标准。这可以说是相对于西方马基雅维利主义的革命性超越。坚定不移地坚持把“道德”放在首位,中国自然在开启本国竞争力的追赶之路的起点上就占据了必胜的优势!
可以说,中国作为奥运金牌大国、自2008年以来不断打破金牌总数纪录的历史就是一个鲜明的证明,这无疑证明了中国式的现代化不是对西式现代化的简单效仿,中国人将以始终保持极高道德水准的竞技能力参与世界各国的竞技能力竞争!
巴黎奥运会上,按照赛前制定的全面参与、强化优势项目、突破新项目的总体战略,中国体育代表团405名运动员参加了32个大项目中的30个、48个分项目中的42个、329个小项目中的236个,这是中国在境外参加小项目最多的一届奥运会。
中国队在射击、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举重、花样游泳等重大项目中连续多年保持优势,本届奥运会又延续了“梦之队”的传奇;而在游泳、田径、拳击等长期由欧美国家运动员主导的传统项目中,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在自由式小轮车、攀岩、滑板、霹雳舞等新设立的项目中,更是一举实现突破。
8月3日,郑琴文为中国夺得首枚奥运会网球单打金牌,她也是首位站上该项目奥运会最高领奖台的亚洲选手。新华社
重要的是,这些成绩的背后,不仅体现了中国最先进的科技能力,如科学耕耘、科学规划、科学训练,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历来具有的勤劳、拼搏、卓越的优秀品质,更体现了积极向上、坚韧不拔、永不放弃、挑战极限、团队精神、公平竞争、尊重规则、诚信开放、尊重对手等最高标准的体育道德。
这就是中国成为奥运金牌强国的重大世界意义,道德回归到了竞技,正义回归到了竞技。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奥运金牌强国也清楚地知道,他们一再宣称的体育伦理、体育精神、奥林匹克原则是经不起严肃推敲的。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发表声明,强烈呼吁国际检测机构(ITA)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增加对美国田径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频次,恢复全球运动员公平竞争的信心。
这是道义和正义的声音,围绕下一届洛杉矶奥运会的正义之战,今天已经打响!
再次恭喜中国体育代表团!赞美中国!赞美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