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央行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释放了啥信号?

admin

九月份十九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发布官方文书,说明要将十四天期限的逆回购业务操作调整为固定额度、利率进行询价,并采用多个价位进行最终确定(也就是美式招标的方式)。

权威人士透露,近期开展十四天期限逆回购业务,预先向市场注入节日所需资金,表明了当前稳健中性的货币调控态势。回顾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一般会在国庆和春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前实施此类操作,具体启动时间会依据假日周期和金融机构的资金状况进行弹性安排,目的是提前满足机构跨节日的资金需求,确保市场流动性平稳。此次十四天期限逆回购业务的启动时间比往年有所提前,导致实际占用资金的天数增加至十七天。前期央行运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向市场净注入了3000亿元流动性,此举有助于减轻季末及长假期间机构的应急性资金压力,确保不同周期内的金融市场资金运行稳定。

_央行回购逆回购_央行回购和逆回购的基本原理

记者还注意到,这次14天期逆回购改用多种价格进行招标,也就是美式招标方式,业内专家指出,这也更加巩固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作用。自去年起,央行操作体系持续改进,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角色逐渐清晰。但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过去很长时间内是7天期利率再加十五个基点,这个利率也被市场各方看作带有政策意味。现在改为以多个价格进行招标后,14天期逆回购就不再有一个统一的中标利率,这样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各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的作用,也更利于体现各机构不同的资金需求特点。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特性更加明确了。

记者还得知,这次推出并调整了为期十四天的逆回购业务,目的是完善央行的流动性调控手段。业内分析人士透露,公告中提到“操作时日与额度将视流动性调控需求而定”,表明十四天期逆回购业务将依据银行体系内的资金状况灵活实施,不一定像以往那样仅在春节、国庆等长假前夕开展,是对当前公开市场上七天期逆回购业务的增补。将来中央银行能够依据货币市场状况和机构的具体要求,机动地组合长期、中期及短期工具,缓和资金分配和回收的步骤,货币供给调控将更为精细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