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17 市住建局更名住更局,城市更新成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

admin

中国城市化速率__中国城市增速

中国城市发展迎来重要转折点。

近日,湖北省17个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更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简称“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并相继成立,此外,深圳、广州、济南等地也设立了专门的城市更新机构。

从“城乡建设”到“城市更新”,体现了工作重心由增量建设向存量管理的转变。

过去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建设项目审批、建筑和建材行业监管、房地产市场监管、住房保障等工作;更名后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更加注重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改造。

“城市更新以提高存量土地和住房空间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建设的重点。”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宏宇说:他表示,政府机构名称的改变,其实也顺应了这种转变。

例如,武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重点推进危旧房改造,改善居住环境,并计划搭建社区服务供应链平台,推动旧住宅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等工作。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更新的关键期。

当前,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已从“要不要”转向“怎么样才好”,这就要求各地必须摆脱过去快速扩张、大拆大建的模式,对存量城市进行改造更新。

三里河注意到,当前城市更新工作重点关注基础工作扎实、条件充足、积极性较高的城市。

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从今年起,中央财政将创新方式方法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近日,经过竞争性评审,包括石家庄、太原、沈阳、上海、南京等在内的15个城市获得首批中央财政支持。

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总监吴建勤告诉三里河,特大城市城镇化率更高,城市功能与居民需求不匹配现象更加明显,需要通过盘活存量空间实现集约利用,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也更大,具有很大优势,可以作为其他类型城市更新转型的样板。

城市更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民生问题。

从群众需求集中区域出发,全国实施完整社区建设项目2900多个,精准建成养老、儿童设施3500多个,更新改造老厂区、老商业街区2600多个,医疗、体育、教育、文化设施近1.5万个……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6万多个,总投资2.6万亿元,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带来的综合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成立了城市更新领导小组,在吴建勤看来,随着相关部门管理职能的调整完善,城市更新制度推进的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对于下一阶段城市更新工作重点,刘洪宇认为,要通过体制和政策创新,使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利用合法化,再配合组织、金融、财税等支持,提高城市更新工作的效率、公平和实效。

(“三里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