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发布,解决市民突出矛盾

admin

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

8月21日,记者从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获悉,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正式发布,这是上海自2018年以来推出的第三轮城市精细化管理计划。

城市管理要像刺绣一样精细,这轮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群众集中反映的突出矛盾。”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管理处负责人说。

翻看新一轮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包括六大类31项落实事项。记者发现,市民普遍关心的话题均有涉及,包括道路拉锁、电动自行车安全、建筑垃圾、居民“拎包上厕所”、物业管理等,这些都是长期困扰上海城市治理的“顽疾”。

如何啃下这些“硬骨头”?

道路拉链:严格控制道路开挖审批,提高修复质量

在城市生活、工作的人们对此一定深有体会。有的道路修好没多久就又要修,这一次埋电线,下一次修煤气管,再一次修水管。一条路就像拉链一样打开又关闭。沿街被围栏遮盖的商家绞尽脑汁想办法展示自己的店招和名字,行人行走不便,只能绕道而行……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更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上海正处于地下管线开挖高峰期。”2023年至2025年,地下管线开挖计划完成约2680公里。上海市交通委设施养护部相关负责人坦言,根据调查,2023年上海地下管线将达到1600公里。路面平整度指数总体处于优良水平,但部分道路状况仍不理想,存在重复开挖、临时修缮不善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这些长期存在的“硬骨头”之所以难以根除,是因为它们跨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其复杂性、综合性远远超出了单个主管部门、单个管理环节的解决能力。

配合新一轮行动计划,上海正系统性整治“拉拉链路”,建立“一路启动、多路协同”的挖路机制。

从源头上加强道路开挖审批管理,杜绝违法违规开挖道路,严格按照年度道路开挖综合计划开展具体审批工作,不允许以市政管线出入、零星道路开挖、抢修道路开挖等形式变相违法违规开挖道路。对已规划的项目要开绿灯。对无道路开挖计划的道路开挖项目,5年内新建、改扩建道路项目,3年内道路重大修缮项目,要严格控制。

施工中加强监管,要求道路开挖、修复单位严格执行修复标准,全面提高修复质量。

验收阶段,完善修复验收机制,实行“一路一档”,组织跨部门联合检查,定期公开披露存在问题,全面结合设施日常养护检查,对开挖、修复路段进行修复质量跟踪评审,对造成沉降的路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路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并视情况对项目道路开挖、修复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和通报。

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

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

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注册电动自行车1124.45万辆,今年新增注册57万余辆。随着物流配送的快速发展,电动自行车数量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安全隐患成为突出问题,非法充电现象难以有效杜绝。

市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轮行动计划提出深化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目前,上海已成立市级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隐患整治专项工作组,协调多个部门重点针对电动自行车“充、停、改”问题,推动专项整治。

在提升室内违规停车、充电技术防范水平的同时,上海将严厉打击违规改装、拼装行为,未来三年,上海将更加注重源头管控,完善生产、销售、改装、停放、充电、使用、报废、回收等环节的监管机制。

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

电动自行车检验

为提高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上海将进一步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目前,充电桩建设仍面临“建设成本高”“选址要求高”“充电价格高”的“三高”难题。依靠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实行“一社一策(方案)”或“一村一策(方案)”,确保充电设施增加的同时,总体风险可控,预计全市充换电柜总数将达到2万台。

建筑垃圾:全过程闭环管理

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

上海每年产生大量的装修垃圾、工程渣等建筑垃圾,大量的建筑垃圾给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城市有限的空间资源也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针对这些挑战,上海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解决方案。

新一轮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杜绝违法违规倾倒建筑垃圾,完善建筑垃圾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增强处置能力,加大数据赋能,加强建筑垃圾处置全链条监管。

同时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装修垃圾、拆迁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到2026年,建筑垃圾综合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3%。

提升社区品质:升级美丽家园建设

普通百姓的居住环境,是感受到城市管理精细化最直接的地方。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物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上海已完成48.6万平方米未完工职工住房改造,包括静安区梵瓜里、杨浦区徐汇区丰南村、徐汇区田林路65号等千户以上的项目,全部签约落地率达100%。徐汇区康建路拆迁改造项目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开工—签约—施工—撤场”。

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

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

上海一处老旧住宅区,在建造美丽家园之前

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

上海某老旧小区正在进行美丽家园建设

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新一轮行动计划提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结合城市更新、美丽上海建设,持续深化“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系统解决“上厕所难”等突出民生问题。

比如,实施“两旧一村”整治,到2025年,完成老旧房屋改造62万平方米,启动30个以上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散落二级及以下老旧房屋整治。

升级美丽家园建设,完成1.38万户无卫生设施老旧房屋改造,基本解决了“搬厕所”难题;有序推进居住楼二次加压供水设施移交接管,新增接管1.5亿平方米。

居住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成5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示范街镇,创建5个国家级完整社区、15个市级试点社区。

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上海城镇化进程较早,有不少老旧居住区、老旧公共设施亟待更新,行动计划编制过程中共收到专家、市民提出的意见建议5000余条,涉及社区环境优化、公共设施改善、改进物业管理服务等。

新一轮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提升居住社区品质,持续开展住房安全隐患检查整改,加强物业服务行业监管,落实物业服务企业责任,实现物业投诉管理“截峰、截尾、固基础”的目标。

比如,针对违法装修改造、破坏房屋承重结构、擅自改变房屋用途和用途、高处坠物安全隐患、自建房安全隐患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老旧住宅电梯进行安全评估。

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上海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升级,专啃这几个“硬骨头”_

城管检查拆除小区承重墙

记者从市房屋管理局获悉,上海将探索建立数字化智能健康检查、专项健康检查和定期健康检查相结合的城市住房定期健康检查制度。今年,黄浦、静安已对存量城市住房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健康检查试点,截至目前,6月份已对2117户约968万平方米的房屋进行了实物检查,目前试点结论正在由专业机构进行内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