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逝世,享年 97 岁,各界人士齐聚上海悼念追思

admin

中新社上海8月25日电 题:李政道追悼会在上海举行:“认真研究物理,何须名利”

中新社记者 徐静

白花交织的画框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的面容依然慈祥,眼睛依然明亮。

25日,“李政道先生追悼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院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及李政道先生亲属聚集一堂,表达深切哀悼。

李政道在物理学界地位__李政道物理班

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李政道在旧金山的家中去世,享年97岁。

李政道在物理学界地位_李政道物理班_

8月25日,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追悼会在上海举行。图为追悼会通过历史照片介绍李政道的生平。中新社记者 张恒伟 摄

_李政道物理班_李政道在物理学界地位

25日上午,社会各界人士手捧白菊花,缓缓走到李政道遗像前,鞠躬献花。走进追悼会现场,大屏幕上播放着李政道生前多次引用的“谨学物理,乐善好施,何必在意功名利禄”八个字,人们起立默哀。

李政道先生长子李忠庆教授代表家属,对社会各界在他逝世后对他家属的慰问和支持表示感谢。“父亲教我要探索知识、追求真理、专心做事、谦虚、负责、保持民族自豪感、诚实守信、欣赏艺术、重视亲情和友情、追求有所作为,而不是追逐金钱、物质和名誉。父亲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说:‘我永远是你们的一部分;你们永远是我的一部分。’虽然此时只有我的家人在场,但我想父亲的话不仅是对我们说的,也是对他多年来的老师、同事、朋友说的,也是对永恒的科学和祖国说的。”

李政道长孙李舜时教授尤其记得祖父有三大爱好。“我小时候,祖父就喜欢物理,全身心投入物理研究。在家时,他经常在书房里花很多时间手写物理计算,写满好几页纸和笔记本。”

李政道物理班__李政道在物理学界地位

“爷爷的另一项爱好是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下一代学者,促进各国的科学合作。”李淳石透露,闲暇之余,李政道会专注于第三项爱好——素描和绘画。“他经常为奶奶画下去过的地方的风景。奶奶去世后,他也为其他家人画画。”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现任首席科学家弗兰克·维尔切克对李政道表示深切慰问,并特别回忆起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第一次见到已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的情景,“李先生让我感觉很亲切,像同事一样受人尊敬。”

_李政道物理班_李政道在物理学界地位

李政道在物理学界地位__李政道物理班

8月25日,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追悼会在上海举行。图为人群起立默哀。中新社记者 张恒伟 摄

“李政道先生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里程碑式的贡献。这些成就中,除了6项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外,在很多领域也是奠基性的贡献。”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政道挚友张杰说。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中美物理学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博士后制度,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多次建言献策,推动教育体系和科研机构建设。

_李政道在物理学界地位_李政道物理班

张杰说,自1972年至2010年,李政道先生38年间49次回国,为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培养杰出人才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2010年,李政道最后一次访华,与张杰进行了数次“烛光深谈”,并决定将他多年收藏的手稿、奖章、艺术品、故居等遗物,委托给上海交通大学,以激励后人。

如今,李政道图书馆静静地矗立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西北角,米色的外墙典雅低调,与红褐色的诺贝尔山相得益彰。诺贝尔物理学奖和李政道先生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的数万件珍贵资料都存放在这里,展示和传播他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张杰表示,李政道先生对李政道研究所成为世界一流基础研究机构的期望还在继续,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