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8月31日电题:梁、林二人给后人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访谈世界建筑基金会理事长梁周扬
中新社记者 胡建
2024年是中国著名女建筑师林徽因诞辰120周年。今年5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宾大”)授予林徽因建筑学学位。梁思成和林徽因曾孙女梁周扬一家在美国费城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世界古迹基金会现任理事长梁周扬今年选择“重游梁林路”,探访山西古建筑,寻找梁思成、林徽因到山西的足迹。在千年古刹佛光寺,中新社《东西问》栏目独家专访梁周扬,畅谈梁、林二人为世人留下的精神遗产,以及梁周扬投身古建筑保护的心路历程。
应县木塔,梁思成曾参观过的世界现存最高木塔。吴俊杰摄
以下是采访记录摘要: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选择此时“重走梁林路”?这一路走来有什么收获?
梁周扬:2024年是林徽因诞辰120周年,选择今年“重游梁林之路”意义重大。第一站是晋祠,第二站是佛光寺。1937年,梁思成与林徽因来到佛光寺,发现了当时中国唯一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回应了日本学者“中国无唐代木结构建筑”的错误结论。
第一次来佛光寺是小时候随爷爷、爸爸来,但最难忘的还是2008年去山西运城教书,之后随爸爸来佛光寺的时候。因为那时我已经成年,对梁、林的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那时的震撼更大,也明白了佛光寺非凡的历史意义。
佛光寺东殿,1937年由梁思成、林徽因发现的唐代建筑。胡健摄
这次“重游梁林路”期间,佛光寺举办了“栋梁——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与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古建筑学者共同探讨梁、林二人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的贡献,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特别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苏丹教授在佛光寺周围的山上用镜子创作了装置艺术,用光影与梁、林二人交流,是一次非常美妙的经历。
中新社记者:今年5月,宾夕法尼亚大学为林徽因追授建筑学学位,您如何看待这份迟到近百年的学位证书?
梁周阳:这是对她学术成就的认可,也弥补了一个历史的遗憾。
2022年,宾夕法尼亚大学魏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施泰纳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了一场华人建筑师的展览,展览中宾夕法尼亚大学唯一的女学生就是林徽因。当时他也很好奇林徽因为什么没有获得建筑学学位。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发现林徽因修完了所有的建筑学课程,成绩也不错。之后,他展开了研究和审查程序,在征得所有院长的同意后,最终决定在2024年,也就是她入学100年后,重新颁发林徽因的学位证书。
今年五月,我和家人一起参加了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的毕业典礼,院长率先宣布林徽因将获补发建筑学学位,设计学院的很多中国学生欢呼雀跃,在场的我们家人也十分感动。虽然她的家人觉得她不需要学位来证明或认可,但对她来说,这也是对她心愿的补偿。
梁周阳(右一)与家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领取林徽因学位证书。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新社:梁思成和林徽因都留学海外,深受中西文化的影响。梁家的家风是怎样的?您自己又受到了哪些中西文化的影响?
梁周扬:梁启超的教育理念非常多元、自由,他鼓励和培养孩子们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扎根于一个领域。他在信中写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段落,比如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时,梁启超写信给他说:“你别只在海外当学者,太没意思了,你应该学点人文、艺术等不同的学科,找个自己喜欢的事业。”这体现了梁启超开放的教育理念。
1936年,林徽因在写给费未末的信中,绘制了北总布胡同3号的平面图。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多是西方的,但每年暑假都会回国。从家人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我能同时接受东西方文化的熏陶。我认为接受多方面的文化教育培训可以丰富我的知识,开阔我的思维。
就像梁启超鼓励梁思成要多元化学习一样,我的家庭也以多元化的方式抚养我。除了在美国留学,我还在法国和英国留学。虽然本科专业是政治学,但我也学习了艺术、建筑、人文等,这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和改变。
中新社:在您的记忆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有哪些有趣的家庭故事?哪些故事对您影响深远?
梁周扬: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第一印象是她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南方女子,但后来梁思成认识她之后,发现林徽因的脑子非常灵光,而且非常挑剔。很多人以为林徽因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女人,整天在外面测绘、画建筑图纸,但其实她也非常顾家,是一个非常好的妈妈。比如林徽因的儿女8岁时,她写给他们的信里就充满了温暖,也影响了我们家的每一代人。
林徽因是一位热爱生活、心地温暖的女性。梁思成夫妇搬进北京北总布胡同时,她绘制了他们所住房间的平面图,在屋内种了很多花,把住所布置得漂亮舒适。她在外勘察时,也会给儿女写很多信,画下她和梁思成去过的一些地方。
受他们的影响,我从小就热爱艺术、热爱古建筑,近些年不知不觉走上了建筑保护的道路,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传承,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建筑保护修复工作中来,让我们的建筑和历史文明得以延续。
中新社:山西是文物资源丰富的省份,有许多历史遗迹。作为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和世界古迹基金会理事,您认为如何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梁周扬:我接触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概是10年前,刚加入的时候,我来到山西,那时候我也走上了梁、林二人走过的路,也去过安徽看徽派建筑,走过甘肃敦煌、河北正定,参观了那么多古建筑,让我深深感受到梁、林二人来到这里有多么不容易,因此更加坚定了要把他们的工作继续下去,保护好这些古建筑。
同时我也是成立近60年的世界古迹基金会(WMF)理事,自1988年进入中国以来一直从事建筑保护修复工作,已完成30多个项目。我希望集合更多社会力量,在各地寻找一些急需保护的古建筑,通过基金会的专家团队和工匠进行保护和修复。
山西古建筑众多,全国仅存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均在山西。对于山西这样一个文物丰富、珍贵古迹众多的省份,基金会也希望未来能在这里做更多的建筑保护工作。目前,基金会已经联系了云冈石窟研究院,希望未来能通过基金会的力量参与到云冈石窟的保护中来,延续梁、林保护古建筑的精神。(完)
梁周阳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吴俊杰 摄
受访者简介:
梁安妮(Annie LIANG),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曾孙女,世界古迹基金会(WMF)理事、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