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港水体清澈度提升,居民生活焕新颜

admin

上海水流方向__上海防洪水位

上海防洪水位__上海水流方向

在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港虹漕南路至中环路路段,水清澈度的变化正悄悄改变附近居民的生活。“河水变清澈了,站在河边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的石头和游来游去的小鱼。”在河边散步的张阿姨笑眯眯地说。李大爷是一名晨练爱好者,他补充道:“自从河水变清以后,我愿意每天早上多跑几圈,看着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神清气爽!”

上海防洪水位_上海水流方向_

上海防洪水位__上海水流方向

_上海水流方向_上海防洪水位

居民们对漕河泾港的新面貌赞不绝口。据了解,这一切奇妙的变化,都得益于徐汇区水务部门实施的水体透明度提升试点项目。试点项目以漕河泾港水体的流动为研究样本和研究对象,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恢复了河道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也成为中心城区首个具有防洪功能的流动水体创新实践案例。

漕河泾港—龙华港(徐汇段)长约7.32公里,是滇池北水利枢纽工程防洪排涝骨干渠道,连接闵行区,汇入黄浦江。本次试点项目所在河段为虹漕南路至中环路,紧邻桂平社区、新园新村、桂美山庄等居住区,长度约1.44公里,水域面积35450m²,平均水深约2.5m。长期以来,受区域汛期排水影响,水体浑浊,水生态系统不完善。徐汇区水务部门联合水生态修复专家团队、河道养护单位,开展“徐汇区漕河泾港开放水体透明度提升试点项目”。

上海水流方向_上海防洪水位_

上海水流方向_上海防洪水位_

工程治理过程中,漕河泾港-龙华港面临内外部问题交织影响,先天劣势明显:地处水利分区下游,水流冲击强,水中悬浮物多,水体浑浊,水下森林沉水植物种植反复冲击透明度,成活率难以控制;底质条件差,底泥受外力作用上浮至水面,水中悬浮物不易沉降;水中鱼蟹较多,沉水植物种植前期易被吃掉,发生夹断,成活率难以保证;河床条件复杂,涉水作业难度大。

上海防洪水位_上海水流方向_

针对这些问题,徐汇区水务部门联合水生态修复专家团队,从降本增效的角度,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和分区管理策略,通过缓解水位波动、降低流量、改善基底等措施,徐汇区水务部门逐步构建起一个自净水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水体的清澈度,重建了水下生态系统,自然发挥作用,分解净化,降低了后续维护成本,同时试点区带动下游水体逐步改善河段水质,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目标。

上海水流方向__上海防洪水位

上海水流方向__上海防洪水位

根据上海河湖水体透明度提升试点方案,到2026年底,完成100个河湖水体透明度提升试点,形成一批提升水体透明度的可行样板。以湖泊及周边滨水空间建设为主抓手,把握发展新高质量生产力的方向和路径,按照美丽幸福河湖、美丽水社区工作部署要求,以滨水游憩空间打造、水生态系统修复、水生态价值提升为重点,实现、恢复、发展城市自然生境,打造水质优良、岸绿风光秀丽、人水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

文字:区建设管理委员会

记者:杨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