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顺平桃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探寻其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之路

admin

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

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

河北商报记者 吴淼淼 贾洪波 李元华 通讯员 高梦龙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4年地理标志保护项目实施名单,全国有44个地理标志入选,其中包括河北保定顺平县申报的“顺平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一颗鲜桃究竟有何特别,为何能跻身国家级名单?记者走进顺平县台峪乡南台峪村京津周边鲜桃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以下简称顺平鲜桃基地),探寻一颗桃子“走”出来的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之路。

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

顺平县桃园里,鲜桃挂满枝头。河北经报记者吴苗苗摄

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

8月27日,仍处于桃子收获季节的顺平县,空气中弥漫着清爽的桃香。行驶在237省道南台峪村附近,两辆货车停在路边,果农们正将一筐筐刚采摘下来的桃子装进市场。桃子被抬进车里。

“这一车桃子要运到哪里去?卖得怎么样?”看着一颗颗粉红硕大的桃子,记者好奇地问道。

“一车去北京新发地,一车去石家庄农产品交易中心,我们农场的桃子收购价是4元一斤。”这位果农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干活。

“哇,这确实不便宜啊!”

“还要赶着去买,不然我早点来,拉一车桃子回集市,很快就卖光了。”卡车司机的话,引得周围的果农哈哈大笑。

顺平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土壤沙质,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所产桃子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甜美无瑕,有“中国桃乡”之称。

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

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

桃农将新鲜桃子装上货车。河北经报记者吴苗苗摄

“由于我们村区位优势独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桃子种植,如今以南台峪村3500亩桃园为核心示范区的示范基地,带动了寨子、东峪、龙塘等村及周边11500亩。每逢桃子成熟时,山西、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客商都会来我们村收购,最多时有60辆卡车同时来运输。”南台峪村村支书张逸飞站在村里的观景台上,望着下面连绵起伏的山丘和郁郁葱葱的桃园,自豪地说。

张逸飞才30出头,是村里最年轻的一代果农,村里全国劳模张国桥告诉他,发展桃产业需要科技支撑。

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

环京津鲜桃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基地航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供图

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

“新世纪初,这里的桃园遭受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很严重,没人知道如何防治,好桃子也被虫子吃光了,连续几年,村民损失惨重。”张逸飞说。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建成带着梨小食心虫防治项目来到村里,南台峪村果农采用“一测、二压、三诱、四惑、五套、六杀”梨小食心虫简易防治技术,很快取得了预期效果。

梨小食心虫的有效防治,让果农们尝到了科学桃园管理的甜头,此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连续多年为顺平县的桃子产区护航。

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

李建成检查桃、梨蛀虫情况。河北经报记者吴苗苗摄

2008年,李建成带领团队依托顺平县太峪乡桃产业协会、顺平县王瑞鲜桃农户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顺平环景金鲜桃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基地,采用预警预报、园草、生态调控、生物防治、性诱剂诱杀、误引丝干扰成虫交配等为一体的绿色高效防治技术体系,对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桃园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92%,减少农药使用量15%,辐照区优质果率达90%以上,亩均效益达万元,经济效益增加20%以上。

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

记者走进基地的桃园,这里悬挂着三角形的监视器。

“这些监​​测器能实时监测果园病虫害发生情况,有效提高桃园病虫害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顺平县太峪乡南太峪村农民杨转乾说,通过建立预测预报系统,让每一棵桃树都拥有一个“智能管家”。

此外,顺平鲜桃基地顺应全产业链绿色生产高质量发展需求,引进30多个新品种进行试种示范,示范肥水管理、地力改良技术以及果实采收、分级、包装、储运、品质控制等。如今,示范基地3500亩核心桃园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了“泰玉”“旺瑞山庄”商标,通过优化品种、推广先进技术,鲜桃优质果率提高了15%。

“除了提供技术支持,我们还注重对当地新型农户的培训。”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马爱红说,团队每年以培训班、现场会等形式对合作社成员和基地果农进行专题技术培训,并定期组织果农开展“果品评优”“冬剪”大赛、新品种交流会等活动,提高果农生产管理水平和提质增效意识。目前,顺平县有100多个桃果产业专业村,2.5万余人从事桃生产。

从识别一种病害、了解一种农药、推荐一个品种、介绍一种模式到讲解一项农政、提供一个解决方案、示范一项实用技术、制定防控建议,专家扎根基地,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每年培训果农3000余人次,新成果新技术覆盖率达85%以上。2018年成立“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专家联合创新工作室”,探索劳务输出新项目。桃基地被评为“2024-2026年河北省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示范单位”。

“植保所的宗旨是保障植物安全,最终目的是保障食品安全。今年我们给自己定了一项硬任务,对基地出产的水果分批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桃子,好吃的桃子,优质的桃子。”马爱红笑着说。

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顺平绿桃产业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河北经报记者吴苗苗摄

从打造示范基地到带动全区品牌发展,近年来,顺平县围绕“用好一个地理标志、做强一个品牌、发展一个产业、造福百姓”的发展目标,大力推广“顺平桃”标志性产品,申报推广工作以高质量培育、高水平保护、高效应用为抓手,加大地理标志培育应用力度,努力把传统特色产品产业转化为质量效益型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把地方特色产品打造成“金名片”。

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__顺平桃变“金名片”,太行深处果飘香

早中熟桃品鉴推广会现场。图片来源: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截至目前,顺平县鲜桃种植面积8.9万亩,年产量29万吨,年产值约11亿元,已获批使用地理标志企业7家,引进北京汇源、绿城食品两家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年可加工各类水果8.2万吨,冷库贮藏4300吨,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至20%,同时该县还依托独特资源,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了16届鲜桃大赛,春游赏桃活动已开展25年,2024年春季游客人数达3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