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悠长的气筒声,车身上绘有“红松之乡”字样的6274/6271次列车缓缓驶离五岭站,穿过黑龙江小兴安岭深处的红松林,驶向佳木斯站。
这列火车自上世纪60年代开行以来,已在山里运行了60多年,仅有5节车厢的“慢火车”不仅是林区群众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山里孩子们上学的“校车”。
01
6274/6271次列车单程运行时间为9小时6分,全程票价46.5元,最低票价4元,沿途经过29座车站,其中无站台车站12座。
列车乘务员孙红娜是牡丹江客运段盘锦队乌伊岭线的资深乘务员,她在这趟列车上执勤已有10年。“小兴安岭林区群众居住比较分散,沿线孩子要到学校比较集中的伊春市及周边县市上学。”
每年开学,乘车学生数量都会明显增多。孙红娜说,从8月26日开始,住校学生和家长就陆续前往学校,每天乘坐校车的人数多达100余人。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教育需求,火车必须沿途在林场和村庄停留。
8点26分,列车停靠在汤旺河站,此时站台上已经站满了前往友好、伊春、南岔等地留学的孩子,其中还包括不少陪读的家长。
乘客刘先生是唐王县居民,今年65岁。他说,孙女的学校离家230多公里,从初中开始就坐这辆公交车上学。“我家也有车,但山里的路不好开,而且这辆公交车200多公里的车费才27.5元,比自己开车划算多了。”
为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持续支持乡村振兴,2022年伊始,中铁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列车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将燃煤车体升级为空调车体,并对车厢内部进行全面改造,设置“裕民集市”“学民书屋”“生态之旅”三节主题车厢。
为了让孩子们在上学途中能更好地学习,列车在“学民读书会”主题车厢内还设有书柜、阅览桌和座椅,配备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和科普读物,免费供大家阅读。
列车抵达友好站后,车厢内乘客越来越多,车厢也变得忙碌起来。乘客李青青说,自己上小学、初中、高中都坐过这趟车,这次也是第一次坐这趟车出山报大学。“现在有工作了,还是离不开,这就是我们大山里的‘铁路校车’!”
02
这列“慢火车”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外出上学的需要,也是百姓致富的“快车”,在穿越林区的过程中,火车上总能采到各种山野菜、沿途各县区的蔬菜、鸡蛋、肉禽等。
齐月英和丈夫是当地的林业工人,以前他们靠砍树运到国外,每月有不菲的收入。随着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林业工人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鼓励下,转行从事山地特色种植。如今,树莓、蓝莓种植已经成为齐月英林业的支柱产业。
每逢夏秋收获季节,沿线群众都像齐月英一样笑容满面,把一筐筐收获的水果装上火车,运到伊春、西林、南岔甚至更远的佳木斯等集市上卖个好价钱。
“我们这里阳光充足,雨水适中,林场家家户户都种着树莓、蓝莓。”这些年,齐月英一家靠卖山特产过上了充实的生活。“我有两个孩子,他们的学费都是卖山特产挣的。”
为了方便林区群众销售山特产品,列车工作人员准备了钳子、细铁丝、编织袋等物品,并在车厢两端增设了信息窗,让旅客在上面写下销售或购买信息,帮助大家的山特产品找到销路。
像这样的公益性“慢火车”,全国有几十对,大多途经偏远地区,票价普遍不高。如果说高铁、动车组是交通运输的大动脉,那么“慢火车”就像是毛细血管,细小却不可或缺,用独特的温度和节奏,帮助当地人民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制片人:王兴东
主编:张志达
CGTN记者|于文博
杨惠君 编辑
校对丨高绍卓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人民铁路哈尔滨铁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