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支撑。长期以来,国家把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职业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师资素质。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本科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279003人,高职(技术)院校专任教师总数为643704人。专任教师总数比2018年(497682人)增加17万余人(173925人)。这表明,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
“生师比”是体现高校师资实力的核心指标,而“双师”队伍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师资建设的重要方面。从“生师比”和“双师”专任教师占比两个指标来看,肩负国家职业教育重任的职业本科和高职(技术)院校的师资建设情况如何?
近日,麦可思研究整理了各学校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中发布的2023年生师比、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占比等数据,发现:
注:1.由于生师比与在校学生数密切相关,生师比最高的100所大学为2023年学生人数在5000人及以上的大学。艺术、体育、医学类大学未纳入统计。
2.由于统计的是2023学年,因此包括了原来是专科学校,但在2024年升格为本科的高校。
师生比例: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较低
“生师比”是高校办学条件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监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的生师比体现了学校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而进行的师资配置。
2024年3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官员介绍了2023年全国教育发展情况,其中提到,本科职业学校生师比为17.57∶1,高职(技术)学校生师比为18.92∶1。
根据各高校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公布的数据,全国生师比最低的100所高职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平均生师比为13.99,远低于全国高职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平均生师比。
其中,生师比最低的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10.00,该校2022年的生师比也较低(11.78)。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校学生1万余人(13650人),但专任教师1259人,较2022年增加147人。据了解,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常态化、制度化、自主化、全生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素质整体提升。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生师比也较低(10.67)。较低的生师比得益于学校的学生规模。根据其年报数据,该校2023年全日制在校生7224人,虽然较上年有一定增长,但学校师资力量充足,专任教师513人。此外,据学校介绍,学校正在实施“企业实践计划”、“质量提升计划”、“人才引进计划”、“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等相关举措的实施,对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有一定帮助。
其他生师比较低的高校包括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南阳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另外,从学生规模来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交职业学院、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等学校的学生规模较大,2023年全日制在校生数均超过2万人,但其生师比也控制得比较好,这与专任教师数量较多有关。
双师比例:
青岛港务职业技术学院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时代深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支撑力量。总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来源单一、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化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云南省委副主席、云南工商大学执行校长李孝宣曾指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推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一方面,高校把专任教师培养和企业实习作为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学校也在积极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学校专兼职教师。那么,从结果来看,各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如何呢?
从各学校公布的数据看,本次统计的百强高校“双师型”教师平均占比为88.03%。
其中青岛港务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较高,达到100.00%。
据学校教育质量年报显示,2023年,学校继续拓展教师发展中心功能,搭建教师成长发展平台,依托主办方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学院获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习基地,组织20名教师开展暑期研修,开展具有港航特色、务实高效的师资提升项目,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创新、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研究、科研”能力。
同时,学校持续组织实施专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程”,通过国家、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外包培训、出国学习、参观交流、企业实践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专任教师的培养。此外,学校还在积极组织和鼓励“双师型”教师认证工作……各项举措的落实,有力保证了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成效。
此外,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也较高,分别为94.88%、94.82%。
其他“双高”学校中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较高的还有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
与2022年相比,2023年“双师型”教师专任教师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的高校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占比明显提升。
优秀教师:
江浙高校表现优异
2016年出台的《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明确将“生师比”和“‘双师型’教师比例”纳入考核范围,此外,《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也对高职院校上述两个指标进行了阐述,在存在问题方面,特别提到存在“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报告指出,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总量不足,生师比不达标,近三成院校生师比超过23:1;30余所院校专任教师不足70人,1500多个专业专任教师不足2人。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低,部分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不足10%;职业院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仅为30.1%,在12个省,这一比例甚至低于当地普通高中。
提高生师比、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在综合生师比、“双师型”教师比例等方面,江苏省高职院校表现良好。
其中,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均进入全国生师比、专任教师“双师”比例最高职业院校TOP100榜单,师资实力雄厚。
长期以来,江苏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强调教师个体成长与教学队伍建设相结合,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支撑。
据悉,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十四五”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的意见》,以国培、省培为引领,带动高质量市县联动培训和校本特色培训。同时印发了《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加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技能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骨干,打造一批教育教学实践优秀成果。此外,该省还通过建立校企交流机制、深化考核评价改革等方式,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
此外,浙江还有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双一流”高校,这些高校不仅对未来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在吸引和培养师资方面也表现出色。
广东、河北两省各有2所高校获得“双优”,分别是广东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生师比降低主要靠控制在校学生数量同时弥补教师人数的不足,而双师比建设主要靠引进与培养并举,是推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发展的关键。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1193号建议的复函》专门提到,中央财政投入53亿元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实施“国家职业教育培训”示范项目,建立“国家示范指导、省级协同实施、市县联动保障、校本特色培训”四级培训体系,累计建成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100个、企业实习基地102个,“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一半,有效服务和支撑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年底,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并提到未来在晋升、考核等方面将给予“双师型”教师更多倾斜。相关政策制度的出台,为加强职业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相信我们的职业院校将迎来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