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9月28日电 (记者 于静)9月28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永丰村1900余亩示范基地里,一排排生长整齐的玉米林直立在风中,鲜玉米穗的外皮都被剥掉了。巨大的玉米棒子上都结满了种子,田野里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
“260亩玉米高产研究田有5个样点,平均亩产达1382.35公斤,创下宁夏玉米高产新纪录。”专家组对这里实施的大面积玉米密植精准控制技术示范场进行了面积测量和人工智能。经过取样、称重、脱粒、水分测定等多个步骤,由专家组成员公布了实际检测和验收数据。
连日来,宁夏农林科学院组织专家对与宁夏农技推广站及各市县农业技术中心联合实施的玉米增产技术示范田进行产量测试和验收。从宁夏南部山区到引黄地区,提供了粮食保障,大面积宁夏玉米增产技术示范创下了多项高产新纪录。
2018年以来,宁夏农林科学院玉米创新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创新融合“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 2024年,宁夏农技推广站将组织市县农业技术中心,在宁夏9个市县建立农业技术中心。该区开展玉米增产行动,重点示范推广该技术。通过选择密植高产玉米品种、滴水保苗、合理增密打造优质生产群、精准控水肥、防治病虫害、深耕秸秆返田施肥等多项关键技术,在植保无人机领域,在大田智能监测设备和智能水肥调控平台的支持下,玉米产量实现新突破。
在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彭堡村玉米示范田,宁夏农林科学院玉米创新团队联合固原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建立生产示范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密植高产技术。专家组进行现场田间试验并收获,56亩示范田亩产最高达到1296.46公斤。据悉,这是宁南山区玉米高产新纪录。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解决了玉米“卡脖子、干旱”问题,将成为宁夏南部山区玉米大幅增产的方向。
在干旱多沙地区的吴忠市盐池县凤鸡沟乡,宁夏农科院、自治区农技推广站、盐池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建立了精准调控技术示范点用于玉米密植和滴灌。 120亩示范点实测,平均亩产1241.5公斤,创下干旱沙区玉米高产纪录。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宁夏中卫建立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生产示范,在恶劣天气影响下实现了玉米产量的突破。今年秋季,由于持续降雨、日照不足,产量已超过宁夏历史高产。该技术不仅实现高产,而且节水、节肥。该技术可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