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青海海东麻吉村与贵州兴义的特色美食之旅

admin

_品味旅游网_有品味旅游

品味旅游网_有品味旅游_

图表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2023年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

品味旅游网__有品味旅游

山味

品一杯八宝碗茶,住一晚山景民宿,吃美味的农家菜……位于青海海东的马吉村现在格外热闹,有很多游客来这里体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017年7月下旬,马迹村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开业,带动了昔日的“空心村”发展成为旅游村。手抓羊肉、柴火鸡、酿皮……这些海东人日常生活中的美食,如今已成为游客不可磨灭的记忆。图为当地人品尝传统特产。

李军 摄(图片中国)

_品味旅游网_有品味旅游

山味

近年来,旅游资源丰富的贵州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羊肉面也成为游客不可错过的美食。在地处贵州、广西、云南交界处的贵州兴义,万峰林的金色稻田和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伴随着羊肉面进入游客的视线。秋日阳光下漫步田野,去地质公园追求自然生态体验,再去附近的村庄吃一碗羊肉面,领略布依文化——通过味觉之旅,让游客沉浸其中独特的乡村。田园慢生活。图为热腾腾的羊肉面。

罗星汉 摄(图片中国)

品味旅游网__有品味旅游

山味

游览安徽宏村,除了欣赏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令人难忘的徽菜也是不容错过的。近年来,宏村依托徽派建筑和正宗徽菜,坚持“旅游+”发展主线,深入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旅游环境,实现了一体化发展。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业。图为宏村老街,汇聚了当地美食。

杨子恩 摄(图片中国)

有品味旅游__品味旅游网

古城夜市

在甘肃敦煌古城,不仅有令人陶醉的风景,还有繁华的夜市。敦煌夜市,又称沙洲夜市,是丝绸之路美食和丝绸之路工艺品的聚集地。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被誉为敦煌的“夜景”、“风情画”。据统计,9月以来,敦煌夜市日均客流量已达3万人次以上。游客来这里赏景、休闲、购买特色文创产品,尤其是沙洲塔、沙洲美食站等敦煌风味美食。聚集区更是人头攒动,人们欣赏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和烟花表演。图为灯火通明的敦煌夜市。

陈红斗 摄(图片中国)

有品味旅游__品味旅游网

古城夜市

说到陕西西安古城,除了雄伟的兵马俑,古老的大雁塔,还有繁华的回民街。作为西安的美食地标,回民街以其香喷喷的羊肉包子、金黄酥脆的肉包子等特色美食吸引了无数游客。图为回民街上的美食——馕。

张亚军 摄(图片中国)

有品味旅游__品味旅游网

古城夜市

河南开封鼓楼夜市历史悠久。 《东京梦华录》中有详细记载,描述了当时夜市的繁荣。如今,开封鼓楼夜市依然热闹非凡,炸凉粉、杏仁茶、汤包、红烧鱼、羊肉汤等当地美食小吃,吸引了大量游客。图为航拍开封鼓楼夜市。

左东辰 摄(图片中国)

品味旅游网_有品味旅游_

城市品味

凭借老友面、螺蛳粉等小吃,广西的味道逐渐被食客所熟知,南宁也成为美食游的热门选择。近年来,南宁积极打造消费场景,培育“美食+旅游”、“演出+旅游”等业态,持续完善服务,频频推出新玩法,加速释放消费潜力。图为南宁中山路上的美食。

雷文珍 摄(图片中国)

有品味旅游__品味旅游网

城市品味

面对市场变化,餐饮企业积极打造个性化消费新场景,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在辽宁省沉阳市的兴顺夜市,工业风格的水泥管被改造成餐厅观景台。这样的设计充满现代感,凸显差异化,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拍出美丽的用餐照片。图为兴顺夜市的水泥管用餐区。

于海洋 摄(图片中国)

_品味旅游网_有品味旅游

城市品味

近年来,湖南长沙推动美食、文化、娱乐等产业融合,积极满足多元化体验需求。一些商场、街区主动增添人文内涵,让市民和游客在游览长沙、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图为黄兴路步行街的文和里菜市场,汇集了长沙特色小吃。

丁俊浩 摄(图片中国)

有品味旅游_品味旅游网_

城市品味

福建省厦门市以其美丽的山海风光、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美食而闻名。如今,“拉着行李箱品尝美食”已成为厦门的旅游标签,不少当地的小老店也成为这座城市独特饮食文化的体验点。为持续升温文化旅游市场,提振文化旅游消费,深化文旅融合,各地设计发布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旅游融合发展。体育和商业。图为厦门曾厝垵小吃市场一角。

苗健 摄(图片中国)

去甘肃天水品尝舌尖上的麻辣盛宴,去山东淄博体验夜市的日常烟火,去浙江台州体验山海的清新味道……丰富多样中国美食将在多彩的旅程中满足人们的味蕾。获得自由。

有多少游客会前往一座城市寻找正宗的风味?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显示,92.3%的受访者会在旅行前或旅行中做好美食规划,93.1%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美食越来越成为影响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如何满足多样化的饮食文化需求、提升游客体验成为各地旅游发展的方向。这也促使更多以“食”为基础的“品味旅游”兴起。 ”成为体验丰富的“味觉之旅”。

山水风味十足,美食为乡村旅游带来更多流量。今年国庆假期,不少游客把旅游目的地定在了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吸引人们的不仅是独具闽南特色的当地田园风光,还有充满“家乡菜”的露天田园宴席。 2023年7月起,福建将打造“中华田园宴”文化旅游品牌,挖掘隐藏在乡村的民间美食。每个月左右,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都会聚集在传统的村庄里。他们不仅可以享受美食,还可以拍摄文旅短视频、观看文化节目。除了石井镇,还有各种“美食名镇”、“美食名村”也在探索新的增长空间:在江西婺源,除了五彩斑斓的秋日晒景,黄岭的油墩子、豆腐花也是也被称为“人们永远不想离开”;在吉林延边,白山松水的北国风光极其壮丽,民俗村的凉面米酒也令人垂涎欲滴……一场味觉之旅不仅让游客深刻体验到独特的风情山地乡村的魅力,也为乡村旅游聚集人气,为乡村整体振兴注入活力。

文化盛宴源远流长,美味佳肴让古城的夜晚更加迷人。美食是时间的艺术,久远的味道是深厚的魅力——在云南丽江,一碗鸡凉粉承载着纳西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印记;在陕西西安,每一缕肉包子的香气都诉说着古城风味的历史传承。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逛夜市也是感受当地历史文化和风情的一种方式:在历史上开创夜宵小吃之先河的河南开封古城,古色古香的夜市并不看到同样的网红零食,却同样是几千年前流行的零食。北宋的饮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古建筑林立的河北正定古城,夜晚的王泉古街变成繁华的美食街,古老的街巷在白天和夜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旅游业态。 ……漫步历史街区,让游客在饕餮之余,不仅能体验美食的味道,还能在浓郁的传统“文采”中领略古城的魅力。

创新的场景、优化的服务、美味的美食也为城市文旅经济增添活力。美食是了解一座城市的开始,而留在舌尖的味道则是了解一座城市的关键。近年来,从湖南长沙、山东淄博,到四川成都、云南大理,已有不少城市用美食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各地在抓好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同时,也在努力以特色风味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把美食的“流”变成文化旅游的“留”,拉动经济增长。

过去,江西南昌因缺乏名山大川,一度扮演着游客到江西旅游的中转站角色。 “留住游客难”是其旅游发展的痛点。近期,短视频平台上与“江西小烧”相关的话题累计浏览量已突破10亿,不少人直奔南昌感受这座城市的烟火气。面对大量游客涌入,如何才能持续保证他们能留下来、玩得开心?当地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白天,音乐节、自行车赛等活动精彩举办;夜晚,烟花表演、光影艺术表演装点明亮的夜空;你可以用筷子拌米粉,喝瓦罐里的汤。正宗南昌风味;只有通过夜间现场表演的《滕王阁寻梦》和中国韵律舞的《与海昏侯对话》,才能真正领略豫章老县城的历史文脉。

随着旅游空间从景到景的转变,美食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发展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用味蕾去旅行”为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只有综合考虑创新场景、优化服务等,不断提升供给能力、优化供给机制,才能从更深层次挖掘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推动“品味旅行”丰富旅行体验。

(本报记者 曹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