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艾美奖最大赢家幕府将军:西方对日本历史的想象与重构

admin

2024年,FX制作的日本历史剧《幕府将军》成为今年艾美奖的最大赢家。这是该剧第二次搬上银幕。 1980年,美剧《幕府》获得艾美奖最佳限定剧奖和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奖。 2024年版《幕府将军》是该剧的又一次复兴。 《幕府将军》为何不断被翻拍,成为美国电视市场的赢家?

《幕府将军》反映了西方对日本历史,特别是世界秩序重建的想象。日本离开亚洲加入欧洲,成为“西方”的一员,并不是在二战之后,也不是在明治维新之后,而是在400多年前的17世纪,当时德川家康招募英国人为武士并取得决战胜利在《将军》中。当初战争的时候。日本从战国到统一的历史,被“幕府将军”与欧洲的宗教改革、海上霸权的争夺、大英帝国的崛起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巧合还是必然,战国日本的最终胜利者德川家康与威廉·亚当斯(代表着未来大英帝国的崛起和当今英美主导的全球化潮流)巧妙地结成了联盟,并东西方的胜利者更加强大。携手建设世界新秩序。

日本的对外开放始于16世纪

《幕府将军》改编自詹姆斯·克拉维尔1975年的小说《幕府将军:日本的小说》。 1980年,根据小说改编的美剧《幕府》由派拉蒙出品,并在美国NBC电视台播出。由日本著名演员三船敏郎主演。该小说还被改编成音乐剧和游戏。

_幻想秩序阵容_幻想的秩序

1980年版美剧《幕府》

《幕府将军》中的日本不是一个闭关锁国排外的颓废国家,而是一个对外开放、目光远大、世界观宏大的国家。该剧以关原之战为背景,与美国历史学家对现代日本的看法一致。美国历史学家马吕斯​​·约翰逊在《近代日本的创立》中将1600年的关原之战视为近代日本的开端。从此,德川家康取得了最高统治权,幕府制度开始了。

幻想秩序阵容__幻想的秩序

上图:16世纪葡萄牙黑船访问日本;下图:19世纪美国黑船访问日本

在西方史学家看来,开放国家、接受西方是日本进入近代史的起点。 1856年美国黑船的来访,并不是日本向西方开放的起点,而是300多年前,也就是16世纪末期的向西开放。前者是被动开放,后者是主动开放。从西方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19世纪美国黑船来访后,日本走上了明治维新; 16世纪葡萄牙黑船来访后,日本走上了统一之路。日本在两次开国期间,将西方文明吸收到自己的文化中。

美剧《幕府将军》中,16世纪末的日本已经非常“西化”了。基督教在日本大名和武士阶层中的广泛存在是日本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基石,传教士是这些核心权力人物的意识形态导师。电视剧一开始,大名及其家臣们虔诚地参拜、祈祷。祭司经常出入官邸,深得大名的信任。这些信仰基督教的大名,就是江户时代被称为“吉利奇丹”的基督徒,这个词起源于葡萄牙语的cristão。

_幻想的秩序_幻想秩序阵容

左:角色原型小西幸永;右:角色木山右近四条

葡萄牙人传入日本后,九州大名大规模皈依天主教,包括肥前国的大村氏、有马氏,摄津国的高山氏,丰后国的大友氏等。剧中,石田派幕僚、五仙之一的木山右近佐田长以历史上两位真实的义理团大名小西行长和高山右近为原型。小西行长,教名奥斯丁,支持石田三成起兵对抗德川家康。半个多世纪后,他的大本营岛原爆发了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案件;高山右近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1613年被德川家康击败,流放到菲律宾。

幻想的秩序_幻想秩序阵容_

_幻想秩序阵容_幻想的秩序

《最后的武士》中的美国武士(左)和《幕府将军》中的英国武士(右)

《幕府将军》的主人公英国人约翰·布莱克索恩也是一名基督徒,但他只是一个被天主教徒视为“异端”的新教徒(Protestant)。当他踏上日本时,他感到既陌生又熟悉。这里已经有很多欧洲白人和基督徒。然而,当他意识到这些欧洲人是天主教徒时,他立即产生了敌意,并劝说德川家康将这些人赶走。这个“说英语的新教徒”符合西方文化界基于英美价值观对日本历史的想象。日本的每一次现代化进程都有约翰这样的“英语启蒙”。 2003年的美国电影《最后的武士》描述了另一位启蒙者:1876年来到日本的美国人内森·阿尔格伦。这些形象是西方认知下日本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幻想秩序阵容_幻想的秩序_

威廉·亚当斯会见德川家康

英国新教给日本带来的影响与葡萄牙天主教不同。约翰·布莱克索恩的原型是威廉·亚当斯,日文名字是三浦安贞。他原本是英国海军的成员。 1598年,他加入荷兰舰队远征亚洲。 1600年漂流到日本九州,随德川家康来到江户。德川家康的外交顾问和第一位出生于英国的日本武士。一方面,他帮助德川家康消灭了石田派的政敌,通过消灭以天主教徒为代表的葡萄牙势力,获得了日本最高权力。他使德川家康认识到,英国与葡萄牙、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矛盾,在日本正在表现为德川家康与石田三成派的矛盾。德川家康通过与葡萄牙的竞争对手英国结盟,在权力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1614年,在威廉·亚当斯的领导下,日本天主教会被解散。另一方面,他帮助德川家康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石田派和吉利什坦大名发展了与西欧的国际关系,并向欧洲派遣了欧洲使节。威廉·亚当斯为德川家康开辟了一条新路,将目光投向了日本以东的美洲新大陆,派遣使节跨越太平洋到达新大陆。西班牙。 1604年,威廉·亚当斯为德川家康建造了第一座西式造船厂。 1608年,他担任驻外大使,联系菲律宾总督罗德里戈·德·维韦罗-贝拉斯科,建立日本与新西班牙之间的官方关系。外交关系。

幻想秩序阵容_幻想的秩序_

岛原之乱期间,一艘帮助幕府军队对抗天主教徒和葡萄牙人的荷兰军舰

在威廉·亚当斯时代,英国尚未在日本建立影响力,也没有官方交往。他选择了最接近德川家康的英国替代方案——荷兰。英国和荷兰都是新教国家,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新竞争对手。为了对抗葡萄牙人和九州大名,1604年,在威廉·亚当斯的协调下,德川家康派人前往泰国北大年,联络荷兰东印度公司,邀请其与日本进行贸易; 1609年,荷兰人雅克·斯佩克斯访问日本,获得贸易许可印章,正式与日本建立贸易关系。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他成为唯一垄断日本贸易的国家。尽管历史学家批评德川幕府闭关锁国,但从“幕府将军”的角度来看,德川幕府并不排斥。闭关锁国的目标只有英国的敌人——西班牙和葡萄牙。然而,它对当时与英国有共同利益的荷兰却非常敌视。宽容。 1637年岛原之乱期间,荷兰军队充当幕府的军事盟友。 1641年,日本专门为荷兰修建“出岛”作为驻军。 “染雪”影响了日本200多年,使日本能够在19世纪迅速适应现代化。重要依据。

幻想的秩序__幻想秩序阵容

左:历史原型人物细川唐沙;右:剧中角色户田真理子

在“幕府将军”开创的向西方开放的日本领域,新教与天主教的矛盾巧妙地落到了户田真理子身上。其原型细川伽罗所是一个对立面结合的矛盾体:她是“本能寺之变”中杀死织田信长的明智光秀的女儿,也是排挤丰臣正统的德川家康的女儿。家庭并夺取了权力。她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但也认同威廉·亚当斯的新教信仰,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她坚信基督教的生死观,也通过切腹自杀向日本人的死亡观投降。最终,全剧以她的自我牺牲作为一切矛盾的最终出口。德川家康掌权,日本进入现代化,并加入英国制定的全球新秩序。

幻想的秩序__幻想秩序阵容

英日同盟与世界新秩序

《幕府将军》将日本的战国历史扔进了更大的世界地图。 16世纪正值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不仅存在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教派之争,而且还存在英国、荷兰新殖民帝国与西班牙、葡萄牙老殖民帝国之间的争端。基督教教派之间的争端和全球殖民范围是近代日本最需要探讨的问题。历史背景和前提。

_幻想的秩序_幻想秩序阵容

英国人和葡萄牙人在日本的竞争,也是欧洲宗教改革中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斗争。图为《幕府将军》剧照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通过法国神学家加尔文、瑞士宗教改革家乌尔里希·慈运理、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基督教在欧洲完成了教派的分离。 ,形成罗马天主教与新教的对立。德川家康与石田三成的斗争,被《幕府将军》巧妙地转化为欧洲宗教改革在东方的延伸,即新教与天主教、东方新殖民国家与老殖民国家之间的斗争。全剧第一集展现了丰臣秀吉死后控制政权的高级高官都是天主教徒:大野春信的原型是大谷义次,木山右近贞达的原型是小西行长,以及丰臣政权。守护者兼原型是石田三成、石户一成。虽然石户和也没有直接表态石户和也是否是信徒,但他将这位讲日语的葡萄牙传教士视为亲密的知己。

幻想秩序阵容_幻想的秩序_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德川家康的盟友威廉·亚当斯是英国新教徒。当时的英国正在崛起,但尚未确立霸权。 1600年,英国处于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恢复了新教在英国的地位。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了英国的海上地位。不过,当时的英国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海上力量,但其影响力仍不如最大殖民国家西班牙、欧洲最强大国家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那是欧洲旧大陆的一个二流国家。直到1688年,英国才完成了光荣革命,踏上了新的征程。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正式开启了大不列颠的辉煌之门。另外,英国虽然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但英国很快就在1590年的西班牙战争中失败了,并立即与西班牙签订了一份合同,结束了对峙。此后,英国将海外布局的重点放在了当时无人重视的北美,即今天美国的弗吉尼亚州,作为其第一个海外殖民地。亚洲,尤其是远东的日本,并不是英国的关注重点。

威廉·亚当斯超越了他的时代,超越了他的时代的限制。当英国的海上实力不足以对抗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老牌殖民强国时,它在日本击败了葡萄牙。他一到日本就向德川家康透露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世界的野心。早在1494年,即威廉·亚当斯抵达日本的100多年前,西班牙和葡萄牙就签署了《托德西拉斯条约》。世界被划分为势力范围,西班牙在教皇子午线以西,葡萄牙在东。

幻想的秩序__幻想秩序阵容

会见德川家康的威廉·亚当斯。 《将军》剧照

英国人威廉·亚当斯并不是唯一影响现代日本的西方人。第一个航海到日本的葡萄牙人安东尼奥·达莫塔、首次率领日本使团前往欧洲的意大利人瓦利安、兰花学创始人西博尔德等都为日本历史做出了贡献。日本方面,安土桃山时期有很多非常重视国际交流的大名,比如与葡萄牙人合作的织田信长、让欧洲人第一次认识到日本存在的九州桐人大名等。 ,以及派遣使团前往美洲的大名。伊达正宗等人。然而,《幕府将军》选择性地隐瞒了其他事实,只选择了英国人威廉·亚当斯和德川家康这对与英国人勾结的人,削弱了其他欧洲人与日本大名之间的互动。威廉·亚当斯被选为大英帝国在亚洲的领袖,带领日本胜利者德川家康走向巅峰。

幻想秩序阵容__幻想的秩序

《将军》中的德川家康也具备这种远见,被描绘成具有未来眼光、能够准确预测世界趋势的领导者。在英国完全崛起之前,他选择与英国结盟,后来又与荷兰结盟,而拒绝了葡萄牙。从后来的历史来看,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那就是他选择了与胜利者结盟,这是符合历史大势的。在大航海时代的全球霸权争夺中,葡萄牙和西班牙逐渐不再是最初的发起者,而被荷兰、英国等更强大的新兴工业和资本主义国家所取代。这种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一直延续至今,英联邦和英语美国等国家仍然是当今全球化的发起者和最大受益者。可以说,德川家康为日本选对了盟友,赌上了国家的命运。早在17世纪就开始的“英日同盟”,为日本加入西方阵营和全球发达国家俱乐部奠定了基础。

幻想秩序阵容_幻想的秩序_

关于 1862 年“麦氏事件”的日本浮世绘

英日同盟的这种微妙互动,在260多年后的1863年再次上演。美国黑船访日十年后,英日再次历史性相遇。与1600年的偶遇不同,1863年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英国军舰对鹿儿岛湾萨摩藩发动炮击,以表达对日本的不满和报复。与威廉·亚当斯莫名其妙的绑架事件类似,1862年,四名英国人因不懂“见到武士时低头”的礼节而被萨摩武士杀害。这次“生麦事件”成为萨摩英战争的导火索。但与威廉·亚当斯作为俘虏的弱势地位相比,英国人这次要强大得多。英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其实力远比日本萨摩藩强大。

相隔三个世纪的英国和日本之间的互动却有着惊人相似的结局。威廉·亚当斯并没有被杀,而是被德川家康视为盟友,加入了日本的外交建设。萨摩藩的权势人物岛津久光和德川家康的选择和命运也非常相似。 1863年,他虽然打败了军事实力更强的英国,但他看到了英国更强的国力和世界潮流。即使是战争的胜利方,即使处于有利地位,也愿意向英国人“低头”、赔款,以建立英萨同盟和贸易关系。这种“俯首称臣”很快被证明是“高瞻远瞩”的,因为在一年后的推翻运动中,岛津久光利用英国的力量尊王抗夷,建立了明治帝国政府; 1865年派学生赴英国学习先进知识,孕育了创立日本近代教育体系的森友礼、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外交官寺岛宗德、经济领袖五台智博等明治维新先驱。

历史成功与失败的观点以及切腹的奇观

《幕府将军》除了从国际环境的角度将日本历史纳入世界秩序之外,还投射出一种与日本的成败观不同的西式胜败观。 《将军》中的石田三成被描绘成反派,甚至企图娶丰臣秀吉的遗孀。他是一个为了满足私欲而企图继承丰臣权力的恶棍;德川家康是一位刚直的将军,是五武将之一。他经常杀害自己计划中的受害者,甚至前往大阪赎罪投降。军队的崛起是一场被迫的、正义的战争。这种“胜王败寇”的历史观,符合西方关于胜利者的叙事。它用对德川家康的赞美来美化德川家康的英国盟友。

对于关原之战的历史观,日本给出了与“幕府将军”不同的态度。日本人对失败者抱有深深的敬意和怜悯,对事物的衰落和没落抱有敬佩和热爱的态度,从而产生了一种审美,称为“哀物精神”。日本NHK历史节目《扭转历史的瞬间》评价石田三成:“他拥有不逊色于任何人的东西,是一位胸怀天下的智者。作为丰臣秀吉的得力助手,他统一了国家他的目标是不让日本回到战乱时代”;国际日本文化研究教授笠谷和彦认为,“历史大多是胜利者的历史,胜利者被大大美化,而失败者则受到不公平的贬低”; 2017年日本本土电影《关原之战》中,石田三成由冈田纯一饰演。他是一个忠诚而积极的形象。他宁愿死,也不愿投降,被折断而死。役所广司饰演的德川家康是一个深受困扰的人。 ,一个诡计多端的夺权者。

幻想秩序阵容_幻想的秩序_

德川家臣切腹自杀。 《将军》剧照

切腹在《将军》中也多次出现。日本武士的自杀和牺牲精神更多的是一种好奇和窥视,以奇观的形式,满足西方观众切腹的欲望。切腹的许多情节都荒唐到令人难以置信。电视剧第一集中,保护主角德川家康的家臣因忠诚而被判处死刑。他为自己的“愚忠”感到羞愧,走上了切腹的道路。更离谱的是,不仅他自己死了,他刚出生的儿子也一起死了。宇佐美藤留下的遗孀也必然是德川家的奴隶。在德川家康的命令下,他成为威廉·亚当斯。配偶。

幻想的秩序_幻想秩序阵容_

幻想的秩序__幻想秩序阵容

德川家康的忠臣户田广松切腹自杀。 《将军》剧照

德川家康的忠臣户田广松因为“太忠”而切腹,剧情更是不合理。户田广松的原型是忠于织田、丰臣以及德川三代祖师的细川藤隆。他不仅对德川家康忠心耿耿,而且对德川家康计划投降石田派的自毁态度深感悔恨,决心一死。他多次叮嘱德川家康不要自暴自弃,功亏一篑,要与敌人正面作战。为此,德川家康以切腹为标准,要求户田广松以自杀的方式表达对他的忠诚。户田广松的切腹并不是羞耻自杀,而是用来证明他的忠诚。

《幕府将军》在处理关原之战时也选择性地回避了历史事实。德川家康能够取得关原之战胜利的最大因素就是小早川英明的叛逃。如果没有小早川对西军的背叛,这场战争中没有数量优势的德川东军根本就没有胜算。然而《将军》却跳过了这段武士家族之间的秘密竞争和秘密联盟,而把胜利的关键放在了户田真理子身上,也就是细川伽罗所身上。

幻想的秩序__幻想秩序阵容

户田真理子试图切腹自杀。 《将军》剧照

户田真理子这个既信仰天主教又同情英国新教徒的矛盾人物,从出生起就带着“原罪”。她是叛徒的女儿,忠于德川家康。和大多数日本女性一样,她接受了不情愿的日式婚姻,但她也与一名英国男子发生了婚外情。她的自杀充满了紧张。一方面是羞耻感导致的切腹自杀,另一方面也是天主教信仰所禁止的自杀。这个角色最终并不是通过切腹而死,而是通过牺牲保护他人而死,完成了日本牺牲精神与基督教赎罪精神的统一。

大航海时代日本的世界观

虽然《幕府将军》与日本的真实历史不符,但对日本战国时期的对外开放的描述还是有真实的历史依据的。战国时期,日本大名曾多次尝试出海,与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远洋探险相呼应。

欧洲是日本大名最早启航的地方。他们追随葡萄牙水手的脚步,从葡萄牙殖民地来到欧洲。 1582年,日本九州雾岛大名大友宗林、大村顺太田、有马春信向罗马教廷派遣了由四名天主教少年组成的欧洲使团。这次使团由耶稣会士范礼安率领,让欧洲人第一次了解到日本的存在。 1582年,使团从长崎出发,经澳门、非洲马六甲,进入葡萄牙里斯本。随后前往西班牙马德里会见国王菲利普二世、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以及罗马的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他生前先后访问过威尼斯、维罗纳、米兰,并于1590年从里斯本返回日本,结束了长达8年的欧洲之旅。

幻想的秩序_幻想秩序阵容_

“Shitotsu World”是日本制作的以大西洋为中心的地图画面,收藏于神户市立博物馆。

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是东日本大名比较重视的航海路线。德川家康的盟友伊达政宗派大使长仓常长东航。叶仓常长选择了与天正青年团欧洲之行相反的道路,从日本向东跨越太平洋,到墨西哥、加勒比海,再跨越大西洋到达欧洲。

幻想秩序阵容_幻想的秩序_

幻想秩序阵容_幻想的秩序_

长仓常町肖像

1611年,在伊达政宗的支持下,长仓常长建造了大型帆船“伊达村号”。 1613年,他在西班牙探险家维兹卡伊诺公司的带领下,率领日本使团前往中美洲的新西班牙,也就是今天的墨西哥。在墨西哥停留一年后,1614年从墨西哥圣何塞前往欧洲,在马德里会见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并转交了伊达政宗的贸易请求。 1614年至1617年,他游历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三年,后从西班牙塞维利亚经菲律宾返回墨西哥,于1620年抵达日本。

幻想的秩序__幻想秩序阵容

威廉·亚当斯向日本武士咨询航海技巧。 《将军》剧照

德川幕府还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的航海贸易。据官方统计,从1604年到1635年的32年间,共有356艘日本商船获得海外贸易许可证航行海外,平均每年11艘。他们的目的地包括台湾岛、吕宋岛、柬埔寨、科钦、暹罗等地区。于是,许多日本人移居海外,迁往东南亚各地,形成了日本城镇。参与亚洲贸易的大名有岛津忠桥、锅岛直重、加藤清正、大村淳信、松浦仁信、细川忠明、后藤玄马、有马春信、龟井鸣树、山口直友等10人。

幻想的秩序_幻想秩序阵容_

日本绘制的《勒班陀海战》画面

战国时期的日本统治者也非常关注当时世界的国际时事。 1571年,西班牙和威尼斯的神圣同盟舰队在希腊爱奥尼亚海与奥斯曼海军进行了勒班陀海战。最终,神圣联盟舰队获胜。这也是基督教欧洲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历史性较量。西方古典时代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战。日本统治者对这场战役十分重视。通过绘制战斗画面,观察海战形势,学习发展海上力量。

幻想的秩序__幻想秩序阵容

小说《幕府》的封面

《将军》原著小说《将军》被许多西方读者视为了解日本历史的入门教科书。 1980年,这部小说卖出了600万册,成为畅销书,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对日本的看法。 《纽约时报》书评家韦伯斯特·肖特曾评论道:“没有一本小说比这本书更吸引我。一旦我打开这本书,我就再也停不下来。” 《研究幕府:日本》一书《历史与西方奇幻》的编辑亨利·史密斯曾估计,美国高校学习日本历史的学生中有20-50%读过《幕府》。 “它几乎是关于日本历史和文化的最重要的书籍。一本虚拟的百科全书,在这本五十万字的小说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们想了解的关于日本的一切。受这本书影响的读者数量已经超过了所有所写的书籍学者、记者和作家对二战后日本的总结。”

尽管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喜欢强调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但从“幕府将军”来看,西方眼中的日本也是一个“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国家。原著小说《幕府》的作者詹姆斯·克拉维尔是二战期间的一名日本战俘。他被关押在英属新加坡樟宜监狱三年。他对日本也有一种“俘虏”心态,他对日本既崇拜又崇拜。日本和英国的力量将日本的发展壮大强行联系在一起。亨利·史密斯在《今日历史》杂志上撰文批评幕府将军是“以错误的西方方式对日本进行的布道”。

小说《幕府》在西方引发“日本热”,作者詹姆斯·克拉维尔一举成名,成为日本在西方社会的代言人。 “有一位中东石油国家的领导人来找我,希望我能为他的国家写一部像《幕府》这样的小说,”詹姆斯·克拉维尔回忆道。 “作为回报,他愿意给我一艘原油轮。运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