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老牌国企现塌方式腐败,27 名高管和骨干被查

admin

湖北宜昌一老牌国企腐败倒闭:27名高管及关键人员被查

夜幕降临,湖北宜昌灯火璀璨,长江自西向东缓缓流过城市。江边矗立着一座双生楼,“湖北宜化”四个大字在楼宇间熠熠生辉。宜化集团是国内知名的化肥生产企业,也是亚洲最大的多元醇生产基地。被誉为“宜昌工业企业长子”。

然而,这样一家老牌国有企业却一度因腐败问题深陷困境。在湖北省纪委、宜昌市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宜昌市纪委坚持查清事实、追赃追赃并举,防控风险填补漏洞、重塑生态,先后查处宜化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蒋元华等27名高管和骨干督促宜化完善体制机制,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加强监管市属国有企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

_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_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

湖北宜化当前崩溃的腐败现象(资料图)

正视问题:

老牌国企高管为何靠企业吃饭、企业倒闭而腐败?

走进宜昌市反腐倡廉教育中心,宜化集团第三部警示教育片已在现场拍摄。最新影片以黑幕和结尾字幕,列出了2018年以来被查处的宜华集团高管和骨干成员。这份20多名贪官名单让人思考:为何如此大规模——规模腐败发生在一个有相当基础和实力的老国企?

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__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

宜化集团成立于1977年,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化肥价格下跌、企业管理不善,大量流动资金被用于改扩建项目,一度濒临破产。 2000年,其银行账面资本仅为1万元,损失高达3800万元。蒋元华接任“一把手”后,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集团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一度成长为行业龙头。面对这个结果,姜元华的内心开始膨胀。

2002年是蒋元华人生的分水岭。当年6月,湖北枣阳化肥厂因经营不善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蒋元华考察工厂后,认为有利可图,于是联手宜化的一些高管和一些个人老板,共同集资收购了早化。同年10月,蒋元华利用职务便利,从宜化抽调19人组成管理团队管理枣化,并趁机让枣化在原材料采购、技术等方面使用宜化的人力和技术。生产、产品销售。 、市场等资源来向宜化生产同类产品,谋取暴利。

此后,蒋元华等人一发不可收拾,逐渐发展出庞大的民营企业集群。 2002年至2010年,蒋元华复制枣化模式,先后收购了10多家化肥、化工企业,迅速扩张自己的私人领地。除非法经营同类产品外,蒋元华及其亲友还从关联企业分割股份、分红,并大肆索取、收受贿赂,严重损害宜化利益。

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__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

图为姜元华的数据。他与亲友从属下各企业分享股份、分红,并大规模索取、收受贿赂。

集团高管疯狂敛财,家族成员“利益共享”。宜化集团高管亲属聚集在宜化周围,登记公司。宜华需要什么,公司就供应什么。江元华的姐姐向宜化供应煤炭,而她的亲戚段则向宜化供应煤棒机。司机运输公司垄断了宜化危化品运输。宜化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中华到哪里工作,他的表弟胡某某就跟着他。他利用家族关系拿到了张中华管理范围内的项目,赚了很多钱。

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_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_

蒋元华还以全员贸易为名,发动公司干部、员工注册大量交易平台公司,参与宜化的各项采购和销售工作,人为增加采购和销售的中间环节。大量空壳交易平台公司形成了一条围绕国有企业的“黑河”,违规通过平台公司将原本属于国有企业的利润转移到个人腰包。

自2001年起,宜华开设了大量个人账户,用于存放账户外的企业资金。产生的资金数额已达数十亿元,形成了类似“小金库”的庞大资金池。这些资金主要由蒋元华的妹妹和高管夫人组成的一批亲友管理。由于长期脱离监管,为高管贪污、腐败等行为打开了大门。 “蒋元华任职期间,宜化存在非法经营同类业务、从事大规模关联交易、以全员贸易名义截留国有企业利润、设立对外账户等四个方面突出问题。四种‘病毒’跟随公司组织滋长、蔓延,为腐败现象泛滥埋下隐患。”宜昌市纪委副书记、市纪委副主任杨玉超说。监事会。

深入挖掘并调查:

继续整治企业靠企业吃饭的突出问题,坚决消灭依靠国有企业发展“家族企业”的“蛀虫”

2017年4月,中共湖北省委第七巡视组将巡视中发现的宜化集团相关问题线索转发省纪委。根据安排,宜昌市纪委成立专案组进行初步审查,发现蒋元华及部分高管人员存在严重腐败问题。

专案组对宜化多名高管立案审查,获得了大量有关江元华问题的线索。 2018年初,蒋元华被免职,其升职情况接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

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_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_

从集团“一把手”到众多公司高管,再到相关近亲和商业伙伴,一场涉及人员多、时间跨度长、金额大的反腐败行动在宜化推进。

调查发现,蒋元华是一个依靠国有企业发展“家族企业”的腐败典型,其专业化程度和复杂程度十分罕见。宜昌市纪委监委第十审查调查室副科长叶景元介绍,为了给他非法经营类似业务的问题,蒋元华以宜化的名义进行谈判。收购早化时。收购后,从宜化调来的管理团队也办理了名义辞职手续。从早化获得的巨额利益,是通过重重掩护转移的。给他的个人和相关高管。

专案组因其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而展开调查,并顺藤摸瓜发现姜元华等高管存在枣化分红等异常行为。他们随后发现,收购造化的资金挪用了宜化资金,调动到造化的高管被用来规避风险管理,是假辞职,造化充分利用了宜化的人力、技术、市场等。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资源。

“江元华的如意算盘就是在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同时规避法律风险,他不遗余力地为自己掩盖,但在掩盖的过程中也留下了更多的痕迹。”宜昌市纪委专案组成员、监察员、宜昌市中央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夏广清表示,纪检监察机构高度重视,高度重视。资金链、权力链、事链、朋友圈,深挖异常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快速发现问题、造势。 ,形成震撼,彰显决心。

作为宜化集团原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王再孝也曾仗着企业占企业便宜,损公害私。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频繁招呼集团下属企业高管,为弟妹承接工程、供应矿料、运输危化品、结算货款提供便利,依托宜化打造王氏家族企业。

专案组首先查明王再孝家族企业项目在工程承接、矿产材料供应、危化品运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后找到相关公司高管调查取证,发现其利用职务影响力为亲友赚取利润并建立关系。交易等问题。

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__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

经查,姜元华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和生活纪律,涉嫌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内幕交易罪、以及非法经营类似业务。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以多种方式蚕食国有资产,涉案金额巨大。 2018年9月,蒋元华被“双火”。 2022年4月,江元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王再孝等20余名高管被“双开”,被判处2年至2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_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_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

图为王再孝的头像,已双开。

“随着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违法违纪行为一度成为宜化的常态。靠企打企业的问题不断滋生蔓延,搞垮了企业,破坏了团队。”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大祯表示,党组织对宜化腐败问题进行彻查,集中清理依靠企业的突出问题,彻底拯救宜化,纠正公司前进方向。标题。

促进改变和治疗:

督促市属国有企业以案为鉴查处整改,防止国有企业高管通过类似业务、关联交易等方式谋取不当利益。

_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_56岁副市长任上被查!任职地曾发生腐败窝案,有老虎落马

收购早化以来,蒋元华等人一边经营“企业”,一边努力挣取“家族企业”。他们考虑的不是如何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是想借改革之机,把宜化变成“家族企业”。世界上的私营企业。

“宜化系列腐败案件的查处,加强了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宜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詹学士表示,通过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国有企业 按照讲话精神,加强案例排查和案例改革,校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

滚动查处不会停止,对腐败的震慑力将不断增强。案件集中办案后,宜昌市纪委监委指定专门部门对宜化其他问题线索进行跟踪调查,特别是对江元华案发生后仍不收敛、不顾一切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进行跟踪调查。风。在全市对国企反腐败高压行动中,宜化集团原副总经理张中华、冯家鑫等人被立案侦查。

查处国有企业腐败案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查处宜化系列腐败案件,全面查处依靠企业、利用企业的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有关部门加强督查市属国有企业,坚决杜绝腐败现象滋生。土壤和条件。

针对该案曝光的同类业务违法经营和关联交易等问题,宜昌市纪委督促宜化集团全面修订管理制度,及时制止以往通过废、改、建的错误做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正确定位,树立强烈的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引导企业依纪依法规范管理。宜化集团纪委加强监督执纪,督促党委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对重大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加强全产业链廉洁风险防范。

宜昌市纪委监委在调查宜化系列腐败案件后,建议市委对市属国有企业开展专项检查。目前,已对11家市属国有企业进行了两轮检查;建议市国资监管部门督促全市国有企业对宜化案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的查处整改,及时整改方式。

鉴于检查、立案调查、专项检查等发现宜化等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以营利为目的投资设立民营企业、参与生产经营,存在较大诚信风险,宜昌市纪委监委推进同类业务发展、关联交易、影子公司等违法行为清理,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联合印发《 《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防止领导人员利益冲突办法(试行)》,强调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从事类似业务或者关联交易。交易等为个人、其配偶、子女、其配偶以及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清算后,200多名管理人员退出了相关民营企业的全部股份。

该案暴露了国有企业领域监管的缺失。宜昌市探索实行“机关、集团、地方企业”联动协作机制,设立监督检查办公室联系市属国有企业,派出纪检监察组对口监督,设立审查调查办公室对个别案件负责。与地方相关纪检监察委员会进行指导配合,形成合力;选派7名市属国有企业纪委书记并任命为监察专员,加强对市属重点国有企业纪检工作的领导,制定实施《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暂行办法》纪委书记选拔管理、《市属国有企业纪检履职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纪律审查的意见》等,组织召开举办专题培训班,提高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执纪监督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