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是上海第一个看日出的地方。今天(10月25日),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在这里开启一场“科学盛宴”。
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科学家齐聚滴水湖,其中包括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50余名海外顶尖科学家,40余名中科院、中科院院士、资深科学家,以及约100名中外科学家。杰出青年科学家。
这次又会发生怎样的意见碰撞呢?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老朋友与“新面孔”】
一些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将线下参加,比如“冷冻电镜之父”、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阿希姆·弗兰克尔、中科院外籍院士、获奖者约瑟夫·西法基斯等。 2007年图灵奖等,他们将分享再次来到上海的喜悦,并带来他们对科学前沿和未来的思考。
开幕式上还将举行2024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颁奖典礼。 “智能科学或数学奖”获得者、康奈尔大学讲座教授Jon Kleinberg、“生命科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讲座教授杰里米·内森斯,他们是第一次来上海。
几位新朋友也将首次亮相。 2023年沃尔夫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系教授杰弗里·凯利将带来“治疗蛋白质错误折叠引起的疾病”的新思路; 2024年生命科学突破奖获得者、德国图宾根大学医学院研究院长Thomas Gasser将分享“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遗传原因”的发现过程; 2024 年生命科学突破奖的另一位获奖者——阿尔茨海默病,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疾病和痴呆症中心主任安德鲁·辛格尔顿 (Andrew Singleton),他将介绍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前沿进展。
一批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也将首次出席会议——2023年沃尔夫化学奖获得者、被誉为“RNA表观遗传学先驱”的芝加哥大学特聘教授何川;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康一斌创造了系内最快时间从助理教授晋升为正教授的记录。 2012年获得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杰出贡献奖,这是美国癌症研究领域授予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最高奖项。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朋友圈”日益扩大。
【多项第一】
本届论坛首次打造“材料科学大会”,与“智能科学大会”、“生命科学大会”改组为全天候“三会”。秉承“基础理论”和“创新应用”两翼,“三会”还首创了“科技创新优秀案例研究”版块,为相关产业和研究提供实施参考和合作指导。
本次首届“基础科学与交叉论坛”也将推动基础科学与产业应用的有机融合。它将围绕碳中和与能源智能化、海洋负排放创造新生产力等主题,分享科研进展、产业潜力,并以前瞻性见解推动国际科学交流与合作。
首届“科学教育论坛”将聚焦如何支持刚接触科学的中学生女生拥抱科学梦想。
为放大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溢出”效应,论坛首次将“顶尖科协奖”获得者专场延伸至高校、科研院所、中学。
首次开放公众参与渠道,向高校、科研院所开放现场参与名额,更好地促进专业观众参与。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本身也在寻求创新。
【青春的力量】
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00名青年科学家将参加本次论坛。首次参赛的47名青年科学家中,有16名是女性。通过推荐青年科学家参会,全球近30家顶级科研机构与论坛建立了“链接”。
培养顶尖创新人才是论坛长期探讨的话题。作为论坛的标志性活动之一,“Science T大会”今年已举办第五届。一百位怀揣强烈好奇心和科学梦想的年轻人将现场参与“科学第一课”和“桌布论坛”。
本届论坛的年度主题是“卓越科技创新”。我们期待这一科学事件成为未来创新和突破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