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认定于华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极大。依法,被告人于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余华英当庭提起上诉。
再审及一审判决后
会经过哪些司法程序?
于华英案再审一审宣判后,将走哪些司法程序?原审已判处死刑,为何还要再审?一段简短的视频概括了余华英案的始末。
1993年以来,余华英及其同伙绑架、贩卖多名儿童。
2022年7月,余华英因涉嫌拐卖儿童罪被刑事拘留。
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拐卖儿童罪一审判处于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余华英提出上诉。
2023年11月28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二审开庭。
二审后,检察院建议对于华英有罪不予处理,建议将该案发回重审。
2024年1月8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于华英拐卖儿童案发回重审。
2024年10月11日,该案一审在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余华英被指控拐卖的儿童人数从11人增加到17人。
为什么在受害人提出质询之前就发回重审?
于华英多次犯下绑架、贩卖罪。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他一开始就已经被判处死刑。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再审呢?作为该案的受害者之一,杨牛花曾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后来,通过与律师的沟通,她明白了再审的意义。
杨牛花:我说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落井下石了。他说可以理解,我这才放心了。我刚才说国家愿意花资源,再花钱、花人力,把这个案子查清楚。我没有理由不合作,所以我会等待。我会等到调查清楚之后才能对她判刑。时间很清楚。
审判中正义至上
有专家指出,案件审理,公正第一,效率必须服从公正,这包括查清案件事实,经受历史检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雷:因为刑事诉讼的重要作用就是保证案件事实必须经过历史的检验。其实这不仅仅是对这些人目前认识的判断和考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个案子是大案。一些事实已经查明,所以我们可以快速开展工作。查清本案事实,追求正义,是对受害人权益的救济和保护。这个人的权利和公正的审判结果比效率重要得多,所以我们宁愿牺牲一点效率来保证正义的实现。
那么本次再审宣判后,案件的司法程序将如何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雷:因为再审一审也相当于一审程序,它和之前的一审程序没有本质区别或区别,所以视为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启动后,案件进入二审。
死刑案件进入执行阶段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专家介绍,如果于华英在上诉期限内不提出上诉,检察院也不抗诉,案件将在判决生效后十天内提交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省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雷: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死刑案件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办理死刑复核程序。因此,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适用死刑,该案才开始产生真正的法律效力。进入最后执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