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Q”、“真的谢谢你”、“芭比Q”……这些火爆的网络梗什么时候开始充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呢?
最近,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烦恼。有的老师甚至在学生作文中发现了“哈哈哈哈哈哈笑死”“真懂得感谢”“平躺”“处置”等表达方式。
一位小学老师表示:“学生在课堂上谈论这些表情包是可以的,但如果他们无法组织作文中的语言,只能用网络表情包来描述,那么老师和家长就必须注意了。”问题。”
网络上,不少网友也表示,自己的孩子已经被网络词语“几乎控制”了。
即使家里不允许使用手机,孩子们仍然可以学习。
不要让孩子说话,担心被认为不善交际。
确实让父母感到非常尴尬。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可以从孩子那里学习新单词:
学生用“哈哈哈哈哈哈,笑死了”
用作文表达幸福
采访中,不少老师认为,用一些中性、搞笑的网络词语来表达感受或者与同学交流,没有坏处。只要不伤害别人,很多老师都不会严格禁止。但如果过度使用这些词语,即使在书面表达中也无法组织良好的语言,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学生的语言习惯和写作能力。
丁兰二小语文老师吴青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曾遇到一件让她哭笑不得的事情。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快乐时,竟然用了:“哈哈哈哈哈哈,笑死了。”其实,这种说法在大人的聊天中很常见,但当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时,就没那么“搞笑”了。
当时,吴老师打电话给这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并告诉她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吴老师说:“这个学生平时爱笑,性格开朗,但这种日常说话习惯不能直接用在作文中。用这样搞笑的语言来表达兴奋,不仅很唐突,而且会破坏气氛。”在作品中创建。”
接下来,吴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可以用来表达幸福、兴奋的词语,如:欣喜若狂、喜悦、欢快、我的心激动、高兴极了等。经过交流,该学生的作文不再使用如此简单粗暴的表达方式。
吴老师说:“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网上流行什么,他就学什么,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比如,有一段时间流行外卖口号‘波波鸡’,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就没有人使用它了。根据我的观察,我还发现,当学生阅读量大、上网次数少时,他们就不太容易受到网络模因的影响。”
最受欢迎的是
《老6》《YYDS》《我真的很懂得感谢你》
“你是6”“你是6”,杭州笕桥花园小学的老师黄思佳发现,她班上的六年级学生在上课期间不止一次使用这样的网络表情包互相攻击。课间休息甚至课堂上。他们大多数是男孩。有时是为了表达对同学所表达的意见的不屑,有时也只是凭空冒出来的这么一句话,就像一句咒语。
“有的学生听了是开玩笑,没有理睬。有的学生认为这是贬义词,会互相争吵。”黄老师表示,这样的情况甚至影响了课堂秩序。
前段时间,黄老师在学校举办了家长工作坊,和家长们讨论了网络表情包的话题。
我们总结了一些孩子们经常使用的网络表情包,包括YYDS,我真知道该怎么感谢你,EMO,你老6,躺下,QQ,煮饭,凡尔赛,啊是是,奥利……
其中有“奥利吉”、“饭男”、“平躺”等相对中性的词语;有的带有贬义,如“老六”、“抢笋”等。还有“EMO”、“我真的知道如何感谢你”之类的话。 ”等可以表达情感的词语。
“很多家长不知道该不该用‘一棍子打死’这个词。其实,我们要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社会特征出发,尤其是很多中高年级的孩子,他们觉得'大家都在说话,所以我也要用这样的语言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我知道的表情包越多,我和大家的共同语言就越多,我的伙伴就越多”,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黄老师说,“但是,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仍然需要理性引导孩子,批判性地审视网络表情包是否适合在学校同伴互动中使用,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互联网术语。”
互联网的“密码”
已经成为学生之间的一种社交方式
在网络上的一些热门表情包中,“暗码”也被开发出来。例如,当一个同学喊“家人”时,其他同学会回应“谁知道?”;当一个同学说“结束了”时,另一个同学会回应“芭比来了”,以及一些似乎被加密的话语:“来吧——ABC”和“鸡汤”。
崇文世纪城学校队辅导员孙启龙说:“有时课间休息时听到学生说这样的暗语,一时听不懂是什么意思。我得去百度一下才知道。”
四(三)班的卢尚义说:“有时候和同学说话之前,我得先查一下‘代码’,看看他们的想法是否一致。这些网络术语有些是从电视、手机视频中学到的。通常我会接着前面那句话,或者重复这个口号,然后和同学们击掌或者击拳。”
同学杨倩文觉得有些网络梗很无聊。她说:“比如,我经常听到人们说:你真是个混蛋,我不会回答。我妈妈说,制作表情包可以,但不要经常。如果有人对我说,这是一个糟糕的笑话。”如果他继续,我会告诉老师,“我太难了”,这是我从视频中听到的。
孙启龙老师说:“在交流过程中,很多同学表示自己知道不可以‘玩坏表情包’,也不用这些表情包来侮辱别人。我个人认为,学生们使用这些网络表情包是他们主动接受网络表情包的一部分。”这种表达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发展的过程,高雅的表情包是典故的运用,而粗俗的表情包则是恶意的、无聊的。 “表情包的传播速度很快,但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有一定的辨别力,不要贪图娱乐而传播不好的笑话。”
城石互动·城市快报记者 张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