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重庆大学城一女子当街殴打外卖小哥。目击者称,涉事女子踩住了送货男孩的头,并用手反复拍打他的脸。
女子疑似踩外卖骑手头部视频截图
据知情人士透露,被殴打的送货员始终没有还手。事发后,女子被警方带走,男孩被警方接走。
8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一位知情骑手。据他介绍,事件发生在重庆大学城九组附近,被殴打的骑手是他的同事。 “他(被打的骑手)告诉我,当天中午送完饭后,他在路上与白衣女子发生争执,随后被该女子殴打。”
此外,知情骑手还告诉记者,白衣女子一行三人,一女两男,身上有很浓的酒味。 “两名男子还比较清醒,但女子已经完全喝醉了,已经失去了理智。他(被殴打的骑手)还在医院接受检查,后续应该等女子清醒后再进行谈判” ”。
8日晚,重庆警方发出警告。经查,黄某酒后骑着朋友张某的电动自行车前往大学城西路。由于在路上呈S形晃动,冉超车时指责并提醒。两人发生争吵,黄把冉拉了下来。其摔倒在地并踢向冉某,致其受伤。目前,黄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无独有偶,近日,另一起外卖小哥在送餐时被保安殴打的事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报道,这名外卖小哥试图骑车穿过公园,以便尽快将食物送到顾客手中,但被公园保安以禁止骑自行车为由拦住。双方发生争执,最终升级为暴力冲突。我被保安拿凳子砸了。尽管遭到暴力对待,送餐员仍不停地说“快超时了”,并坚持走进公园送餐。这起事件不仅令人痛心,也引发我们对外卖行业现状的反思。
从事件本身来看,公园有禁止自行车进入的规定。保安人员履行职责制止无可厚非,但使用暴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损害了外卖小哥的尊严,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触犯了法律的底线。
平台的责任不容忽视。在食品配送行业,时间就是金钱。平台的算法和规则就像悬在你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超时意味着差评、罚款等一系列处罚。因此,即使是在受到暴力威胁的极端情况下,首先想到的也不是超时。这种对超时的恐惧已经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
在目前竞争加剧、各平台都“碾压”的情况下,这个规则真的合理吗?在这条规则下,外卖小哥以生命为前提,接受速度与激情的挑战。许多外卖员甚至被磨平了棱角,失去了尊严。他们在面对客户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即使遇到无理要求,比如带走垃圾、随意更换地址等,也只能尽力满足,避免收到差评。 10月28日,广西南宁一名送货员外卖被盗,当街痛哭不止,令人十分同情。下雨天赚不到多少钱,还要面对投诉和赔偿。一天的所有辛苦和努力可能都白费了。
重庆醉酒女孩殴打外地男孩的事件中,原来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成年人涉嫌交通违规,还在马路上出丑,扰乱了交通秩序。面对他人的指责和提醒,这名醉酒女子不但没有道歉、感谢,反而生气,说“肮脏”,在街上踩踏他人,造成伤害。尽管很多人都劝阻她,但她却无法抑制自己的傲气。整个过程让人气愤。但受伤者全程选择被动挨打,没有还手。这是意料之外的,也是“情理之中”的。冉姓男孩随后发帖称,自己第一天上班就被打进了急诊室,这给他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他选择不还击,因为他害怕这会被定性为人身攻击,从而耽误他的生计,甚至可能失去生计。工作。小弟弟的脸上写满了无奈和委屈。那一刻,他想到了那些未完成的订单,也许还有家人的负担和对他的依赖。这些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他被殴打并恳求释放。没想到对方如此恶毒,竟然住进了医院,生计还耽误了。
只能说,这些担忧理论上是不必要的。早在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妥善办理轻伤案件的指导意见》就明确,被迫还击的不再视为“互相攻击。”因小事发生争执,双方都无法保持克制,结果打起来。如果有过错方先发制人且手段明显过激,或者一方先发制人,继续侵犯对方避免冲突的努力,并进行还击,造成对方损害的,一般应视为作为正当防卫。
启动防卫系统可以对恶意闹事者发出警告,让公民敢于行使合法防卫权,保证公民在面对残暴暴徒时无需胆怯。也就是说,为了减少自己的伤害,冉兄是可以反击的,或者至少是抵抗的,只要不超过必要的限度。但现实中,人们还是心存顾虑,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会越界,担心有些人会惹上别人的麻烦。
此外,快递小哥殴打事件频发,也反映出快递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
外卖行业要想健康运营,平台不妨放宽对外卖从业人员的限制,真正考虑他们的角度,放弃过于严格的“最严算法”考核,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确定考核因素。一些恶意投诉、差评等也必须严格审查和筛查,保护配送人员的合法权益。生活不易,理解他们的难处,让外卖行业享有应有的职业尊严和社会温暖。
极目新闻整合上海新闻广播、天津日报、红网、正观黄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