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最大经济体广东省省会、一线城市广州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地区生产总值221499.5万元,同比增长按不变价格计算为 2.0%。
这一增速在全国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在26个“万亿GDP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同期,广东省GDP增速为3.4%,广州“兄弟”城市深圳GDP增速达到5.4%。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GDP增速为2.5%,前三季度增速为2.0%。这意味着,今年三季度,广州GDP增速低于2.0%。
增速放缓的背后
如果从具体数据分析,广州部分部门、行业增速低于GDP总体增速,可谓“拖后腿”。
广州历来是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外贸商品进出口总额8131.8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9%。
这一数据不仅低于GDP总体增速,而且与其他外贸城市相比增速也较低。与广州一样的一线城市深圳,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9.7%。
在中国另一大外贸城市苏州,今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9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其中出口1.18万亿元元,增长9%。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介绍,与重庆等内陆城市相比,广州经济具有外向型经济属性,进出口贸易和面向国际市场的制造业相对发达。因此,当国际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持续存在时,影响将会更大。这是广州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
“从进出口来看,广州传统产业占比较高。此类行业更容易受到大局的影响。目前,国内一些产业链较短的传统产业已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但存在技术壁垒或产业链相对复杂。相反,长期的产业很难转移。”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宋丁分析道。
除了外贸数据外,如果再看行业,情况就更加明显。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广州第一产业增加值217.28亿元,同比下降2.6%;第二产业增加值5422.00亿元,同比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5422.0亿元,同比增长1.1%。 16510.67亿元,同比增长2.4%。
“今年前三季度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发生,对广州农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第一产业只占整体比重很小,更重要的是,农业的增速第二产业增长1.1%,也低于2%的GDP增速。”宋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如果再看规模以上工业,广州的数据更不容乐观。官方数据显示,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广州的房地产数据也处于下行阶段。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
“布局调整速度慢”
从多方面数据来看,广州GDP增速受第二产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产业影响较大,其中汽车产业下滑最为严重。官方数据显示,重点行业中,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
多年来,汽车产业一直是广州的重要支柱产业。例如,2022年广州汽车产业产值6471.73亿元,占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6%。 2023年,广州汽车产量达到317.92万辆,连续四年位居全国汽车行业第一。
今年,这一成绩被重庆超越。今年1-5月,重庆汽车产量达99.7万辆,同比增长15.7%,其中新能源汽车30.6万辆,增长144.1%。同期,广州汽车产量达到94.73万辆,同比下降19.9%。 2024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121.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9.1万辆。其增速在全国汽车产量前十省市中排名第一。
“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合资品牌。广州是丰田、本田、日产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随着日系车在国内市场的整体下滑,广州汽车产业也受到了影响。”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宋鼎分析。
今年10月30日,广汽集团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282.33亿元,同比下降21.73%;净利润亏损13.96亿元,同比下降190.40%。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0.4亿元,同比下降24.1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97.34%。
销量方面,今年1-9月,广汽集团累计产量1,333,724辆,同比下降26.08%;累计销量1,335,050辆,同比下降25.59%。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82,444辆,同比下降28.30%。值得注意的是,广汽集团60%以上的汽车销量仍来自旗下两大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
广州南沙黄阁镇广汽丰田生产线厂房图/图冲创意
“以前燃油车以燃油车为主的时候,广汽集团的燃油车合资品牌被称为‘巨无霸’,占其营收和利润的很大比例。但现在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已经大幅下降。”广州下滑严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在培育中,但广汽艾安和小鹏汽车的规模仍然较小,与比亚迪等品牌的市场份额存在较大差距,远远无法弥补。合资品牌销量下降。”宋鼎坦言,“这意味着在这一轮产业转型过程中,广州的布局和调整速度较慢。”
如何打破现状?
业内专家介绍,四个一线城市产业结构独特,起关键和支撑作用的产业和企业也不同。
“北京、上海的央企实力很强,深圳的大型民营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实力很强,广州的地方国有企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宋鼎分析道。在他看来,广汽集团乃至整个广州汽车产业也是广州当前产业格局的一个缩影。
宋向清认为,与深圳等外向型经济城市相比,广州的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一般制造业比重较大。这是一个创新能力较弱的经济体。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规模推进的背景下,产业竞争力有所下降。
事实上,广州也在持续加大对当前热门新能源赛道的投入。
公开资料显示,广州市2024年重大项目投资中,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共31个,包括广汽自主电驱动产业化建设项目、广汽自主电池项目、聚万科技储能器件及系统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等今年8月,广州发布《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广州将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努力打造国际化汽车产业新格局。力争2027年汽车产量突破320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突破6700亿元、L2级(含)新车占比级别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占比超过80%。
“总体来看,广州的经济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作为大湾区的重要城市,广州可以在深化与深圳科技创新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研投入,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建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分级培育体系,增加产业体系的“新含量”、“智能化含量”和“绿色含量”。激发创新活力。”宋向清说。
在宋丁看来,当前新能源汽车等“热门”赛道,前几年才是真正的黄金窗口期,也是布局的关键时期。近来这条赛道的竞争日趋激烈,逐渐从“蓝海”变成了“红海”。他表示,新能源汽车赛道虽然需要持续投入,但也要不断寻找新赛道。
“以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的条件和底蕴,可以吸引和布局一些前瞻性的产业。比如最近很火的人工智能方向,很可能会引领新一波的科技革命。如果能有所突破, “这个方向的实现,将为广州带来巨大的效益。从全球先进水平来看,广州这些原本实力雄厚的产业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宋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