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一场以“强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培育”为主题的学术探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馆拉开帷幕,该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会议期间,上海市社联的主要负责人王为松出席并发表了讲话。同时,上海市社联的另一位负责人马英娟负责了会议的组织工作。
王为松强调,十八大之后,国家领导人反复提出“必须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发展”“依靠廉洁文化来提升个人修养”。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发展,既是需要深入探讨的学术议题,也是必须着力解决的实践难题。我们要基于当前的重大实践,主动开展系统性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从而为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主要讲话部分,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兼纪检监察学院院长兼全国纪检监察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郭为禄,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兼全国纪检监察学科评议组成员刘志刚,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兼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曹友谊,分别就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实践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他们的发言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引发了在场听众的深入思考。
郭为禄主张,要运用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发展观念、开拓观念、实证观念,共同促进新时代廉政文化的发展。他指出,新时代的廉政家庭建设,需要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进行观念上的更新与实践上的创新,主要应该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以清正廉洁作为价值追求的根本;其次要吸收革命先辈家庭美德的积极影响;最后要学习古代廉政思想的宝贵经验。
刘志刚围绕新时代廉洁文化的理论根基和思想意义、廉洁文化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的困境及解决之道、提升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实际操作与理论运用等层面进行阐述。他表明,新时代的廉政文化培育是一项整体性工程,要扎实有效推进,必须综合施策、共同参与,以期达成官员廉洁、政府纯净、政治清明的效果,进而提升我们党的领导水平与治理效能,为民族复兴筑牢稳固的政治基础。
曹友谊剖析了年度反腐热词和反腐败斗争之间的联系。他指出,反腐热词不仅是反腐败斗争中的政治性表达符号,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功实践的总结,同时也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发展的体现。公布反腐热词,有利于形成清正廉洁的政治氛围,促使廉洁文化转变为全社会共同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
学术探讨期间,六位学者就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义,如何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以及该文化建设体系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齐卫平教授指出,推进新时代廉政文化培育,对于确保十八大后党的建设成就、深化全面治理党的工作意义重大。提升廉政文化,能够确立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支柱,稳固廉洁执政的思想根基,增强党的建设的强身健体作用。
国家领导人反复指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持续努力,最终形成良好习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吴海红教授指出,“形成良好习惯”表明,党中央制定八项规定,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暂时纠正不良风气,根本意图是依靠不断完善的制度,逐步促成党风政风乃至社会风气和民众风尚的根本转变,从而达成以民为本、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政治文明进步。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必须制定详细、清晰、严格且具备操作性的规范体系,借助不断强化的规范实施,将价值标准转化为价值共识和群体意识。
陈玉刚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来自华东政法大学,他提出,要培养廉洁意识,需要做到不容忍腐败,敢于自我反省,将廉洁纳入干部选拔和评估体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强调纪律的优先性。廉洁被视为中华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内在的特质,也是社会主义文化进步的标志,更是新时期加强党的纯洁性的必要要求。工作方法上,应当重视党员教育培养,积极参与国家党建事业,结合社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倡导社会廉洁风气。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章益国统计了十八大之后中纪委网“审查调查”部分公布的失职高校官员的情况,运用实际研究方法找出了关键性原因,并给出了加强监管的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挥教授指出,维系党的根本宗旨是强化当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大众形成敬重廉洁、崇尚洁净的普遍认知和良好风气,是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必要社会条件。必须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启迪心智、约束行为和平衡关系的作用,将道德教育置于突出地位,塑造公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廉洁文化潜移默化、广泛传播。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立伟教授指出,“清廉”是一种内外一致的崇高品格,它源自内心的宁静寡欲,显现为外在的俭朴正直,最终体现为执政理政的清明公正。需要通过体系化的内在品德修炼,激发党员干部内在的道德意识,促使他们从“不敢腐败”转变为“不愿腐败”的思想境界。
会议进行期间,还举办了新时代廉洁文化研究联盟签署合作协议的仪式,同时宣布了《上海百位名人家训家教》新书的出版预告,另外也开展了一些相关活动。
此次集会得到了上海市地方志局的鼎力相助,以及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的大力扶持,同时由上海市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团体、上海炎黄文化研究团体、上海市中共党史研究团体共同负责具体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