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汕头11月16日电 (记者 李一清)第十四届国际潮学研讨会16日至17日在汕头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就潮汕话、潮汕历史、海外潮汕人、潮剧歌本、潮汕祠堂、民间信仰等诸多潮学研究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潮州学”是国际知名学者、汕头大学名誉院长饶宗颐教授首创的以潮汕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业知识。研究领域涵盖潮汕话、历史、经济、社会、民俗、华侨等。本次国际潮学研讨会在国际潮学联谊会的支持下,由本届国际潮联年会主办方与国际潮学联谊会联合举办。与国际潮团年会同期同地举行。它是一项相对国际化的学术活动,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声誉。
第十四届国际潮学研讨会16日至17日在汕头隆重举行。图为活动现场。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1993年12月,首届国际潮州研究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国际潮学研讨会迄今已举办十三届,先后在北京、广州、中国香港等地以及马来西亚、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国家举办。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
国际潮汐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林伦伦教授介绍了历时四年的前期筹备工作。本次研讨会汇聚了近百篇论文,会议期间将现场宣读83篇论文。这是潮州国际研讨会历史上参会论文数量最多的一届。
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曼表示,潮学的诞生和发展承载着潮汕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连接世界各地潮汕人精神纽带的重要纽带,它犹如生生不息的潮流,汇聚了世界各地潮汕人的智慧和情感。汕头作为潮汕人的祖地之一,侨乡汕头始终以弘扬潮学、壮大潮学力量的真诚与担当。
汕头大学副校长刘文华表示,未来汕头大学将依托历史教研组的教学科研能力以及图书馆潮汕特色文献部以往建立的充足文献储备20年来,整合地方政府、高校、社会资源、国内外资源,深入开展全球视野的潮汕历史文化及华侨研究高端学术研究,打造国际化中心为潮州学。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