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旅进入4.0时代:情绪价值与场景化体验引领新时代旅游趋势

admin

中新网12月6日电(李子涵)“去淄博吃烧烤”让淄博人气爆棚。普通乡村超市为贵州“踢”出了一条新路。 “尔滨”以热情的服务温暖人心。王婆的牵线搭桥,点燃了开封。发卡口之变,让泉州出圈……近年来,人们旅游需求旺盛,国内旅游市场持续火爆,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额财富”。我国文化旅游经济正向纵深方向发展,新时代、新需求、新业态、新特点相继涌现。南开大学教授、现代旅游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中国文化旅游正在进入4.0时代。 ,提出四个底层逻辑。

——把握“情感价值”,释放“幸福生产力”

进入文化旅游发展4.0时代,风景不再是吸引游客的主要方式。日常生活元素深度赋能的场景化体验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价值逐渐成为更好的选择,“人心红利”迅速释放。

“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_“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_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次达42.37亿人次,同比增长15.3%;国内游客旅游总支出4.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9%。 “能够激发人的情感精神、满足每个人情感价值的事物,才能释放幸福生产力。”史培华教授说。

在去滋吃烧烤、盘上哈尔滨冻梨、带着“通关单”和“悟空”去山西等场景所引发和深入参与的娱乐体验中,自然景观逐渐变得生动起来。背景,那些真正能让游客感受、提供情感价值的生活场景,才是当地文旅精准“宠爱”的关键。

——新媒体链传播带来“裂天流量”

_“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_“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

文化旅游经济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在注意力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谁能抓住注意力,谁就能找到沟通之剑。贵州“村超联赛”、潮汕迎歌舞等现象级文旅IP的火爆背后,其实是新媒体的链上传播。短视频凭借其强大的复制重构能力,为市县乡村文旅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流量”。

但流量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盈利。从“流量”到“财富”,最根本的是坚持内容、产品、服务缺一不可的底层逻辑。贵州“村超”的持续火爆在于不断创新迭代。淄博之所以能从“抢烤”走向“复烤”,依赖于当地城市快速推出旅游线路、专列等配套服务,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

——文旅联手,营造独特烟火氛围

“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__“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

史培华教授认为,当前文旅产业真正破局的背后,存在着三种“气”。

世间的烟花,最能抚慰凡人的心灵。目前,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已逐渐从传统的“观山河”转向“人间烟火”的沉浸式体验。从滚烫的川渝火锅,到穿越网络科幻建筑的单轨列车,重庆以充满烟火气和人文情感的文旅新场景,破解了不断释放消费新潜力的重要密码。

但烟火气的背后,却少不了书卷气的文化气息,以及彰显独特气质的“仙气”。重庆“夜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川渝文化、巴蜀精神的不断探索。共同推动打造城市新IP、构建城市文旅消费新场景的新尝试。

“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_“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_

——传统与现代结合,年轻人引领未来

“谁掌握了年轻人,谁就掌握了未来。”在石培华教授看来,推动互联网时代文化旅游持续走红的,是年轻人。年轻化点燃文化旅游消费。赢得年轻人,就意味着赢得未来。

携程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00后旅游订单占比31%,同比增长20%。以大学生(18-22岁)为代表的2000一代年轻游客正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生力军。

“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__“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

随着年轻人追求低成本、高体验的旅游需求,“特种部队式旅游”应运而生。年轻人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加上社交媒体的推动,已经完全成为中国“Z世代”独特的生活方式。无独有偶,“音乐+旅游”、“演出+旅游”、“会展+旅游”、“赛事+旅游”等一体化的娱乐旅游活动新业态、新方式也在需求引导下逐步转型实施。的年轻人。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