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保险资金长期配置意愿:梁涛谈保险资金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admin

增强保险资金长期配置意愿

梁涛表示,虽然保险资金的资金特征和投资范围与新生产力培育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高度契合,但保险资金受到投资偏好、监管要求、投研能力等因素的限制。赋能新生产力发展仍面临审慎投资偏好与不确定性较高的矛盾、相关监管要求与科技创新领域需求的矛盾、投资研究能力不足和不确定性较大等一系列挑战。科技创新领域前瞻的矛盾、投资难与退出的矛盾。

梁涛表示,比如科技型企业前期基本没有利润,回报周期比较长,这会给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考核和管理制度来看,保险公司定期披露投资业绩的压力很大。行业绩效评估通常基于年度回报。上市保险公司还面临季度财务披露要求。资本市场波动直接影响保险公司当期利润。进而影响绩效考核,迫使保险资金追求当期收益,难以聚焦成长性投资,限制了其对长期高风险项目的投资意愿。此外,大多数保险公司尚未建立投资容错机制,单个项目发生风险会造成较大的内外部影响。再加上严格的问责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资金加大科技创新资产投资的意愿。

梁涛表示,去年10月,财政部门下发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指标,指导加强长期考核。但年度利润指标考核权重仍较高,中长期考核指标权重仍有提升。空间。

“考虑到实行长期考核是推动保险资金回归长期投资属性的关键,建议对长期股权投资标的细分股权投资领域和持有期限,适度降低投资风险因素,完善保险资金长期配置。意愿。同时,构建投资管理机构、投资管理人、产品和投资组合等多方位的考核体系,全方位指导机构建立健全与长期考核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包括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要求等,减少中长期资金对短期市场波动的关注,真正实现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同时,提供适当的容错空间,提高投入。保险公司对单一项目投资失败风险的容忍度,鼓励组合投资,考察综合收益,关注投资组合的整体投资收益。”

构建与新生产力资产兼容的责任产品体系

如何推动保险资金成为耐心资本、培育耐心资本、支持新生产力?对此,梁涛表示,一方面,耐心资本需要耐心债务的支持。没有耐心的债务,就不可能有耐心的资金,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业务。

梁涛表示,今年8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业界下发《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降低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含最低利率)。万能险保证利率)和责任准备金考核利率。 、停止销售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产品;同时,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联动动态调整机制。这显着降低了保险公司的刚性负债成本,缓解了投资端的压力,为长期投资留下了更多的灵活性。

此外,今年10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了促进商业保险年金业务发展、加强监管的相关措施。鼓励保险公司发挥商业年金跨期支付、保值增值、年金领取等作用,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财富积累和持续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增强科学性、有效性和保障性。个人养老金财务规划的稳定性。 ,有效满足老年阶段财务收支匹配的保障需求。

梁涛表示,当前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扩大保险资金规模,更大规模地支持新生产力发展,构建与新生产力资产相适应的责任产品体系。保险公司积极开发保证利率低、负债端锁定期长的产品,利用耐心负债提供耐心资金。这是保险资金在资产负债匹配原则下支持新生产力的合理选择。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要为那些不敢投资、不会投资的人明确优化路径,提高与新质量生产力相适应的投研能力。加强产业研究体系建设,产业研究与中观产业研究、微观学科研究更加紧密结合;打造符合新优质生产力投资方向的专业投资团队,建立与新优质生产力产业体系特点相适应的估值评估和风险评估机制,建立投前风险预警和投后风险预警。投资风险跟踪机制。

梁涛强调,保险公司要优化投资策略,在国家战略导向和行业趋势中寻找更有利的投资机会。要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处理好风险、利润、价值和偿债能力的关系,做好长期投资的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资金安全。程度。同时,利用多产品、多形式、创新的保险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服务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