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世界,多样生物】
“杜鹃……”初冬时节,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镇大坪村村民张远谷每天早上一开门,就看到数十只白鹭在河中小岛上的树林里飞翔、嬉戏。 ,偶尔飞进河里。在边缘的柑橘园里。
张元谷在阿蓬河畔一个叫荔湾的地方长大。 “早上沿着河边散步,呼吸新鲜空气,真是一种享受。”阿蓬河两岸,由乌桕树、银杏树、枫树组成的七彩叶带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美丽极了。
“老张,今年白鹭比往年多吗?”黔江区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元和带着几位同事来到荔湾。
“还有更多的白鹭和其他鸟类。”张元古笑着说道。
自从阿蓬河流域纳入国家湿地公园、荔湾出现白鹭后,李元和就经常来考察白鹭的生长活动,监测公园内野生鸟类的情况。久而久之,李元和和张元古成了老熟人。
“我们现场调查的重点是了解野生鸟类的季节性迁徙、种群种类数量以及栖息环境的保护情况,并向公众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政策。”李元和说。
“过去,由于人们对阿蓬江生态环境的破坏,白鹭在阿蓬江上消失了很多年。”李元和说,阿蓬江全长249公里,是乌江最大支流。近年来,黔江区加大了对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力度。通过阿蓬江湿地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乌江生态廊道和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白鹭、苍鹭、红麻鸭等鸟类飞来。
60多岁的张元谷40多年来一直在阿蓬江撒网捕鱼,赚钱养家。黔江区对阿蓬江实行禁渔后,张远谷响应政府号召,封船、烧网,转而在阿蓬江沿岸种植柑橘。
野生动物种类不断丰富,阿蓬江已成为“美丽武陵·乌江画廊”的生态典范。如今犁弯已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创意拍摄地。
“一、二、三……” 李元和一行人顺着河水走了两公里左右。抵达黔江区阿蓬江镇曹家河时,大坪村村民周兴春正在黑杨树上数白鹭巢。 “两棵杨树上有10多个白鹭巢,而且白鹭的数量也多了很多。”周星春对李元和说道。
周星春所在的庭院左右两侧生长着两棵300多年树龄的杨树,两棵杨树上都有白鹭巢。每年春天花开时节,白鹭飞到杨树上筑巢繁殖。
曹家河村民有种植油菜籽的习俗。每年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曹家河就成了一片油菜花的海洋,吸引着很多游客来赏花、游玩。期间,曹家河村民会警告游客不要惊吓白鹭,更不要射杀它们。
“真是太漂亮了。”河上,游客们坐在村民驾驶的渡船上。当看到几只白鹭随船飞翔时,他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据了解,重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现有湿地维管束植物64科240种,鸟类有白鹭、苍鹭、锦鸡、森林雕鸮等15科33种,鱼类79种。 15个家庭。生态系统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
“快看,那是一只红发山雀!”当走进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逢甲街道寨子社区关村坝湿地生态鸟岛时,李元和发现了几只红头山雀,赶紧用相机拍了下来。
关村坝湿地生态鸟岛是黔江区打造的首个生态鸟岛。生态鸟岛原本是一片光秃秃的浅滩。 2021年,黔江区将实施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关村坝湿地保护修复建设项目,种植新型景观林,建设原生八毛迷宫、环湖生态廊道等相关配套设施。
初冬时节,生态鸟岛上人工种植的各类植被色彩缤纷,绚丽多彩。白鹭、苍鹭等鸟类或成群结队在树枝上嬉戏,或一起划水过河,或独自悠闲。鸟鸣声此起彼伏。这里已成为鸟类的天堂。
“在鸟岛上,我们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合理布置水生植物,如柏树、芦竹等10多个品种,有效恢复和美化湿地植被,同时为鸟类提供原生态栖息和繁殖环境。 “黔江区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孙文超说。
“近年来,黔江区依托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将小微湿地建设与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探索‘湿地+’模式,建设了一批乡村小微湿地公园。特色鲜明的微湿地,打造阿蓬“一江两岸”美丽的沿江乡村旅游带。”孙文超说,生态鸟岛是黔江区小湿地建设的一个剪影。随着阿蓬河湿地的生态恢复,阿蓬河流域的生物生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多了,生态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张国胜 本报通讯员 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