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冰雪季节。如今,关于冰雪的话题正在升温。冰和雪是大自然的恩赐。虽然是自然景观,却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诗意。古往今来,人们对冰雪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和希望,倾注了太多的创造力和激情,赋予了这个自然之物以文化生命。
2月24日,游客在长春冰雪新世界欣赏冰灯和烟花表演。这一系列图片均由新华社记者颜林云拍摄
(一)
雪花穿越了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了人类冰雪活动的起源和成长。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数万年前的岩画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骑着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者的形象,证明滑雪运动的雏形在古代就已存在。 《山海经》描述了一个“钉精之国”。这个国家的人们都裹着毛皮,能像马蹄一样在雪地里快速行走。在零星的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人参与冰雪活动的影子。
2021年12月26日,游客在查干湖冰面上近距离观看冬钓盛会。
现代冬奥会共有109个比赛项目。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例如,冬季两项运动就起源于雪地狩猎的传统。冰壶运动又称“冰棋”,起源于人们在冰冻的湖泊和池塘上滑石子。
我国北方各民族自古以来不断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冰雪活动和文化,如满族的雪上行走、木马滑雪,鄂伦春族的皮雪橇等。隋唐时期的文献记载了一些少数民族“以木为马,雪上逐鹿”的生活。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也记载了狗拉冰雪橇的情况。清朝入关前后,冰雪融入战争和日常生活。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时,凭借高超的滑冰技术,屡战屡胜。
(二)
说到冰雪,很多人自然会联想到东北地区。虽然冰雪并不是东北特有的,但很多外地人说起东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白雪皑皑的森林和雪原。
有学者专门讨论了气候与地理、文化的关系,认为气候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冰雪塑造了东北的文化习俗,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性格都被冰雪深深烙印。
东北的一系列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都与冰雪有关,比如冬天的蔬菜储藏、雪中埋肉、冻梨、冰糖葫芦……这是每个东北人深深的记忆和怀念。童年,那温暖的火床、色彩缤纷的棉袄被子、叠加在冰花上的窗花、门前高高挂起的红灯笼,都成为了东北的文化符号。说到灯笼,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之一的“雪蓉蓉”,以吉祥雪加灯笼为形象,由吉林艺术学院师生设计。
2021年12月26日,游客在查干湖冰面上近距离观看冬钓盛会。
在与冰雪有关的民俗中,查干湖冬钓是众所周知的。这是世界奇观,源于冬日祭天、起网、冰湖捕鱼的古老传统。偌大的湖面上,十几名渔民在鱼领的指挥下,紧密配合,将长达2000米的网一点一点地降到冰下,最后用马匹转动绞车将网拉动。出去。 。一网捕获三四十万公斤,二十三十公斤重的活鱼在冰面上跳跃,十分壮观。如今,查干湖冬钓节已举办22届,吸引了众多游客。
(三)
一片片雪花融入到每一件文艺作品中,培养出不同的文化气质。
在古诗词中,冰和雪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傍晚下雪,若能喝一杯无所谓”的悠然情怀,“梅花不如雪白,雪却失去了梅花香”的哲理雅趣, “孤舟蓑衣帽,独钓寒江雪”的孤独感,“柴门闻犬吠,风雪交加”的浩瀚温暖,我归来。夜归家”,“燕山雪花大如席,吹落轩辕台”的辽阔与浓郁,“曲径通幽不见你,留有容身之处”的孤独与惆怅。马走在雪上空”……冰天雪地里万事万物。一般的感受。
冰雪一直与文人墨客的心灵相连,成为他们直接抒发情感的载体和形象。
2022年1月4日,选手们在中国长春净月潭参加2022瓦萨国际滑雪节。
出生在南方的毛泽东在诗词中经常使用冰雪。但与古人倾向于表现孤独冷漠的意境不同,毛主席表现出更多豪迈乐观的诗风,开辟了冰雪诗的新境界。他的笔下既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也有“悬崖已是百尺冰,犹有花枝美丽”的自信。 ”;既有“雪中行军更急”的张力,又有“岷山万里雪更欢,三军过完皆欢”的张力。
冰雪也是绘画中常见的题材。冰雪的高贵与韵味与中国画的气质高度契合。冰雪的意象也与中国水墨山水善于留白的神韵不谋而合。在中国画中,不乏擅长画冰雪的画家。宫廷绘画中也有不少冰雪题材,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著名《冰戏图》,全面记录了清代皇家冰雪活动的盛况。
(四)
一片片雪花不仅为小镇乡村创造了独特的气质,也创造了冰雪文化的新地标。
最美冰雪城市和最美雪村的评选往往可以在网上找到。哈尔滨、长春、阿勒泰、张家口等众多北方城市为冬季增添了不少魅力,散发着耀眼的冰雪光芒。牡丹江雪乡、长白山脚下的松岭雪乡、晋江木屋村……这些以冰雪闻名的雪乡虽然远在大山里,但它们就像冬季的童话,吸引着人们去千里之外旅行。通过冰雪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这些冰雪城市的出现和普及也赋予了冰雪新的价值。
2月24日,游客在长春冰雪新世界观赏冰灯。
还有用冰为砖、雪为泥搭建的冰雪宫殿,美丽夺目。人类的建筑技艺和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更加生动的诠释。徜徉在人造冰雪王国中,在惊叹精美冰雪雕塑的同时,也能惊叹冰雪的神奇和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行走在冰雪城市中,你可以感受到整个城市散发着冰雪的独特魅力。路边随处可见冰雪雕塑,千姿百态的雪人排成队列,人们在冰面上滑行,勇敢的人们在江湖里挑战冬泳……
近年来,各冰雪城市纷纷举办冰雪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以冰雪为媒介,聚集人气,发展城市。也有很多城市通过冰雪活动参与国际对话、促进国际交流。例如,起源于瑞典的长春瓦萨国际滑雪节,迄今已举办22届,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
(五)
一片片雪花也随着时尚潮流之风翩翩起舞,成为当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注脚。
如今,滑雪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时尚生活方式。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齐聚滑雪场,成为雪友。变装滑雪也很流行。滑雪场就像时尚达人的聚集地,路过的滑雪者可能都有“黑神话悟空”的样子。如今,各大冰雪乐园里,沉浸式、互动式的项目越来越多。无论是千人雪地迪斯科,还是千米雪漂流、百米冰滑道,娱乐元素都是必不可少的。 。
2022年1月4日,选手们在中国长春净月潭参加2022瓦萨国际滑雪节。
也是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咖啡文化与冰雪文化相得益彰。在享受冰天雪地的同时,喝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格外的放松。因此,很多条件好的滑雪场都在山顶修建了咖啡馆,让其更加时尚。
以前人们常说东北人爱猫,冬天不喜欢出去。如今,这种状况正在悄然改变。随着众多冰雪消费场景的建设,冬日的夜晚也开始热闹起来。雪场现在有了夜间滑冰,“冰雪步行街”、“冰雪夜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青少年日益成为冰雪文化和活动的主角。时尚文化的热浪被冰天雪地包裹着,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展现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