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晒出田亮和叶一茜女儿森蝶的照片,称她的下巴疑似内缩,建议田亮夫妇尽快接受矫正治疗。田亮回复称正在整改中。
宁波医学中心李惠丽医院口腔颌面整形中心主任周长龙告诉记者,像森蝶这样下巴后缩的孩子在门诊很常见,每天都能遇到。 “关键在于专家的准确诊断以及家长和孩子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的配合。”
咬不动,睡不好觉
还被同学嘲笑
12岁的轩轩(化名)也有和森蝶同样的问题。他的父母无法准确判断他的下巴何时开始后退。随着下巴越来越小,轩轩无法咬硬的食物,睡觉时还打呼噜。让父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是,他们发现从小活泼好动的轩轩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甚至厌学了。一问才知道,同学们都在笑他的小下巴。
父母带着轩轩去找周长龙主任。看到轩轩的样子,周长龙不禁感叹道:“我应该早点来,孩子或许能少受点苦。”
通过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检查,找到了轩轩下巴后缩的原因。是由于青少年特发性髁突吸收,双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逆性移位,导致下颌发育不足,造成下颌后缩。后缩、前牙开合、后牙过早接触!由于孩子的关节盘前突后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形状,长龙给轩轩贴上了下颌前突复位咬合垫,通过引导下颌骨向前生长来改善咬合关系和脸型。不过他提醒家长,如果佩戴8个月后没有效果,就需要进行关节盘手术了。
及早干预
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方法
下巴后缩,即下颌后缩,是指下巴相对正常位置后移一步,属于Angle II型错牙合。这是常见的颌面部发育问题,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对口腔功能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从侧面可以看到明显的上颌前突,面部中间凸出,看起来下巴短或者没有下巴,影响面部美观和咬合功能。”周长龙表示,严重时气道变窄,可能会出现打鼾和睡眠问题。呼吸功能障碍会影响生长和发育。
除了像轩轩这样的功能性下颌后缩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都可能导致下巴后缩。首先是遗传因素。如果父母的下巴这么小,孩子就更容易出现骨性下颌后缩。其次,医源性问题,例如不正确的正畸,也会导致下颌后缩。此外,外伤等意外伤害也可引起。
周昌龙提到,要解决下巴后缩的问题,首先要找准原因。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是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颞下颌关节的盘-髁关系。下颌后缩的矫正时间取决于病因和治疗方法。咬合治疗、关节盘手术、正颌治疗是治疗下颌后缩的主要方法。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下颌后缩的矫正策略有不同的侧重点。总体而言,早期干预和正确治疗对于防止下颌后缩进一步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儿童的下颌生长迅速。任何影响椎间盘与髁突关系的不良习惯、损伤和不适当的治疗,如张口过大、吃过硬过硬的食物、咀嚼肌过度疲劳、外伤等,都可能导致下颌发育异常,引起下颌骨发育异常。下牙向前移动,下巴相对后移。因此,家长和牙医应重点关注这些不良习惯,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青春期是颌面部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具有较大的发育潜力。此阶段应评估孩子的脸型,以确定是否存在下颌后缩。可以使用咬合垫、功能性矫治器等。
对于成年后中度至重度下颌后缩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正颌手术,例如下颌前移手术,将下颌骨移至更合适的位置。建议18岁至21岁之间进行手术,因为此时颌骨已停止生长,手术效果较好。
周昌龙提醒,下巴后缩的诊断更加专业,建议去正规医院颌面外科就诊。同时,家长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按时带孩子进行复诊,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两步自检
你有下巴后缩的情况吗?
下巴后缩,或下颌后缩,是常见的颌面部发育问题。它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对口腔功能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下颌后缩,顾名思义,是指下巴相对于正常位置后移一步。从侧面看,可以看到明显的凸形,给人“短下巴”或“无下巴”的印象。如果脂肪堆积在颈部,您可能会出现通常所说的“双下巴”外观。
这种情况通常还伴有嘴角突出、牙齿突出、“龅牙”、嘴唇闭合不全、“嘴盖不住牙齿”等症状。
对于下颌极度后缩的人来说,气道可能会变得狭窄,导致睡眠时打鼾和呼吸暂停,影响全身健康,需要引起注意。
自测是否有下颌后缩的两个步骤:
照镜子时,观察侧面的线条。如果鼻尖、嘴唇和下巴不在一条直线上,则可能是下颌后缩。
自然状态下,闭嘴时,上牙过多遮盖下牙,或者下牙明显后退,这也是下颌后缩的表现。
通过专业的头影测量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下颌骨与颅骨的关系,确定下颌后缩的程度。
改变用嘴呼吸
凸唇还能“救”吗?
凸嘴的形成主要与遗传和不健康的行为习惯有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呼吸习惯。
口呼吸是指通过嘴呼吸。医学上认为,在安静状态下,当呼吸气流主要通过口腔进出,且口腔气流>呼吸气流的30%时,这种呼吸状态占呼吸时间的80%以上,也就是“用嘴呼吸”。
口呼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阻塞性口呼吸,即原发病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例如鼻窦炎、鼻息肉、鼻甲肥大、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都会引起呼吸道阻塞。二是习惯性口呼吸,是指长期用口呼吸改变颞下颌关节及关节周围肌肉的结构,形成肌肉记忆。
长期用口呼吸会导致下巴后缩,甚至鼻梁塌陷,导致面部变化。目前,“呼吸方式对儿童生长发育期颌面发育有重要影响”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支持,正畸界也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
此外,长期用口呼吸还可能造成影响睡眠、影响生长发育、引发耳鼻喉相关疾病等一系列困扰。
为了防止睡觉时无意识地发生口呼吸,很多人用“口呼吸贴”,用胶带强行将上下嘴唇粘在一起。对此,专家表示,如果鼻腔能正常通气,口呼吸是口腔或牙齿引起的,如下牙、门牙突出,可以使用封口贴、矫正带;如果因鼻塞而长期用口呼吸,请勿使用密封贴或用口呼吸矫正带,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缺氧。
不过,即使对于口腔、牙齿等问题引起的张口呼吸,密封胶带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帮助嘴巴闭合。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去医院明确诊断,针对性治疗。
矫正器、手术...
矫正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
目前,正畸治疗是治疗下颌后缩的主要方法。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下颌后缩的矫正策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童年阶段(3-6岁)
这个阶段,孩子的下巴正在迅速生长。咬手、吮吸手指、用嘴呼吸、咬下唇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下颌发育异常,导致下牙前移、下巴相对后缩。因此,家长和牙医应重点关注这些不良习惯,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特定的正畸装置可用于帮助儿童纠正不良习惯,引导颌骨恢复正常生长轨迹。
青春期(9-12岁)
青春期是颌面部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具有较大的发育潜力。此阶段应评估孩子的脸型,以确定是否存在下颌后缩,并采取以下措施:
功能性正畸——功能性矫治器用于通过引导下颌骨向前生长来改善咬合关系和面部形状。
固定正畸治疗——利用金属或陶瓷托槽,结合弓丝系统,通过逐渐调节弓丝的力量,引导牙齿和颌骨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成人阶段(>18岁)
手术矫正 – 对于中度至重度下颌后缩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正颌手术,例如下颌前移手术,将下颌移至更合适的位置。手术通常在成年后颌骨停止生长时进行。
隐匿治疗——对于一些不需要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牙齿补偿或骨补偿,即通过牙齿移动来掩盖颌骨的不和谐,改善面部形状。
修正时机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正畸一定要尽早做”、“越早进行正畸治疗,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越少,效果越好”、“让孩子的颜值赢在起跑线上” ”等说法广为流传,但专家们却有不同看法。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主任李蔚然指出:“过早对孩子牙齿进行正畸治疗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影响孩子整个脸型的发育,还可能对孩子的牙齿产生不良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在换牙期间进行综合正畸治疗也可能会降低孩子后续治疗的配合度和效果。
另外,一些不适当的早期干预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牙齿在扩张后回缩或引起感染等并发症。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给家长和孩子带来困扰。
那么,对于孩子的口腔问题,什么时候进行干预最合适呢?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出现以下三种口腔问题,就需要尽快进行正畸:
咬合不正,如“地盖天”、门牙反牙合;
大下颌,即下巴向一侧倾斜;
下颌骨后缩,又称“小下巴”。
这些情况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咀嚼功能和发育。建议尽早解决问题,在孩子10-12岁时纠正。
在选择牙套(俗称牙套)时,家长也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副主任医师刘晓沫医生表示,固定钢牙套虽然有效,但不够美观,而且可能会造成磨唇等不适。隐形牙套美观舒适,但需要患者有较强的自律能力。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家长会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儿童牙套”给孩子佩戴。但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些标有食品级硅胶的牙套,一般售价三五百元一对,并声称“无需拔牙即可扩大牙弓或改变牙列”、“可以矫正龅牙、龅牙等症状”。牙齿不均匀,无需定制。” 。
对此,专家强调,硅胶套要根据牙齿的情况进行定制。网上销售的牙套一般规格统一,可能不适合您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它没有明确牙齿移动的方向,很容易将牙齿移动到错误的位置,使后续正常的正畸治疗变得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