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小米3年前被美国制裁,这是造车的起点。很多人呼吁我们“打倒特斯拉”
7月19日,雷军年度演讲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冰场拉开帷幕。本次演讲的主题是“勇气”,内容讲述了小米造车三年的来龙去脉。小米汽车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小米如何决定造车、如何应对百亿美元巨额投资、小米汽车为何不代工等等诸多疑惑,都在本次演讲中首次得到解答。
图为雷军年度演讲现场
这场发布会的热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小米SU7发布会。首钢冰球馆两层楼都挤满了观众。不时传来尖叫声,还有人大喊“着火了!”
美国制裁成为汽车制造的起点
2021年的一天,雷军在上班途中接到电话,听到小米被美国制裁的消息。在当时召开的董事会应对预案中,有人问:“如果小米手机业务无法继续下去,你们的3万到4万名员工怎么办?”这成为小米追求造车多元化的开始。
经过85次调查,李斌和何小鹏两位好友强烈推荐雷军造车。 “这应该纯粹是为了小米和我好。”雷军说道。雷军后来判断,智能电动汽车的趋势不可阻挡。
“如果你想造一辆车,你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同时你必须以进入世界前五为目标。我们当时的计算是,我们至少要烧掉10辆汽车。”十亿美元”。雷军说道。
投资太大,他输不起,所以雷军亲自掌舵。 “如果这件事情必须要做,如果大家都认为我最合适,我愿意挺身而出。当时我心里只有七个字:人虽千万,我一定去。”
2021年3月30日,小米正式宣布小米开始造车,一期投资100亿元。雷军当时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创业项目,我会赌上我所有的名誉,为小米汽车而奋斗。”
“这次发布会给我的感触很深,当时直播平台上很多字幕都是‘干掉特斯拉’。”雷军在今晚的发布会上介绍。
造车项目启动后,小米早期创业者刘安宇、定居欧洲做汽车设计的李天元、顺为资本合伙人胡正男等都投身创办小米。汽车。来。 “小米聚集了一群热爱汽车、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雷军表示,小米汽车事业部曾收到38万份简历。
对于雷军来说,这是他继小米手机之后的最后一次创业,他需要全力以赴。但与小米手机时代不同的是,雷军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后必须要带头。此后,雷军始终选择站在台前,为小米汽车增加更多的曝光度和销量。
小米汽车为何不融资独立上市?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同,小米走的是一条不依赖外部资本的独立之路。在今晚的发布会上,雷军也对此做出了回应。
2021年4月,一群企业家拜访小米,问雷军:现在造车还来得及吗?雷军当时回应:智能化是汽车的灵魂,而这在电动汽车时代才刚刚开始。汽车是一条有百年历史的赛道。只要你想做,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时机。
还有一个问题是:小米汽车为何不独立上市?雷军回应:当时小米汽车什么都没有,有投资机构给它的估值是100亿美元。但经过深思熟虑,我相信小米内部有大量的人才和技术可以直接用来造车,我们可以全力以赴一起造车。只有汽车才有获胜的机会。最终我决定自己支付全部资金,自己承担全部风险。
这条路受到“半车圈”的喜欢。 2021年4月,王传福、李斌、何小鹏、李想等人莅临小米,表达对小米汽车的祝福。
2021年4月,王传福、李斌、何小鹏、李想等莅临小米,表达对小米汽车的祝福
大多数车企先做SUV,但小米选择“走非常规道路”,从纯电动汽车入手,从最难的品类开始。
当时还有很多人@雷君认为,尽快推出汽车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做,找 OEM 就可以了。但雷军拒绝了:“因为我过去亏损很大,所以这次创业我不会走捷径、收购、代工。”
不代工,就是在制造过程中,所有核心技术都必须是我们自己做。 “我们投入十倍,认真造好车。小米在电机、大型压铸集群、智能驾驶、电池包等所有核心领域都进行了重点投入。”雷军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让自己遇到了很多麻烦,也让我们的供应商遇到了很多麻烦。”雷军曾给宁德时代董事长打电话,终于获得了解。
司机雷军坐在副驾驶座上
2023年8月16日,小米首款试制车下线。幕后隐藏着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市场调研、车辆冬季测试、夏季测试等。
图为雷军演讲现场
以市场调研为例,“当时我也有司机,但因为我想造一辆车,所以我的第一步就是自己开车,让司机坐在副驾驶座上。”雷军回忆道。
为了市场调研,雷军后来借了朋友的车来开;他参观了各个品牌的4S店;他在小米的地下车库里转了一圈,看到自己从未开过的车就借了。和各个车主聊天,做笔记,认真驾驶了两天。多年来,雷军试驾了170多辆车。
同时,为了加深对汽车的理解,雷军也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成为国内车企老板中最优秀的车手之一。于是,他下定决心开始学习赛车。他不仅自己学,还带着小米管理团队一起学。最终,他如愿拿到了赛车执照。
雷军称自己拿到了赛车执照
在小米SU7发布之前,小米进行了业界最大规模的实车路测。有网友表示,“小米汽车能不能行,就看高管敢不敢自己开”。这句话是工程师转发给雷军的,雷军又转发给所有高管的。小米高管全体参与测试,累计行驶里程突破10万公里。雷军也参加过10多次,累计行程超过5000公里。最远的是从北京到上海。
发布会上,雷军还展示了一段自己驾驶漂移的视频。雷军表示,这是继之前直播“吹牛”后的一次“交作业”。现场的欢呼声几乎震耳欲聋。
“君儿,别说了”
在正式发布之前,小米汽车遭遇了不少嘲讽和质疑。比如,“苹果十年都造不出汽车,为什么小米三年就能造出来?” “君儿,别说了,外面有XX”等等,最难受的是,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小米SU7卖不动。
雷军回忆说,他当时确实很担心:担心卖不出去,也担心卖不完。我们应该订购多少?小米2024年初SU7的订单目标是7.6万台。 “如果一万辆汽车卖不出去,至少需要很多个足球场停放,这对企业来说将是一场灾难。但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全力冲锋。”
更大的难题是定价。当时市场上有声音称小米SU7售价为14.9万元甚至9.9万元。雷军认为,超低价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后,小米SU7发布会于今年3月28日举行。
雷军今天承认,当时他非常紧张,就像一个苦读十年的学生终于参加高考一样。当场讲了半个多小时,我渐渐放松了。随后,4分钟内就订购了10,000份。这些订单结果汇报给雷军后,雷军确实松了口气。
今年3月,在小米SU7发布会上,雷军开创性地利用新的互联网营销方式,开创了汽车行业的潮流。主流声音认为,这实现了对传统车厂发布会的降维攻击。接下来的几个月,雷军不断通过直播方式亲自讲解、试乘试驾、亲自招人。